二、为收信人祷告(13:20-21)
13:20、21 但愿赐平安的神,就是那凭永约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神,在各样善事上成全你们,叫你们遵行他的旨意;又藉着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行他所喜悦的事。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赐平安的神在新约除了这里还出现了六次[1],都出自保罗笔下(罗15:33,16:20;林前14:33;林后13:11;腓4:9;帖前5:23)。这个称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作者特别想到了读者之间的纷争,在某种程度上有针对性地使用这个词,特别是这个称呼出现在其他地方时,上下文也体现出读者之间的不和睦。然而,对神的这种称呼隐含着与每一个人都相关的一个蒙福真理,所涉及的不只是那些卷入纷争的人。他是赐平安的神,他牧养每一颗被罪困扰、在信心中转向他的心灵。
在这封书信中,这个祷告唯一一次明确地提到基督的复活,虽然5:7以及提到他现在被高举的段落中暗示了这一点。德利奇(Delitzsch)评论说:
在其他地方,他的眼目越过所有的过程,从我主最深的羞辱转向他被高举至最高处。在此他忍不住提到他从各各他到神的宝座、从十字架祭坛到至圣所之间的事件——作为赎罪祭为我们而死的基督的复活。[2]
作者在这里的语言和修辞可能受到以赛亚书63:11的启发:“将百姓和牧养他全群的人从海里领上来的在哪里呢?”这句话在七十士译本中翻译为,“那将羊的牧人从地上领出来的想起古时的日子”[3]。从上下文来看,摩西似乎就是那牧人。在希伯来书中,作者认为神把摩西从海里(或地上)领出来,是用来比喻神让耶稣从死里复活。然而耶稣是大牧人,远超越摩西(见3:1-6)。将弥赛亚比作神群羊的牧人,这在新约和旧约中常常出现(诗23;赛40:11;结34:23;约10:11;彼前2:25,5:4)。
凭永约之血在写作思路上应该连接“使……从死里复活”。正是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为罪献上血祭的功效,才使复活成为可能。因为罪的赎价完全付上,所以神的公义全然得到满足。复活清楚地证明了这个蒙福的事实。当然,这个约就是8:6-13和9:15-10:18讨论的新约。它是“永(约)”,因为它确保盟约的受益人有永恒的生命,而且永远不会失效或被取代。
成全你们是一个提醒——得胜的基督徒生活是神在我们身上做工的结果。“成全”(katartisai)指的是“整理”、“修理”、“重建”或“预备”。只有神成全了,信徒才真正有资格行出他们基督教信仰所要求的各样善事。遵行神的旨意是人生命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它是靠着神在我们心里行出所要求的才可能做到。神从不强人所难。他为每一个顺服在他掌管下的人供应得胜生活的一切所需。然而,行他所喜悦的事的生活必须靠着中保耶稣基督,因为人与神建立真正关系所靠的不是旧约献祭体系的各种仪式。
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的颂赞,既可以理解为献给父(这句话的主语),也可以理解为献给基督(最靠近的先行词)。这封信强调基督是完美的中保,使得这里将颂赞归给他尤为合适。
[1] 相似的表达“赐平安的主”出现在帖撒罗尼迦后书3:16。
[2] Franz Delitzsch,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II,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