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辅导是解决人的问题,通过找出问题的原因,然后运用圣经原则来解决。然而,有时候圣经辅导者即使出于好意,也会因为没有与被辅导者建立起互动(involvement)而犯下错误[1]

 

让我们来看看杰·亚当斯(Jay Adams)在《基督教辅导个案》(The Christian Counselor’s Casebook)一书中所描述的这位辅导者是如何进行辅导的:

 

克拉拉来找你,说她在婚姻中身心受虐,已经提出离婚申请。在进行第三次辅导时,她这样开始:“我试着说服他一起来,可是他还有其他事要做。你当然知道他的其他事情是什么,我都已经告诉你了。”

 

你回答说:“我不希望在马蒂的背后听到这些控诉;你已经表明原谅他之后,又继续这样怀恨在心,似乎显示你不愿意或者没有真的尝试把这些事忘掉、重新开始。我想你大概没有真正明白原谅的意义。你……”

 

“原谅他!你知道凡事都有一个限度。我也许可以原谅他打我、原谅他拿我们的钱去酗酒,但是当我回到家,发现他和那个女人在床上,这一点我可不能忘记!他既不成熟又没品格,像一头放纵肉欲的猪!”她大声说道。

 

此时,你说她需要修正对她丈夫所使用的言词,并告诉她,你的工作并不是助长她这种自义的态度,或是听她对丈夫无止境的控诉。

 

“你为什么站在他那边?我才是属于这个教会的啊!”她失声痛哭。[2]

 

为何这一次的辅导还没有真正开始,就几乎陷入绝望当中?虽然这位辅导者所说的没什么大错,然而整个辅导却陷入僵局,因为辅导者采用了我称为“汽车技工”的辅导方法。

 

当人们把出了故障的车子送进修车厂,技工便拿出修车手册,对车子进行各种诊断测试,然后再根据手册指引进行修理。我担心有些辅导者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被辅导者。他们只关心问题出在哪里、辅导手册对该问题又提供了什么解决之道。他们找到解决方案后,便急着解决问题,而没有考虑到自己与被辅导者的关系。[3]

 

这种辅导方式并不正确,因为它将人当作机器来对待,而圣经辅导者却是在尝试帮助一个人。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只强调被辅导者个人,而忽略了他所处的问题。真诚的关注将使我们不仅重视被辅导者本人,也重视他的问题。这里要说的重点是,辅导者不能过分地以问题为导向,而应当以全人为导向,这样才能为解决问题营造一个合宜的氛围。

 

在克拉拉的案例中,辅导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过度地以问题为导向。很明显,他并没有下功夫与他的被辅导者建立互动,并没有努力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关系,让被辅导者感受到他真诚的关怀。他完全可以花时间倾听她的感受、认同她所经历的痛苦,然而他却急着跳起来表达意见并指出她的罪。[4]克拉拉几乎立刻将他视为敌人或对手,而非盟友。一旦她如此认定辅导者,辅导者所提供的辅导对她的而言便没有太大的意义。即使辅导者所说的是对的,她也会拒绝接受。

 

《箴言》27章说,“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6节),而“朋友诚实的劝教也是如此甘美”(9节)。当我们认定辅导者站在我们一边、为我们着想时,就容易接受他的辅导。当他们坦诚地指出我们的过犯时,我们即使会有短暂的恼怒反应,也会很快想到,他们是出于一片好意,想要帮助我们。反过来说,如果听到对立的人批评自己,我们的反应就是自我保护,并怀疑他的动机。

 

在辅导里面,正如在任何其他关系里一样,有一件事是我们必须记得的:我们对于别人生命的影响力,通常与他们对我们的看法息息相关。这就是为什么互动对于整个辅导而言如此重要。通常,只有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建立一定程度的互动时,辅导才能真正发挥功效。[5]

 

因此,让我们来思考三种帮助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建立互动的方式。我们知道,良性的辅导关系必须建立在怜悯compassion)、尊重respect)与真诚sincerity)的基础上。

 


[1]我们可以用很长的篇幅来讨论辅导者与基督建立互动关系的必要性,因为只有辅导者与主耶稣建立活泼亲密的关系时,辅导才能真正地有效(比较太7:3-5;徒4:13;林前11:1)。然而本章主要讨论辅导者与被辅导者的互动,这种互动有助于双方建立良性关系,而它的终极与首要目标,是要强化被辅导者与基督的互动关系。正是这一点,使圣经辅导有别于其他辅导。

[2]此内容改写自 Jay Adams, The Christian Counselor’s Casebook(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4)一书186页。

[3]不幸的是,辅导者若这么做,就会让人有理由批评圣经辅导者只不过“把圣经经文塞给人”或“让人把圣经硬生生吞下去”。正如我们在本章稍后会看到的,这种“圣经”辅导很明显地不符合圣经。

[4]克拉拉在此处所犯的罪绝对不容忽视,也必须在接下来的辅导过程中加以处理。然而这位辅导者的反应,让克拉拉觉得他并不认为她丈夫的罪有多么严重,而这立刻在两人之间筑起一座高墙,因为克拉拉当时满脑子都是丈夫伤害自己的种种举动。

[5]当然,辅导者不能迫使被辅导者将自己视为朋友或同盟者。我们所接触的一些接受辅导的人可能原本就与我们不合,无论我们做什么,对方的态度都不会改变。我们的责任只在于尽一切可能成为值得对方尊重与信赖的人。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