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8:19-21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

 

上一讲结束时我曾提到第18节中“想”这个字的重要性。它是指一个人思维的过程。保罗所想到的是,基督徒的生活到底值不值得。基督徒生活并不容易。它涉及到舍己,受逼迫,甚至受苦。不信的人,也就是今世之子,所过的生活似乎比我们舒适。我们何不也享乐度日呢?过敬虔的生活又有什么好处?

 

保罗仔细思想这一切,他越来越明白为什么基督徒生活是唯一合理的方式,原因有三,我们已经讨论过两点,现在要来探讨第三点。第一个原因是,我们现今的苦楚是短暂的,将来的荣耀是永恒的。保罗在第18节使用“现在”一词,指出现今世代的短暂。他并未实际提到永恒。但哥林多后书4:17那段平行的经文里,他把我们“至暂”的苦楚与“永远”的荣耀做对比,清楚点明了这一点。

 

基督徒生活所以合理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苦楚是至轻的,将来的荣耀是极重无比的。保罗并不否认我们所经历的世上苦难极其沉重难当。他在哥林多后书所列他受过的那些苦难,确实难以负荷。但他说,虽然如此,我们“.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

 

他说,好好想一想。把两者放在天平上秤一秤,你会发现我们现今的苦楚根本不能和将来的荣耀相提并论。“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带着盼望的宇宙

 

18节的两个论证本身就足以证明保罗的论点:基督徒的生活显然有其价值。由于保罗心思慎密,他继续在第19节以及接下去的经文中做进一步的陈述。我们的翻译在这里有一点疏忽。为了行文流畅,翻译的人省略了第18节和19节开头的“因为”。你在第20节开头看见的“因为”其实应该放在第18节和19节的开头。

 

这三节经文若直译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我想……因为受造之物……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换句话说,第18节至20节是一整段仔细铺陈的论证。

 

此处有一个新的要素,就是“受造物”,或者我们现代所说的“宇宙”。我们不妨先把这个词的意思弄清楚,因为“受造物”显然是指神所创造的每一样东西:人类、天使、魔鬼、大自然和动物等等。但这是此处的含义吗?若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几节经文里的受造之物,其意义较狭窄。

 

约翰·慕理在这方面所做的分析远比别人精密,因为在他的经文注解中指出,第20节至23节清楚限定了这个词的范围。他说:“这里未提到天使,因为天使并不是服在虚空之下,也不受败坏的辖制。撒但和魔鬼也未包括在内,因为他们不可能渴望神的众子显现,也不可能享受神儿女的荣耀。即使神的儿女本身也未包括在内,因为他们和‘受造之物’(192123节)不同……不信的人也不在其内,因为这里提到的切望并不适合用来描述他们。”换句话说,“所有理性的受造物都被排除在第20节至23节的这个词汇之外。”唯一剩下的就是“无理性的受造物、生物和无生物”(见约翰·慕理的《罗马书注解》)。

 

就是这样!保罗是指由植物、动物,和其他物质所组成的物质世界。他的论点是,自然界是在一个不完全的状态下,正渴望着得自由的一日。当然,保罗把自然拟人化了,但他并不是说无生命的东西也可以有感觉,可以回应我们。他的意思是,大自然还未到达神定意要它成为的样子。它正在等候真正得完全的一天。如果自然界在等候,我们也应该带着盼望等候,知道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荣耀的。这也是基督徒生活有其价值的第三个原因。

 

盲目的旁观者

 

当然,这种对受造物的观点与世界的观点有很大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一般说来,世界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奉宇宙为神,将它当作神来崇拜。另一种是认为宇宙正逐渐向完美的境界演进,而人类也同样跟着在进化。

 

或许有人还记得电视上一系列的科学节目“宇宙”。那个主持人卡尔·萨根(Carl Sagan)总是站在一个大萤幕前面,萤幕上展示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夜空。萨根喜欢用近乎神秘的声调说:“宇宙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组合。”这就是我所说奉宇宙为神明的观点。萨根代表了不信的人,正踮起脚尖,透过望远镜,窥看无边无涯的奥秘天际,然后用盲目的自信宣告:“这就是整个世界了!”

 

但保罗给了我们另一幅图画,虽然他的眼光也是投注在遥远的地方。这是“切望等候”的意思。菲利普斯直接把握了这个观念,他将这短语翻译成“踮起脚尖看”。根据保罗的话,并不是人类在观看,而是受造物在观看。换句话说,萨根如果能看到基督徒所看到的,他就会说,实际上整个宇宙是将眼光超越自己本身,而望向神。受造物一边观望,一边迫切地期待得着“神儿女自由的荣耀”。

 

圣经中少有比喻能与此相匹敌。

 

世界所犯的另一个错误和第一个并无太大的差异,彼此有密切关联。它从大自然里看见有一种趋向完美的原则,那原则一直在进行着,而且是自动的。这等于说,世界不是神,但相距不远,而且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从宇宙的一方看,这是进化的原则。从人类的一方看,这是无可避免的趋向完美之途。这种观点认为,“每一天我都以某一种方式向完美迈进一步。”换句话说,“我也许不是神,但假以时日,我就能迎头赶上。”当然,无数个年头过去了,根据路易斯·李基(L. S. B. Leakey)和其他进化论者的说法,几百万年过去了,但是人类与神的差异仍然有天渊之别。完美之境对于人类而言还是如此遥不可及。

 

基督徒的世界观

 

在这一方面,圣经所提供的基督徒观点比起这个盲目而不信的世界所提出的任何观点,都要平衡与成熟得多。基督徒有关宇宙的教义可以分成三部分。

 

1. 这是神的世界。本段经文从头到尾都强调这一点,至少它称呼宇宙为“受造之物”。这个词是假定有一个造物主,这正是基督徒所坚持的。世界不是恒久存在的。“大爆炸”理论本身提出的科学证据就能告诉我们这一点。世界也不是自己跑出来的。人类的智能本身就足以解释这一点。万物要“自己”造出来,必须先证明它在创造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换句话说,它必须同时以“存在”和“不存在”的情况出现,而这根本就是荒谬的。讲到万物的起源,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神创造了万物。

 

对基督徒而言,这个事实的结果是,宇宙有其价值,这不是因为人类增加了它的价值,而是因为神创造了宇宙,所以它对神而言是贵重无比的。此处我们看见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在观点上有多么大的区别。

 

由于基督徒视万物为神手所做的工,他们尊重宇宙的价值,但并不崇拜它。那些不明白神是宇宙之造物主的人,他们或者敬拜宇宙(卡尔·萨根的做法就很接近),或者为了私己的利益而滥用宇宙的资源。人们或随意砍掉整个森林,任由土质腐蚀和流失;或让有毒物体流入江河,不但危害鱼类,而且伤及他们自己的健康;或随意污染空气,甚至破坏宇宙四周具保护作用的臭氧层,使他们和后代暴露在太阳有害的光线中。

 

2. 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原先被造时的样子了。宇宙的问题不仅出在人类对它的戕害、破坏和污染上。这个世界同时也因人堕落被神审判而遭池鱼之殃。神告诉亚当,“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以及“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创3:1718)。大自然本身并未犯罪;犯罪的是亚当。但由于亚当犯罪的缘故,审判进入了自然中,于是大自然也受到牵累。保罗在罗马书中特别关切的问题,就是神对罪的审判所造成的灾难。他使用了三个词来描述。

 

第一个词是“挫折”。“服在挫折之下”(译注:中文和合本译作“服在虚空之下”)。挫折是人类常有的情绪,当我们知道自己应当达到某一个目标,并且努力尝试之后,却不断败下阵来时,挫折感就会油然而生。在这一点上我得特别小心,因为保罗并未清楚解释他这话是何所指。但我建议(虽然这不一定是保罗真正的用意),我们此处看到一幅受造物“服在挫折之下”的画面:春天时大自然得到更新,但这种复苏不断随着春去秋来,和接踵而至的寒冬而受到阻挠。似乎自然界想要常保荣景,但却一再受挫。

 

如果这个例证正确的话,它会使我们进一步想到C. S. 路易斯在他那套《纳尼亚传奇》(Narnia Chronicles)的第一册《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中所铺陈的观念。纳尼亚因被北国女巫下咒,而变成了一个没有春天,只有恒冬的地方。但是当阿斯兰(Aslan)死而复活时,一幅基督复活的画面出现了,冰雪开始融化,花朵争相绽放,枯树变成绿荫,永恒的春天终于来临。套用这个比喻,我们可以说,我们所知道的宇宙如今正处于寒冬,迫切地期待着永恒的春天到来,而我们现今所看到的春天,不过是具体而微地预表了神所应许的春天。

 

我们的冬天,那些“令人绝望沮丧的冬天”,使我们与无生命的大自然同病相怜,因为我们都经历着类似的挫折感。

 

第二个词是“辖制”。大自然所受的辖制与它的挫折有关,而且是导致挫折的起因。但辖制是说到事物实际的景况,而挫折是与所带来的感觉有关。辖制实际的意义是奴役,一方在不情愿的情形下服在另一方下头。这是保罗此处的意思。这里是说,虽然大自然并不愿意受到辖制,但它也无能为力。受造物需要神来解救它。

 

这正是救赎的意义,所以我们称这一章为“受造物的得赎”。受造物渴望被救赎;当神的众儿女蒙赎时,它也要蒙赎。

 

第三个词是“败坏”。保罗所说有关受造物的这番话,用在现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个宇宙正在败坏,或者说正走下坡。我们称其为“热力学的第二律”。这是一条科学定理:质量与能量是不灭的,它们只是从一方转变成另一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公式(能量等于质量乘光速的平方),表达的即是这一点。虽然根据这定律,能量不会被毁灭,但它却会逐渐消散,意思是会变得越来越没用。例如太阳的能量不会消失,因为它的质量可以转变成能量。但是能量释在太空中,若不加以利用,有一天太阳终必耗尽所有能量,而消失不见。整个宇宙也是如此。它正遭到损毁、消散,变得越来越一无用处。

 

然而保罗这里可能特别想到了死亡,这是每一个生物都无可避免的。他可能并未想到我前面提到的科学原则,因为他除了一般的观察之外,对这些“法则”、“定律”几乎一无所知。当然,正在死亡的不仅是太阳而已,生物也在逐渐衰亡。

 

3. 这世界有一天将被更新。基督徒有关创造的教义第三点是,虽然受造物如今感到挫折,受辖制,逐渐败坏,但有一天这个世界将被更新。春天终必来临,受造物现今所处的凛冽寒冬将永远成为历史。

 

我不知道如何去明白这一点,但我知道有几种选择。有些人从千禧年的角度来思想世界的更新,届时基督要在世上做王,一个荣耀的“黄金时代”终于降临。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未来的永恒状况,是不可捉摸的,与现今这个不完美的、苦难重重的世代彻底划分开来。或许我们所能找到最接近(而且有把握正确)的猜想,即是根据第23节提到的“身体得赎”来分析。身体得赎的意思是,我们的身体将要复活。或许就是说受造物将要经历复活。我们复活的时候,身体还继续存在(地上的身体将被提),但我们的身体有了改变,成为天上的样式,是得了荣耀的身体。受造物可能也会经历这一类的的事。

 

这是不是第21节所说“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的意思呢?

 

重返乐园

 

前面我将世界的祸患追溯到创世记第3章,那里告诉我们,受造物所以服在保罗所描述的“挫折”之下,是因为人类最早的祖先犯了罪。现在我们再回到那一章经文,我们在那里同时看到,神应许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把受造物得赎的事放在适当的上下文里了。

 

神的仇敌撒但在伊甸园里所做的,乃是企图拦阻神最初创造人的心意——要人来认识神、爱神。撒但以为只要能使人悖逆神,他就能破坏神的计划。他在计谋得逞,使先祖堕落之后,不禁洋洋得意,以为大功告成。事实上,他似乎比原定计划做得更好。因为他不仅引诱了我们第一对先祖远离神,并且还使神的审判临到受造之物。那个美丽的世界被污损了,遭到破坏。它开始腐化,而且人类的堕落和神的审判,都加速了万物的败亡。

 

但神适时介入了。神确实来审判撒但、先祖和他们所认识的世界。神虽然宣告对撒但的审判,但神也同时应许将来对人类的拯救。他说:“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3:15)。这里应许说,耶稣有一天要来,拯救所有相信他的人,但还不只如此。这个应许也包括神要在基督里打败撒但,终止撒但破坏的工作,使蒙赎的人成为一个蒙赎的族类。这个应许说明了神要重新使乐园变得完美,让人重返乐园。

 

正如我说过的,我不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们复活的身体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他如此说到那一日的情景: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

 

 豹子与山羊羔同卧,

 

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

 

 小孩子要牵引他们。

 

牛必与熊同食,

 

 牛犊必与小熊同卧,

 

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

 

 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

 

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

 

 在我圣山的遍处,

 

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

 

 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

 

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11:6-9

 

极富诗意,对不对?当然!但这也是一幅强而有力的画面,描绘了将来蒙赎世界的情景。保罗说,受造之物正在等候那一日。若是这样,我们岂不也当带着切望等候?我们岂不应当做神忠心的儿女?

 

仰望耶稣

 

我盼望你们用基督徒的眼光来看待此生,和我们所知道今生的一切,这就是神学家所谓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我要像保罗那样建议,你若采取基督徒的人生观,你就会重新调整你的价值观,改变你对人生各种苦难和失望的态度。你若学会像保罗那样推理,你就能有下述的经历。

 

1. 当事情不顺遂时,你不会感到惊讶。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好地方。我们生存的是一个堕落的环境。你的计划可能落空,你可能常常失败。你经年累月劳苦所获致的成就,可能旦夕之间就被别人破坏无遗。即使你是基督徒,愿意跟随耶稣,也无法免除这些。但你的人生不是以成功来衡量。重要的是你对神的爱,以及你的信心。

 

2. 你不会把最终的盼望,放在人类终将想出的一个改善世界现况的良计上。这不是说,你应该停止行善,或停止鼓励别人行善。作为基督徒,你必须行善。但你不要心存幻想,以为单凭人类的努力就能解决世界各种弊端。你应该赒济穷人,但也要记住耶稣的话:“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太26:11)。你应该为你的领袖代祷,但你必须知道,他们也和你一样是罪人,也会使你失望。

 

3. 你会将眼目望向基督。你还有别的地方可望吗?其他人或事物都会叫你失望,你四周的每一件东西都可能分崩离析。只有神值得信赖。他应许说,他将在荣耀中返回,我们知道他显现时我们将得见他的真体,我们必要像他(参 约壹3:2)。此外,我们在荣耀中变得与他相像的那一刻,一直切望着那日来临的受造之物也将一同得荣耀。

 

难怪初代的基督徒这样祈求,“玛能那他”(Maranatha),意思是,“主耶稣啊,愿你快来!”


返回 文章目录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系列——罗马书》

作者: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