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5:20-21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
我们一生中常常会检视别人的动机。能够正确地认识别人的动机并没什么不好。有的人可能做了一件错事,但只要他的动机是好的,我们就能原谅他的失败。反过来说,一个人可能做了件好事,但如果他的动机是在沽名钓誉,或破坏别人的名声,那么这个善行就一文不值。
过去几讲,我们一直在谈论神的恩典,此刻可能有人会开始问,神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我们已经看过,神以恩典拯救人类。若不是出于他,没有人能得救。但你一定想知道,圣经是否启示过神赐恩典给人的原因?这些后面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神要以这种方式工作?
这些言之有理的问题,可能突然“毫无来由”地出现在人的脑海里;即使不是,也必然因这一节经文的暗示而浮现出来——理由有两个。
第一,在第20节和21节里,我们已经谈论过神的律法和神的恩典之对比。第一处经文指出神颁布律法的动机:“律法本是外添的,叫恩典显多……。”我们可以从这一节看出过犯“显多”的意思:(1)律法使罪显多,这是因为律法界定了罪,增加我们对罪的认识,这原是好的。(2)律法使我们知罪,让我们看见罪就是悖逆神,这对我们也有好处。(3)律法激起我们里面更多的罪,揭露罪的真正本质。这一切都驱使我们向恩典敞开大门。这一节经文若让我们看见神赐律法的动机,既然它提出了律法与恩典的对比,我们就忍不住要问,那么神赐恩典的动机又是什么呢?既然这个对比的前半部包含了神颁布律法的动机,显然我们也必须来探讨一下神赐恩典的动机何在。
同样的,这节经文本身鼓励我们去探寻神的动机。这里的关键词是“就如”或“照样”,它在第20节和21节里一共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指律法:“律法本是外添的,照样叫过犯显多。”(译注:中文圣经无“照样”二字)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指恩典,先是将律法(或罪)与恩典做对比,然后将恩典与其成就的事连在一起。这句话是,“恩典就更显多了。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
这一点在希腊原文里更清楚。保罗在第20节说“恩典就更显多了”之后,又用了一个字hina,意思是“好叫”,显示接下去他要解释为什么神是恩慈的。
在解释这个主题上,我从唐纳德·格雷·巴恩豪斯所著《神恩典的动机》一文受益颇多,那是他一系列研究罗马书的著作中之一章。巴恩豪斯一共列出五个动机,我打算在本讲中使用他提出的大纲。
带给我们益处
这节经文告诉我们,神赐下丰富恩典的第一个动机是,“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这是指所有被赎的人。它显示神以恩典行事的第一个动机是,叫我们得好处。
另外有一节说到同样的事,是主耶稣自己的话,我们都很熟悉:“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3:16)。这一节和罗马书5:21一样,有一个希腊字hina,用来带进后面的动机。但约翰福音3:16分别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表达这动机。消极的部分是“不致灭亡”,积极的部分是“反得永生”。有人认为这种动机似乎把神贬低了,好像他赐恩典给人唯一的动机就是为了让基督徒逃离地狱的火。如果这就是恩典的全貌,他们这样说确是有几分道理。然而神要我们得好处,这动机本身并非不值一提,因为这正显明神的良善。这是何等奇妙的事,对不对?我们应该讲论它,甚至欢呼,因为神若不是良善的,我们就毫无盼望可言。
巴恩豪斯说得很对:“罪人到基督面前,就会发现神这种恩慈的动机。他可以说,神不愿意我灭亡,神要赐我永生。神已经成就了救恩……神不愿意我灭亡,这是多么奇妙啊!因为我本当被灭亡。神要给我永生,这也是何等的奇妙!因为我只配得死亡。”
为叫我们行善
第二个动机与前一个有关,神施恩是因为神本为善,他自然也指望我们行善。主要的经文在以弗所书2:8-10:“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不只一位解经家提过,“工作”或“行为”二词在第9节和10节一再出现。第一次是以消极的方式。它告诉我们,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而不是靠“行为”。不然的话,一个因行为得救的人就能对另一个没有得救的人夸口。不但在地上,他们到了天堂还会继续夸口。第9节完全否定了这种靠行为称义的可能。我们若以为自己的好行为与我们的称义有关,我们就还未称义。我们仍然陷在罪中,所以尚未得救。
另一方面,保罗驳斥基督徒靠行为称义的说法之后,立刻提到工作,他说神创造我们是为了叫我们“行善”。他的用词相当强烈——“行善,就是神预备叫我们行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个人若不行善,就尚未称义。
或许有的人会感到困惑。但我们若了解神呼召人去行的善,乃是神在人里面作工的自然结果,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为什么保罗在第10节预先提到,“我们原是他的工作”,以及他对腓立比人说,“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2-13)的原因。
让我换一种方式说。神决定单凭恩典拯救我们,而不靠我们的功劳,其中有一个理由是,好叫我们也能对其他人施恩,而不计他们有何功德。换句话说,是为了叫我们能像神以恩慈待我们那样,也以恩慈对待别人。
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善举义行都必须是出于这种无私的动机。今天世界上许多所谓的“善行”,其最大的问题就在它们是出于自私的动机,这些“行善者”企图从中谋取个人的利益。例如,某人对那些能够帮助自己在事业上晋升,或能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人特别殷勤友善,或者某一位妇女热衷慈善事业是为了沽名钓誉。显然这一类“善行”对促进真正的良善毫无助益。只有当一个人是为了行善而行善,是单纯地出于对别人的爱心——没有任何隐藏的自私动机——时,这种善行才能真正促进良善。
这正是神在救恩中所做的。所以凡效法神的人也能够在这世上行善。
使神的智慧被人知晓
神施恩典的第三个动机见于以弗所书的一处重要经文中。保罗在以弗所书第3章说到神将不同生活和种族背景的人拯救出来的方式,神把他们放进一个新的身子里,就是基督的教会,如此拆毁了原先隔在他们中间的墙。然后保罗又说到,神“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10节)。这里“天上执政的、掌权的”是指堕落的天使。因此这节经文的意思是,神施恩典最大的动机,就是要向这些堕落的天使显明神的智慧。于是我们将神的动机这个主题从人的层次提升到了宇宙的层次。
这原则是如何运作的呢?
唐纳德·格雷·巴恩豪斯这样写道:
当路西法(Lucifer,又译“路西弗”,中文圣经译作“明亮之星”)和众天使被造的时候,神给他们不同层次的权利。路西法变成了撒但,许多天使——执政的,掌权的——都跟随他而叛变。他们以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去管理所有受造物,而丝毫不需要从神来的权能和智慧。于是整个宇宙被吞噬了,混乱进入世界,大部分的受造物都显出被罪污染的痕迹。时候满足了,神就将他救赎的计划启示出来。基督来到世界,钉死在十字架上。由于基督的死,许多罪人被神从这世界召出来,组成真正的教会——那合一的有机体,而不是个人组合的机构。然后神把这些信徒展示在撒但一伙面前,以示范真正治理和掌管的方法。这些信徒并未寻求抬高自己的身价,所有蒙赎的人都知道,他们自己里面毫无能力。他们的任何成就,都必须完全依靠神的智慧和大能。因此当那些执政掌权的天使自以为不需要神而开始悖逆时,神就拣选了远比天使微小的人类,去完成天使所无法完成的事。
堕落的天使想要靠自己完成一切,但我们依靠的是完全的顺服。堕落的天使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我要与至上者同等”(赛14:13-14)。但我们要效法基督的榜样:“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
有一种智慧是世界永远无法明白的。因为世界说,“你一定要抢第一名,”“让魔鬼攫走落在后面的人。”但十字架不是一条争名夺利、营私利己的道路,而是一条胜过魔鬼,通往喜乐的道路。
他的身体:基督的丰满
神赐丰富恩典的第四个动机见于以弗所书1:23,那里启示我们,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
这节经文很难解释,因为它可以用三种方式来解释。第一,它可以被视为是对基督的描述,而不是对教会的描述,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读:“(教会)是他(基督)的身体,他是那充满万有者(神)所充满的。”这是许多解经家所持的看法,因为圣经别的地方也讲到神充满万有(耶23:24),并且证实父神叫一切的丰富住在基督里(西1:19)。但另一方面,这说法也很薄弱,因为圣经从未说过基督是神的丰富。此外,从整节经文看,这种解释似乎并不是这里所要说的。
第二,它可以指教会,似乎是说教会多少能补足基督,或完成基督所要做的一切。唐纳德·格雷·巴恩豪斯即持这种解释。他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个出身寒微的女孩,如果被国王选中做王后,我们就可以说她使国王的荣耀得以完全。加尔文也持这种立场,他写道:“若我们不与基督联合,那么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甚至他的父神,都会认为他们还未达完全之境。”钟马田对此持较谨慎的态度。
第三,这句话也可以被看成被动式,指教会被基督所充满。这是约翰·斯托得的看法,他认为说教会被基督充满,要远比说教会充满或完成基督要自然。
我认为斯托得的立场很有道理,但我也发现第二种观点和第三种观点中间的区别实在微乎其微。此外,我深信只要属基督的人为基督而活,并且侍奉基督,基督的荣美就能在他们身上彰显出来。耶稣在钉十字架之前曾经为他们祷告,他说:“我因他们得了荣耀。”又说:“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约17:10、22-23)。
这里的重点是,神既然用恩典拯救我们,所以外面的世界能看出来,我们身上有一些东西是属于基督的,甚至父神的。我们可以说,众圣徒的身体是显示神丰富恩典最主要的地方。
显明神永恒的恩典
神赐恩典的第五个动机是“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弗2:7)。这节经文将我们带回到罗马书,因为罗马书5:21所说的恩典“作王”,就包括了神的恩典显明在信徒身上。下一讲中我们还会再详细讨论这一点。
薛弗尔(Lewis Sperry Chafer)在他所著的《恩典》一书里,称这种动机是神所有动机中“最伟大”的一个。他写道:
神最超然的动机,就是在一切执政、掌权、天上、地上的诸灵面前,彰显他极丰富的恩典。神是借着耶稣基督成就这一切恩典。诸灵将明白罪的深邃,知道失丧之人的光景是如何绝望。他们也将看见人的蒙赎和得救。这种转变可以用来衡量和彰显神那“极丰富的恩典”。
神这伟大的旨意在人因信称义的事上实现了。如今这旨意完全控制着神在宇宙中的作为,因此天地中所有事物都朝着这目的而运行。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旨意,神引进了从基督的舍命到他二次再来的这世代。历代以来人类的挣扎,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其他任何理由都不够充分。可惜短视的人看不见遥远的目标。对他们而言,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都只是凑巧的,或者都是为了获取人的荣耀。盲瞎的眼看不见天上的荣耀,昏暗的心无法知晓神要彰显他丰富恩典的旨意。但当这世代结束时,天上地上的人和诸灵都将清楚看见,历代宇宙的运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实现神以恩典拯救人的伟大旨意。
我们常常说到基督徒的世界观,但我们却很少去给它下定义。这里对基督徒的世界观有一个很好的定义:历史是一个舞台,在那里展现了神拯救罪人的恩典。
我有时候将历史比喻成一出戏,戏码是“神的恩典”。天使是观众,我们是演员。撒但在那里竭力抵挡神的旨意,贬损神的恩典。这出戏已经上演了许多世纪。早期的主要演员有亚当、夏娃、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以赛亚、施洗约翰、彼得、保罗,以及旧约、新约、教会历史上其他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中间有主角,也有跑龙套的;有强壮的,有软弱的。但每一个在舞台上传讲神话语的演员都写下了一部分的台词,都对这出戏有所贡献。
你我如今正是这出长戏的演员。撒但的攻击未曾稍歇,天使也正全神贯注地观望。你在扮演自己的角色,说自己的台词时,他们是否在你身上看见神所彰显的智慧?你的一生对这出取名“神的恩典”的戏究竟有何贡献?
我前面引用过多次唐纳德·格雷·巴恩豪斯所著《神的恩典》一书,这位饱蒙恩典的作者在书末了说:
我毫不怀疑在未来的世代——或许几千万年之后——天使看着你和我,而彼此对说:“这两个人是圣徒!他们在世的时候曾经多么悖逆。他们死在罪恶过犯当中。他们是邪恶的罪人,是与神为敌的。但他们还在那样的光景中时,神就爱了他们。想想看,他的爱多么奇妙!他的屈尊多么感人!他的恩典多么浩大!他为他们成就了一切。”
然后我们可以对那些天使说:“你们把一切荣耀归给神是对的。他是满有恩慈的那一位。无人像他那样。”在天上我们与他的关系就如王后与国王的关系,在各种无止境的活动中,我们将做一件事:指出他是一切恩典的源头,而他丰富的恩典都彰显在我们身上了。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系列——罗马书》
作者: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