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12:9

 

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保罗在罗马书第12章的头两节建立了过敬虔生活的原则之后,开始谈到教会。他的这番谈话并不是抽象的神学理论,他脑中想到组成教会的人。他首先论及谦卑,基督徒必须用这种态度去衡量自己;然后他谈到神赐给教会每一个人属灵的恩赐,我们必须忠心地将其运用出来,以使每一个人受益。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下去,虽然使徒在第9节将话题由属灵的恩赐,暂时转移到了基督徒的美德。

 

澳洲教授莱昂·莫里斯说:“保罗依照他一贯的作风,先从爱开始谈起。”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也有类似的做法,他讨论了属灵的恩赐,就立刻接着谈到爱,只是那里的篇幅较长。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2章论到恩赐的那一段文字,与罗马书12:4-8遥相呼应。接下来就是第13章那名闻遐迩的爱之篇章,它也与罗马书12:9-13相呼应。

 

本讲将从第9节开始讨论,它引介出爱的主题。接下来的第10节到11节,进一步解释了爱如何发挥功用,这部分我们将在下一讲讨论。

德拉蒙德的讲章

 

1883年,苏格兰的科学家和布道家亨利·德拉蒙德(Henry Drummond)在非洲中部,讲了一篇寓意深远,足以垂诸千古的道,题目是“世上最伟大的”。那篇讲章是根据哥林多前书第13章的爱之篇章,特别是最后一句,“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德拉蒙德不是一个我们所谓的典型布道家。根据我所读过他的作品判断,他基本上是一个基督徒的人文学家,因为他相信,只要认真地实践基督徒的美德,这些美德本身就能拯救世界。他的作品中对十字架、代赎,或圣灵的工作着墨不多。但无可否认的,“世上最伟大的”仍然是一篇经典之作。难怪德怀特·慕迪(D. L .Moody)次年在美国听到这篇讲章之后,也说他从未听过“这么美丽的讲章”。

 

德拉蒙德至少在一件事上是对的:从基督徒美德的角度看,爱的重要性确实无与伦比;如果基督徒真正感觉到爱,并且实践出来,其他美德自然会接踵而至。连耶稣都说,爱神和爱邻舍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4-40)。

 

德拉蒙德写道:

 

以十诫为例,“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一个人若爱神,你就不必告诉他这诫命。爱就是遵行这条诫命。“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他若爱神,怎么会妄称神的名呢?“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他岂不甘心乐意地保留七日中的一日用来敬拜神吗?爱能够成全神一切律法。如果他也爱人,你就不必告诉他当孝敬父母,因为他不可能做出相反的举动来。你更不必告诉他不可杀人。如果你建议他不可偷窃,对他简直是一种侮辱,他怎么可能偷自己所爱之人的东西?你若请求他别做假见证陷害人,也是多此一举。他如果爱人,就绝对不会陷害人。你也不必嘱咐他勿贪恋邻舍的财产,他愿意看见他们拥有那一切。如此“爱就完全了律法”。这是完全一切律法之道;这条新诫命完成了一切旧诫命。爱是基督徒生活的秘诀。

 

德拉蒙德在这篇讲章末了说,他回顾一生,以及所看过、所享受过最美丽的事物,他相信只有人对人之间所显露那微不足道、毫不起眼的爱之行动,能够垂诸永恒。

 

爱的本质

 

但我们在这一点上不可流于情绪化,因为爱不是那种拥抱一切、原谅一切、忘记一切、毫无要求的软绵绵情感。像德拉蒙德这一类文章有一个危险,就是鼓励人只看重这些感觉。圣经却不是这样。事实上,你立刻会发现在我们正讨论的这段经文里,保罗甚至没有给爱下定义。他直接来到爱的功用上。哥林多前书第13章也是如此,虽然那里似乎给爱下了定义,但保罗只是为了方便告诉我们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罗马书12:9提到有关爱的两件事。第一,真正的爱是没有虚假的。“爱人不可虚假。”第二,爱必须有区分,“恶要厌恶,善要亲近。”在希腊文里,“厌恶”和“亲近”是分词,显然它们与前面那番话是相连的,描述爱需要身体力行,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论述或命令。

 

1. 爱是真实的。新国际译本将第9节前半节译为“爱必须真诚”。英文的真诚sincere是从拉丁文sine cera来的,意思是“未涂腊”。这与古代的习俗有关。古人用腊涂在破裂的瓶子内部来掩饰裂痕,以求卖得较高的价钱。高品质的器皿通常会打上“未涂腊”的字样,显示没有作假。用到人身上,就是指一个真诚的人绝对不会用假冒为善的言词和行动来遮掩他真正的本性。

 

翻译成“真诚”的这个字在希腊原文中是anupokritos,它的后半部,就是英文“假冒为善”hypocritical一字的来源。我曾用它来描述言不由衷的谈话。anupokritos的意思是“未戴面具”,因为希腊戏剧中,演员通常都戴着一幅悲苦或喜笑、或通俗的面具,以标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保罗告诉我们爱人不可虚假时,他的意思是爱人必须真诚,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换句话说,我们要离开舞台,卸下面具。

 

但这样做并非易事。加尔文对罗马书12:9做了以下的论述:“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轻易装出自己所没有的爱心来。他们不但欺哄别人,也欺骗自己。他们说服自己相信:对于那些他们所忽略,甚至拒绝的人,他们其实是怀着爱心的。”

 

或许这能帮助我们明白,此处所说的爱,是神透过他儿子耶稣基督的死,对堕落人类所显明的爱,这种爱可以借着圣灵在基督徒里面生发。希腊文有四个字可以翻译成“爱”:storge指家人之间的感情;philia是朋友之间的情谊;eros指性欲之爱;agape是神的爱,因此也是纯洁、圣洁、不变、真实的。第9节用的就是最后这个字。依照定义,这种爱是真的,因为神是永远不变的,是没有虚假的。我们对别人也当存这种真实的、像神一样的爱。

 

我们若在基督里成了新造的人,就必须爱得毫无虚假,因为这是父放在我们心里的爱之本质。我们必须爱得真诚。

 

2. 爱是有区分的。或许有些人对“爱人不可虚假”之后紧跟着“厌恶”一词,感到惊讶不已。先是“爱”,然后就是“厌恶”!这两个词在我们看来似乎势不两立。其实它们可以并立,它们并行不悖的事实透露了一个重要的真理:爱必须有区分。真正的爱不是一视同仁。相反的,它厌恶恶,亲近善。

 

神就是爱”(约壹4:8)。这是圣经里最崇高的论述之一。但神不仅仅爱,他也会恨,他厌恶一切不义,那是一种正当、正义的恨。箴言6:16-19提到神所厌恶的七件事:“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假见证,并弟兄中布散纷争的人。”以赛亚书1:12-15告诉我们,神厌恶那流于形式的宗教:

 

你们来朝见我,

 

 谁向你们讨这些,

 

 使你们践踏我的院宇呢?

 

你们不要再献虚浮的供物。

 

 香品是我所憎恶的;

 

月朔和安息日,并宣召的大会,

 

 也是我所憎恶的;

 

作罪孽,又守严肃会,

 

 我也不能容忍。

 

你们的月朔和节期,

 

 我心里恨恶,

 

我都以为麻烦;

 

 我担当,便不耐烦。

 

你们举手祷告,

 

 我必遮眼不看;

 

就是你们多多的祈祷,我也不听。

 

神在阿摩司书5:21说:“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当然,原因是百姓只在表面上遵守这些仪式,就成了假冒为善,而爱是没有虚假的。

 

因此,我们若像神那样去爱——我们若是基督徒,都必须如此——我们就应当厌恶某些事,正如我们必须爱某些事一样。我们应该厌恶任何对人施与的暴力,不论其打着什么名号——民族主义、种族清洗、民族自尊、宗教名誉、战争、维护和平,甚至“必要的”暴力。但我们要爱谦卑的人,和致力维持和平的人,甚至爱那些施暴的人,因为我们盼望能感化他们。我们厌恶说谎,特别是由那些位高权重之人——公司的执行长和董事长、政治人物、总统,甚至牧师——所发出的谎言。我们厌恶他们的言不由衷。但我们喜爱真理,同时也爱那些说谎的人,因为他们也需要救主。

 

这是爱的举动。爱厌恶恶,这是一个强烈的字眼。但爱也亲近善。希腊文“亲近”一词的意思是用胶粘在一起。所以,此处是指真正的爱能使我们与善连结,好像有树脂把我们与善紧紧粘在一块了。

 

其中最大的

 

我们若单单依据这两个重要的词——恶要厌恶,善要亲近——而不参考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3章中对爱的描述,就很难解释爱的真谛。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赒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显然这一章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二段。第一段告诉我们爱的重要。第三段说即使先知讲道、说方言、知识等归于无有之后,爱仍然不止息。最后一段说,爱甚至比信心和盼望还持久。但第二段列出了爱的奇妙品质和功用。这里包含了十五个短句。

 

1. 爱是恒久忍耐。德拉蒙德说,这是“爱的正常态度”。因为人是很难相处的,很容易被激怒,而且后知后觉。爱了解这一点,因此肯耐心地等候。它知道神对我们也是百般忍耐,他始终存着奇妙的耐心。

 

2. 爱是恩慈。这个世界充满了痛苦、伤心的人。爱知道这一点,所以尽量去帮助、提携、服侍、鼓励、拥抱陷在愁苦中的人。爱是迅速地说出一句鼓励人的话,毫无犹豫地伸出一只乐意援助的手。

 

3. 爱是不嫉妒。前面两项对爱的描述是积极的。此处开始提出八个消极的描写,说到爱“不是”什么,爱“不做”什么。爱是当别人赢得殊荣,功成名遂,突获财富,或受到赞美时,能与那人同乐。这是因为爱了解神,对神赐给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只有信徒能在别人较自己出色时能真心为他感到高兴。

 

4. 爱是不自夸。这个世界充满了夸口的人,人们用各种方法吸引别人注意他是谁,他的地位多么重要,成就多么杰出。爱却不这样,因为爱绝不自命不凡,爱一旦见别人高升,就为他欣喜。一个有智慧的人说过:“如果一个人不在乎功劳由谁来居,他的前途就无可限量。”

 

5 .爱是不张狂。张狂的相反是谦卑,爱是谦卑的。爱不自我膨胀。爱是恩慈的。

 

6. 爱是不粗鲁(译注:中文圣经译为“不作害羞的事”)。粗鲁的相反是彬彬有礼。爱是举止高尚。爱会体贴别人。爱使人勒住舌头,耐心等别人把话说完。爱是耐着性子聆听。爱是不企图成为整个社交场合的焦点。爱是不脱口而出说一些伤人的话。

 

7. 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世界的态度是,观望一件事,然后问道:“这对我有什么好处?”爱是不循私利己,因为爱不只为自己着想,爱也会想到他所爱的对象。耶稣来到世上拯救我们时,他不是为了自己的益处。他“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7-8)。

 

8. 爱是不轻易发怒。德拉蒙德说:“愤怒会给人生带来痛苦,使团体分裂,摧毁最神圣的关系,破坏家庭,打击人心,使童年蒙上阴影。总而言之,怒气只能制造灾难,而且来势汹汹。”但爱是不轻易发怒。它不是一条短短的保险丝,动辄烧断。爱不是轻易被惹烦,或动肝火。爱不是敏感、易受伤害。爱是忍耐和恩慈。

 

9. 爱是不计较人的恶。有些人会将我们所造成的伤害永远铭记在心,即使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陈年旧事了。爱能饶恕人的过错。爱是不斤斤计较。爱是不怀恨于心。爱是不存心报复。

 

10. 爱是不喜欢不义。爱不会以犯罪为乐,它不被恶所吸引。爱对无聊的娱乐毫无兴趣,即使它们以五光十色的面貌出现在黄金时段的电视上,或平滑光泽的杂志上。骗人的计谋无法取悦它。恶事只能使它更生厌憎。

 

11. 爱只喜欢真理。这是我们所研讨罗马书这一节经文的另一部分。它让我们看到,当保罗说“恶要厌恶”时,他主要想到的恶是说谎。爱喜欢真理,最高的真理是从神来的。爱喜欢圣经,喜欢谈论神的话语。

 

12. 凡事包容。最后四点论到爱的恒久性质。首先,爱是凡事保护别人。爱是站在弱者的一边。爱是支持那被压迫、攻击、苦待、伤害、毁谤的人,或受害者。爱也致力于保护孩童,因为知道“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太19:14)。

 

13. 凡事相信。爱是不疑神疑鬼。爱是不企图窥探表面以下的东西,不处心积虑去猜测别人的动机。爱是不迟钝,不轻易受骗,但总是想到人最好的一面。爱使一个母亲向正苦苦挣扎的儿子表达她的信任,或给灰心的女儿打气助阵。

 

14. 凡事盼望。爱不会因未得到回报,或遭到欺骗,就止息了。爱总是抱着最大的盼望。爱饶恕人不止一次,而是七十个七次。爱甚至不去计算次数。

 

15. 凡事忍耐。爱绝不放弃。爱是无可征服,不屈不挠的。爱比仇恨、邪恶、冷漠还耐久。爱能胜过一切。唐纳德·格雷·巴恩豪斯写道:“爱是……当其他一切都毁坏时,它仍然屹立不摇。”

 

因神先爱我们

 

我们活在一个充满怀疑的世界中,老实说世界上没有多少人真正相信这种爱。他们或许渴望得到它,盼望别人能用这种爱来爱他。但大多数的人会带着一些苦毒说,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寻找这种爱,无啻痴人说梦话。

 

这是多么不幸!因为这爱已经在耶稣基督里临到这个世界,而且透过他的门徒显明出来了。约翰一书第4章,那个在最后晚餐时曾靠在基督胸膛上的门徒告诉我们,“神就是爱”(8节)。他接着说,耶稣为我们的罪而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从来没有人见过神。”但是“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12节)。换句话说,世界看不见神,但他们可以从基督徒彼此相爱的事上看见他。

 

古时候异教徒对这种爱叹为观止。他们说:“看看这些基督徒多么相爱啊!”你是否也显露这样的爱?记住,在使徒保罗所列的这份基督徒美德清单中,这还只是第一项呢!


返回 文章目录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系列——罗马书》

作者: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