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16:27

 

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

 

经过八年饶富意义的讲台生涯,传递了239篇讲章之后,我终于来到这一系列罗马书研究的结尾部分。罗马书是新约最重要的一卷书,或许在整本圣经中也是如此,它同时堪称历史和人类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卷书。我传讲这一系列信息的地点——费城第十长老教会——在这段期间也满有神的恩典。教会有了长足的长进,信心更为坚固。基督徒在主里日益茁壮,我们对邻近城市的服侍和差传事工正方兴未艾。

 

我该如何结束这一系列篇幅浩大的讲章呢?或许有人希望我对这卷书信的伟大,或对这位博学多才、视野辽阔、创造力丰富的作者美言几句。但我们结束这个系列《罗马书解经讲道丛集》的方式应该符合书信本身的结束方式,而不是对使徒保罗个人的夸许,当然更不必多提第十长老教会因这些教导而有的改变。让我们用话语来赞美这位至高无上、统辖万有、满怀怜悯、存到永远的神。保罗和我们都不过是神福音的宣教士。

 

这卷书信的结尾非常恰当:“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这是一个三一颂,它以四种方式将荣耀归与神:(1)归与神;(2)归与独一的神;(3)归与独一全智的神;(4)因耶稣基督归与神。

 

荣耀归与神

 

说到保罗,他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他经常想到神。他看自己是神所创造的。他知道他的工作是神托付的。他依照神的旨意来规划他的一生,定下他生活的目标。此外他写到福音时,必定提到福音与神的关系,以及神自始至终的旨意。

 

唐纳德·格雷·巴恩豪斯这样归纳罗马书的内容:

 

在开宗明义第1章,我们就看到神。接着是神的愤怒,然后是神的义。我们又看到神如何将他的义赐给罪人。从那里开始,我们看到自己如何成为神的子民,与神和好,受到神丰丰富富的恩典,以致于我们忍不住喊道:“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抵挡我们呢?”(罗8:31)。接下去的一段是描述神古代百姓的光景,以及神的永不改变。然后是我们对神当尽的责任。最后这一节是,“归荣耀与神!”

 

这就是我前面提过的基督徒的心思——所有思想都围绕着神和神所启示给我们的真理。至于那与基督徒心思和思想相反的,就是世俗主义。

 

世俗主义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词,它囊括了其他“主义”,例如人文主义、相对论、实用主义、多元论、享乐主义、物质主义。但它比任何其他词汇更能贴切地描写现今世代的价值体系和思想结构。当然,有一种正确的“属世界”之方式。基督徒活在世界中,理当关心世界上的事。我们可以关切世务。但世俗(secular)有更多的含义,它是从拉丁文saeculum来的,意思是“时代”。世俗主义的哲学只看到现今世界,从不跨越这个时代或世界的范围,好像宇宙只局限于这个世界似的。

 

我前面举例说明这种世俗主义的哲学时,曾提到卡尔·萨根在电视节目“宇宙”中所说的话。他站在一个大萤幕前面,萤幕上展示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夜空。萨根喜欢用近乎神秘的声调说:“宇宙不过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总合。”这里面世俗主义的色彩昭然若揭。它完全被物质宇宙的边界,被我们所能见、能触摸、能衡量的事物所限制。若想到存在,它就指今生和今世的生活。若想到时间,它就将永恒置之度外,而单单想到“现在”。

 

我们对世俗主义都耳熟能详,因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所到过的每一个地方,所遭遇的每一个环境,都充斥着世俗主义的哲学。但我们必须极力抵制这种观点,拒绝被它同化。不要效法这个世界,不要以它为唯一的存在,我们应该视每一件事都与神息息相关,都涉及永恒,这才是基督徒真正的思想方式,也是保罗在罗马书中为我们设立的榜样。

 

哈里·布拉迈尔斯将二者做了一个对比:“思想世俗化就是指我们的思想被世上生活的疆界所限制,完全用现今世界的标准来衡量一切。基督徒的心思则是指心中接受所有事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永恒命运有关,就是神命定要救赎人类,拣选人做他的儿女。”我们若像保罗那样,一切思想都以神为起点,为终点,我们就具有基督徒的心思,就能和保罗一起说:“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

 

荣耀归与独一的神

 

全书结尾的这段话不仅称颂神是一切的源头和结局,并且称颂他是独一的神——我们只将荣耀归与他,而不归与其他任何人或神。这番话与多神论和拜偶像的论点是对立的。

 

这立刻使我们想到十诫中的第一诫,那里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3)。它要求我们单单敬拜神。当然,这在早期基督徒当中产生了一个问题。保罗时代的希腊和罗马世界里,一个人可以拜好几个神。所以拜圣经所说的神并没有错。但问题出在圣经要求人单单拜圣经中的神,不可拜别的神。新约清楚教导耶稣是神的独生子,是三一真神的第二个位格,我们只能敬拜他。当时许多基督徒遭到杀害,不是因他们拜耶稣,而是因他们拒绝拜凯撒。他们不肯称凯撒为主。

 

我们若拜耶和华以外的神,就违犯了十诫。但要破坏这条诫命,我们不必去拜异教的神,例如宙斯(Zeus)、阿芙洛蒂忒(Aphrodite),或罗马帝王。我们什么时候将崇拜的对象从神移到别人和别的事物上,就是在拜偶像了。在我们这个世代,人们常常以自己代替神,认为自己有权决定道德标准。

 

十诫大半都是以消极形式出现(“你不可……”)。只有两条是积极的形式。但消极的部分清楚地指向积极的部分,反之亦然。所以“你不可有别的神”也是指我们当尽心、尽性、尽意、尽力敬拜神;这也是有人问耶稣什么是最大的诫命时,他提出的答案(参 22:37)。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神的观点,就是按照圣经的指示,来看每一件事,让他的道德旨意来引导我们,以荣耀神作为我们的目标,把他放在我们的思想、关系、工作、休闲活动等领域中最优先的地位。这可以指用负责的态度去管理神所托付我们的金钱、时间和恩赐。

 

保罗把他整个生命交在这位独一真神的手中。我们若是真基督徒,也必须这样做。如果我们认真看待自己的信仰,我们就能和保罗一起说:“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

 

荣耀归与独一全智的神

 

这个三一颂表达的第三种方式是将荣耀归与独一全智的神。我在上一讲讨论福音的奥秘,和这奥秘如今已启示出来时,曾经强调过这一点。

 

这个三一颂前面一部分,就是第25节和26节,强调的是神的大能。这正是“神能”这短句的意思。这等于说神是无所不能、超越一切的。但此处强调的是神的智慧。为什么有了改变?显然这是面对保罗提到的奥秘所产生的一种自然而恰当的反应。福音不是人类天然心思可以想得出来的。我们不可能想出这种救赎方式。如何一方面保持神的公义,同时又容许神去拯救罪人?这难题远非我们所能解决。我们想不出任何能与福音配合的成圣方式。我们不是过分强调好行为,以致排除恩典,最后陷入律法主义的地步,就是过分强调恩典,忘记好行为,以致陷入反道德主义的陷阱中。

 

论到神在历史中的旨意,谁会想到神正使用历史来彰显他许多荣耀的属性——对他所拯救的人显露他的恩典、怜悯、仁慈,对他略过不救的人显露他的公义和愤怒?谁会想到神使用历史做舞台,他使犹太人硬心,好叫福音传向外邦人,而他又用外邦人的得救来刺激犹太人,最终使犹太人全家得救(罗11:25)?

 

我们无人能想出这样一个全备的福音来。福音是从神那里起源的,在福音的每一部分和每一页写下来的启示中,都展现了神无与伦比的智慧。因此我们可以和保罗一同说:“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

 

可悲的是,即使在福音被启示出来之后,世界仍然视它为愚拙的。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章指出了这一点: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就如经上所记:

 

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

 

废弃聪明人的聪明。

 

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

 

林前1:18-25

 

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神

 

保罗传讲基督的事实,带出了他在罗马书末了的三一颂中最后一点。他在结尾的这段话里说,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有两种方式可以透过耶稣基督归荣耀与神。

 

1. 神只有透过耶稣基督才能被我们知晓。我们只有借着耶稣才能明白神的荣耀之完整意义。耶稣在被逮捕,被钉十字架之前不久,曾在楼上的房间给门徒最后的指示。他说到他将离开他们,以预备他们面对他的死。那时多马说:“主啊,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

 

耶稣回答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这使门徒大惑不解,他们的困惑一定表现在脸上。最后腓力道出了内心的渴望,这也一直是神子民最深切的盼望,摩西在西奈山上要求见神的面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渴望(参 33:18-20)。腓力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

 

耶稣回答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么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约14:1-10)。这是一个清楚而坚定不移的宣告,我们若想要认识神,必须在耶稣基督那里才能找到他。

 

约翰福音稍后的部分记载耶稣又说到类似的事,但这一次他使用了和此处同样的一个字:“荣耀”。他在我们所谓的大祭司祷告中向他的父祈求,他的主题就是荣耀。耶稣祷告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约17:14-5)。这牵涉到耶稣透过他的顺服而献给神的荣耀,以及父透过耶稣的复活和升天所赐给子的荣耀。

 

然后耶稣为他的门徒祷告,最后也为那些将因他们的见证而建立的教会祷告。他的重点是,他已经将父显给他们看了。他最后归纳说:“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约17:22)。换句话说,神透过耶稣而得荣耀,因为借着耶稣的生平和见证,神的属性才得以被他的子民所知晓。

 

2. 我们必须借着耶稣基督才能荣耀神。只有透过耶稣,我们才能以敬拜来到神面前,因为敬拜的意义就是赞美荣耀神。耶稣也在约翰福音第14章教导我们这一点。他说:“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6节)。

 

旧约对这真理有一个很贴切的例证。犹太人在旷野漂流时,神同在的荣光以可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有云彩在沙漠中指引他们前行,晚间他们停下来扎营,云彩就驻留在会幕上;白天是云柱,晚上是火柱。当云彩停留在会幕上方时,它实际上进入会幕的至圣所,成了一道明亮耀眼的光,驻在约柜的施恩座上,在基路伯展开的翅膀当中。这象征着神圣洁的临在,是如此纯洁、可畏,所以任何闯入至圣所的人必难保性命。确实有人企图这样做,但他们立刻遭到击杀。

 

这是犹太人一说到神的荣耀,心中必然浮起的印象。属世的喻象只是象征着更伟大,更遥不可及的属天荣耀。摩西要求见神的荣耀,神就对他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出33:20)。

 

马太福音告诉我们,耶稣死的那一刻,“忽然,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太27:51)。那幔子本来是用来隔开圣殿中的圣所和置放约柜的至圣所。因此幔子裂为两半,就显示那条进到神面前、进到他荣耀中的道路,已经因耶稣基督为我们死而打通了。若不是耶稣为我们的罪死,我们无人能靠近神而存活。但如今因着耶稣的死和我们对他的信心,即使最卑微最默默无闻的人也可以欢欢喜喜、毫无畏惧地亲近神,并献上神所悦纳的敬拜。

 

这一切都是借着主耶稣基督而完成的。单单因着他,我们才能认识神,到神面前,并且只有透过耶稣基督,我们才能将荣耀归与神。所以我们可以和保罗一起说:“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

 

阿们,阿们

 

至于最后一句“阿们”呢?我们已经逐节探讨了整卷罗马书,有时甚至是一字一字地研读。所以我们理当仔细看待全书的最后一词。“阿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阿们”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词。它出现在全世界大约一半的语言中,指一种真实、坚定,或可靠的东西。它的不及物动词形式有一种含义:装备起来;意思是“坚固,不轻易动摇”。它指可信赖、可靠、确定,我们可以依靠它,或在其上建造。以赛亚书65:16就以它作为神的名字,虽然我们把它译作“真实的”。那一节说:“在地上为自己求福的,必凭真实的神求福。”但希伯来文实际上是说“阿们的神”。这等于说,对依靠神的人而言,神是一个确定、坚固的根基。神是绝对可信赖的。

 

这个字最吸引人之处,是耶稣使用它的方式。耶稣常常重复使用一个字,以强调其重要性,例如约翰福音3:3:“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但希腊原文是:“我阿们阿们的告诉你……”这种用法在福音书中大概有二十或三十多处。

 

我们是在神说完话时使用“阿们”一词。而神是在开始说话时使用“阿们”:“我下面要讲的话是真实的,你们要留心听!”至于我们的部分,我们听见了神的话,复述一遍,然后说“阿们”,意思是我们同意神的宣告。我们加上记号,表明我们相信神的话是真实的,他是一位信实的神。

 

这正是保罗在罗马书最末了所做的,他在三一颂的后面,加上了这个词。他给神的真实加上印记,这等于说,他相信神的话语。你能做到这一点吗?你能在读了保罗这些话之后,说一句“阿们”吗?

 

至少这是我打算做的。世界上有太多我不明白的事。至于神行事的方式,我不了解的地方更多。但我知道我所相信的,我愿意诚恳地对神所宣告的这些真理说一句“阿们”。“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阿们!“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阿们!“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6:23)。阿们!“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8:38-39)。阿们!

 

众民都说:‘阿们!’”(代上16:36)。


返回 文章目录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系列——罗马书》

作者: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