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腓利门书是使徒保罗所著十三篇新约书信中最短的一篇,也可能是最私人性的一篇。在这篇短小精悍的书信中,使徒保罗将主耶稣基督的恩典运用在他与腓利门个人的关系上,让我们亲见使徒牧者的风范。

 

在具体分析腓利门书的经文以前,我们必须先初步了解这本书。这本书的导论将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 这篇书信的作者是谁?

 

2. 这篇书信是写给谁的?

 

3. 写这篇书信的外因是什么?

 

4. 保罗为什么写腓利门书?

 

5. 腓利门书教导我们什么?[1]

 

作者:这篇书信的作者是谁?

 

这篇书信据称出于使徒保罗(1919节),这一点在教会历史上广为接受。早期教会的见证者如伊格纳修(Ignatius)、德尔图良(Tertullian,又译“特土良”)、奥利金(Origen,又译“俄利根”)、优西比乌(Eusebius)和马西昂(Marcion,又译“马吉安”)都将该书信归于使徒保罗。19纪,批判学者对许多新约书信由保罗所著开始表示质疑,即便在那个时候,也鲜有人怀疑他是腓利门书的作者。那些否认保罗为作者的人,如奥布赖恩(O’ Brien)所说,可能“理当被归入新约学术的怪异”[2]。确实,哈里斯Harris)能够说:“现代释经者几乎没有人怀疑保罗是腓利门书的作者。”[3]

 

关于信中“同兄弟提摩太”(1节),我们必须要问:“信中这种表达方式是否显示提摩太参与了这封书信的写作或笔录?这可能是说提摩太以文书的身份记录下保罗口授的内容,也可能是说,他根据保罗的主要思想起草了这封书信,之后由使徒过目、修改。不管是哪种情形,归根到底使徒保罗自称为该书信的作者,并且对其内容负责。

 

至于该书信的写作地点,见本作者歌罗西书注释的“导论”。

 

收信人:这篇书信是写给谁的?

 

保罗这封书信的收信人有四个(1节下、2节)。腓利门是第一个,即最主要的收信人(1节下),他显然也是该书信的焦点。腓利门可能居住在歌罗西(西4:9)。保罗和提摩太称他为“亲爱的同工”(1节下),显示他为同道信徒和福音同工。在歌罗西书中,保罗用“亲爱的”称呼以巴弗(“所亲爱,一同做仆人的”,西1:7)、推基古(“我们亲爱的兄弟”,西4:7)、阿尼西母(“忠心和亲爱的兄弟”,西4:9)和路加(“那亲爱的医生”,西4:14)。如此看来,腓利门是与这些佳士为伍。有意思的是,保罗还将同样的形容词(ἀγαπητός,“亲爱的”)用于阿尼西母(16节),在基督徒主人和他新近信主的奴仆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张力。保罗也称腓利门为“同工”(1节),他在这封书信中十二次用到这个名词。他在歌罗西书4:11中用它指亚里达古、马可和耶数(又称为犹士都)。在本书中,保罗再次用它形容马可、亚里达古,底马和路加(24节)。显然,腓利门至少是在歌罗西的教会,也可能还在异地教会,积极服事主。

 

除了腓利门,保罗这封书信的收信人还包括另外两个人和一个群体(2节)。其中一个是“亚腓亚”。大多数人认为亚腓亚是腓利门的妻子。[4]保罗称她为“妹子”,显示她也是基督徒。保罗以这个称呼强调她与自己及其他信徒共有的关系,而不是她与腓利门的夫妻关系。

 

此外,这封信还是写给“亚基布”的。人们似乎一致认为亚基布是腓利门和亚腓亚的儿子。[5]但明确的一点是,保罗称他为“与我们同当兵的”。除此之外,保罗唯一使用过这种称呼是用来指以巴弗提(腓2:25)。以巴弗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生病,几乎要死(27节)。如果能参照此例的话,那么“同当兵的”这个称呼强调为基督的事工无私奉献。所以,保罗显然视亚基布为可信任的一位同工,一同被主征用,与主所有忠心的士兵并肩作战(参提后2:3)。亚基布可能是歌罗西教会的领导者。保罗勉励歌罗西信徒说:“要对亚基布说:‘务要谨慎你从主所受的职分。’”(西4:17)保罗之所以这样单独提到亚基布,是因为他可能在歌罗西教会担任属灵领导者。以巴弗创建了歌罗西的教会,但他当下正与使徒保罗在一起(西1:74:2;门23节)。所以我们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亚基布受托看管歌罗西的会众。

 

显然,歌罗西的教会(或者至少其中一个家庭教会)在腓利门和亚腓亚的家中聚会。因为保罗又说:“……以及在你家的教会。”使徒在提到“你家”时用的是单数(σου,“你的”),单指腓利门。在一个父权社会,腓利门自然被视为一家之主和这个家庭的拥有者。

 

这封书信看来主要是写给腓利门的,通篇使用单数代词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保罗似乎也想要整个教会听到他在信中的教导,因为他在第3节(“愿恩惠……归于你们”)、第22节(“我盼望借着你们的祷告,我必被给你们”)及第25[6]中使用了第二人称的复数形式。这有力地证明使徒虽然是写信给腓利门个人,但他希望整个教会能在这件事上做监督。[7]

 

虽然不能被证实,但是根据教会传统,腓利门、亚腓亚、亚基布和阿尼西母都为了他们对耶稣基督的信仰殉道。[8]

 

写作情境:是什么境况促成了这封书信的写作?

 

收信人的境况

 

腓利门是一位住在歌罗西城的基督信徒(西4:9)。他家境富裕,足以拥有一个适合作为教会聚会点的家(12节)。他也拥有奴仆(1116节;参西4:19)。一个名叫阿尼西母的奴仆显然偷了他的什么东西(18节)然后逃跑了(1516节)。阿尼西母逃到了罗马(可能是试图掩藏在首都的人群中),在那里由神引领与使徒保罗联系上。虽然保罗从未到访过歌罗西(西2:1),但因为信徒在腓利门家中聚集敬拜时阿尼西母在场,所以他肯定知道使徒这个人。在罗马,使徒向这位逃跑的奴仆传了福音,使他的心被神开启,相信了福音(1016节)。这位如今成为基督徒的逃奴与使徒保罗相处了多久,我们并不清楚,但他显然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侍奉神和他的使徒(1113节)。保罗由此对阿尼西母有了深厚的感情(1216节)。不管过了多久,阿尼西母终于开始认识到他需要与昔日的主人、如今主内的兄弟腓利门和好。于是,阿尼西母与保罗的信使推基古(西4:7-9,参弗6:21-22)一同返回(12节),他们将一起对事情的始末加以解释(西4:7-9)。保罗可能暗示他希望腓利门释放阿尼西母,让他陪自己一同为主奔波侍奉(1420-21节)。

 

作者的境况

 

出于几个原因,保罗很可能是在写歌罗西书的同期写下这封书信。这两封书信有以下共同点:

 

1. 保罗写信时身陷狱中(西4:31018;门9-1013节);

 

2. 书信中与保罗同致问候的人包括亚里达古、马可、以巴弗、路加和底马(西4:10-14;门23-24节);

 

3. 在两封书信中,提摩太的名字都与保罗的一同出现,被称为“兄弟”(西1:1;门1节);

 

4. 亚基布是一个主要人物(西4:17;门2节);

 

5. 两封书信都有阿尼西母与推基古一同返回歌罗西这个细节(西4:9;门12节)。

 

这两封书信共有的这些细节证明,它们可能是在大致同一个时期、由同一个作者在相似的境况下写成。因此,有关保罗写作境况的详细内容,参见歌罗西书导论。

 

使徒很可能是在发出歌罗西书的同时发出这封书信(可能包括以弗所书,也许还包括给老底嘉的信;西4:16)。保罗经由推基古之手发出这些书信,后者陪同阿尼西母返回歌罗西主人家的(西4:7-9;门12节;参弗6:21)。所以,腓利门书很可能是与歌罗西书和以弗所书同时写作的,时间大致在公元60年到62年之间。更多的细节参见歌罗西书导论。

 

写作目的:保罗为什么写信给腓利门

 

使徒保罗大约是在写作较长的歌罗西书的同时写下这封更为个人性的书信,目的是为了促成基督徒奴隶主腓利门与新信主的逃奴阿尼西母之间的和解。保罗在歌罗西书中论及奴仆和主人责任的篇幅(西3:22-4:1,在希腊原文中占74字),比他论及夫妻和亲子关系篇幅的总和还要多(西3:18-21,在希腊原文中占42字)。这可能是因为在歌罗西教会中,奴仆占了很大的比例。不难想象,使徒借着这次和好规劝众人需要多么大的智慧,这将为其他归信的奴仆与他们的主人之间的关系定下基调。这种局面在歌罗西教会中必然产生问题并造成关系上的紧张,保罗在歌罗西书3:22-4:1中的话就是针对此局面给出的总的教导。但在这封书信中,使徒更为直接地向腓利门发话(而又允许教会整体旁听,门232225节),让我们有机会一睹使徒在棘手情形中与人打交道的风格和方法。

 

神学:腓利门书教导我们什么?

 

使徒保罗给腓利门的信篇幅短小,却传达了强大信息。这封信所关注的问题举足轻重,而保罗的指导意义深远。该书信的风格极为个人化,我们因此得以观察使徒如何借着从圣灵而来的智慧、老练和技巧,化解这一系列可能引起情绪上激烈反应的棘手问题。书信的每一句话都让我们认识到,神恩典更新的大能必须实施。我们应当仔细研读这封短小的书信,因为这条智慧之河不长,却非常深。深入地加以研读,你的侍奉会因你对这智慧之河的探索和流连而改善。

 

借着这封书信,使徒保罗如牧者一般,带领腓利门经过可能被不敬虔的动机、行为和言语所胜的幽暗关口,书信的每一节经文都流淌着智慧和牧养经验。容我将书信随处可见的牧养之宝连接成串,留待你在每一处以祷告的心领受圣经的经文,并且更详细地研读注释,以明白它的意思以及如何将它运用到你的侍奉中:

 

1. 这封书信虽然短小,但其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和主题表明了使徒的用意:爱(579节),心(71220节),畅快(720节)和兄弟(171620节)。

 

2. 在保罗寻求使腓利门和阿西尼姆和好的过程中,留意他如何在使徒权柄和个人关系之间保持平衡(7-914171920节)。即使在保罗打算发命令时,他也将自己的要求建立在他们在基督里(8节)的合一上,而不是他的使徒身份上。

 

3. 留意保罗是如何强调他目前为基督被囚的境况(19101323节)。他在这封短小的书信中5次提到这一点,而在篇幅长得多的歌罗西书中却只提到3次(西4:31018)。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在个人关系和教牧关系上对他有哪些有利因素?

 

4. 也请留意他对自己年迈的提及(“有年纪的”,9节)。保罗是否想要得着腓利门对他的同情,以感动他在眼下这件事上做出特定的回应?

 

5. 留意保罗如何把肢体之间的监督融入信中。腓利门显然是这封书信的主要收信人,但是保罗3次转而向在腓利门家中聚会的会众发话(32225节)。他向腓利门说话,但他确保腓利门明白他是在肢体生活的情境中听保罗说话。要做选择的是他,但是有许多人在观望。

 

6. 留意保罗如何将腓利门(被冒犯的主人)与自己的关系,以及阿尼西母(逃跑的、之前不信主的奴仆)与自己的关系,置于同等的地位。他们同样被称为“亲爱的兄弟”(116节),而且不只是在他们各自与保罗的关系上,也是在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上(16节)!

 

7. 留意保罗如何巧妙地建立合一的主题。歌罗西书是与腓利门书一并交付的,保罗在歌罗西书显示了他对带有前缀σύν(“与……一同”)的词的偏爱,共用到八个这样的词(参腓利门书1节的注释)。他在这封书信里又特别地针对腓利门用到这样的词,称他为“同工”(συνεργω1节)。

 

8. 保罗一开始就表达他对腓利门的感谢,提到腓利门作为基督的仆人声名远播,以及自己因结识腓利门所受的益处(4-8节)。腓利门在涉及阿尼西母这一新情况时,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以恩典待人?

 

9. 保罗特别提到如何因着腓利门,“众圣徒的心……得了畅快”(7节)。在第20节中,保罗用同样的词要求腓利门借着对阿尼西母的回应使自己的心畅快(20节)。

 

10. 保罗深知此事的关键性,所以他巧妙地在书信中强调“爱”。在保罗的其他书信中,当“信”与“爱”一同出现时,总是“信”在前。但这一次,保罗将“爱”放在“信”之前(5节)。这是有意的,还是仅仅因为他在祷告中盼望这起争端能有个特定的结果,所以自然就把想强调的放在前面?

 

11. 在提到腓利门作为神仆人的名声之后(45节),保罗提醒他:真正的基督徒成熟和知识体现在人际关系中(6节)。这是在温和地提醒腓利门:他不能随心所欲地处置阿尼西母,却又指望自己与主和主内肢体的关系不受影响。

 

12. 保罗的祷告实际上引出了书信中随后出现的许多主题,为随后的劝勉打下了神学基础,做好了心理上的预备。阿尼西母将是对腓利门真信心的一个最好的考验。

 

13. 留意保罗刻意用到σπλάγχνον(“心”,字面意思是“肠”,即感情的中心)一词。这个词在新约中出现十一次,保罗用到八次,其中三次是在这封书信中(71220节)。腓利门素来使众圣徒的“心”得畅快(7节),现在他必须知道阿尼西母是保罗“心肠”(12节)。所以使徒恳求腓利门“使我的心……畅快”(20节),而这正是借着他对阿尼西母的接纳!

 

14. 留意阿尼西母的双重身份:腓利门的奴仆(16节)和保罗的儿子(10节)。

 

15. 留意保罗是如何温柔地在直接提到阿尼西母的名字之前先介绍他“儿子”的新身份(10节上)。保罗就像画家以温柔的笔触恰到好处地画出微妙的色彩那样,表达出他心中的意图。

 

16. 保罗有意让腓利门(被冒犯的主人)和阿尼西母(得罪主人但新近信主的奴仆)平起平坐,指出两人的归信都是借着他。(1019节)

 

17. 保罗还巧用阿尼西母的名字(意为“有用的”,10节)。他过去被证实是“无用”的,但如今作为一个信徒,得以在许多方面被证明对保罗和腓利门都是“有用的”(11节)。此外,留意腓利门的角色:他对阿尼西母的回应能够使保罗得快乐(或作“益处”,20节)。赖特(Wright)说得好:“如今轮到腓利门对保罗‘有用’了。”[9]

 

18. 保罗显然希望阿尼西母能够留在他身边,在他的事工中服侍他(13节)。但是在提到阿尼西母的益处时,他有意将腓利门的权利放在他之前(“与你我都有用”,11节下)。保罗这么做,小心地避免了使用他使徒的权柄,尊重了腓利门与阿尼西母之间现存的关系。

 

19. 为了避免腓利门产生任何不快,保罗向他说明阿尼西母的迟归是因为他的缘故(13节)。

 

20. 留意信中提到阿尼西母如何能够代替腓利门,提供给使徒他无法亲自提供的帮助(13节)!

 

21. 保罗智慧地邀请腓利门经历他自己经历过的谨慎抉择的过程(14节)。

 

22. 事实上,保罗想从腓利门那里得到的回应不仅仅是硬生生的顺服(“勉强”),而是他心甘情愿(“自愿”)的选择(14节)。这要求真正的良善,而不只是在道德层面上的服从。

 

23. 也许是为了克服腓利门内心滋生的苦毒,使徒暗示神会弥补他的损失(15节)。

 

24. 再次留意当保罗称阿尼西母为“亲爱的兄弟”时(16节),给腓利门施加了何等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且注意他如何将阿尼西母这一转变的含义强加给腓利门的。保罗说阿尼西母的这一身份对他“尤其是如此”(16节)。他在此处用比较性的语言来表现他心中因为这个奴仆的归信而生的大喜乐。但他接着说:“何况对你呢!”他这么说不仅将阿尼西母抬举到与腓利门同等的地位上,而且将这位新近归信的奴仆与腓利门的关系,抬举到比他与保罗自己的关系更高的地位。

 

25. 保罗是明确的:腓利门要像接纳保罗自己一样接纳阿尼西母(ὡς ἐμέ,字面意思为“如同我”,17节)。

 

26. 保罗用赎买的表达方式请腓利门将阿尼西母所欠他的任何债“都归在我的账上”(18节)。他用这种方式巧妙地暗示腓利门既得着恩典,就必须以恩典回应。

 

27. 尽管保罗说话巧妙合宜,但他所说一切,从根本上说就是“顺服”(21节)!这就是腓利门在道义上必须接纳阿尼西母的方式,这才是“合宜”的方式(8节)。

 

28. 保罗一开始就声明他有事“求”腓利门(910节),但是他没有说出他所求的具体内容,而是如牧者般智慧地铺垫那请求所依赖的基础。终于,他将所求之事的具体内容以三个祈使句的形式表达出来:“收纳他,如同收纳我”(17节)、“归在我的账上”(18节)和“使我的心得畅快”(20节)。

 

29. 事实上,保罗在结束时甚至寄望于腓利门所要行的“过于”他所求的(21节)!

 

30. 最后,保罗在结束时告知腓利门(和在歌罗西的教会)他将会亲自前来查看阿尼西母是如何被接纳的(22节)。

 

注:这里本来有参考书目,但是与歌罗西书导论的参考书目放在一起了。

 

[1] 如果你想读到内容更丰富、更专业的腓利门书导论,我推荐Moo, 361-378Dunn, 299-309

[2] O’Brien, 269.

[3] Harris, 241.

[4] 例如BAGD, 103; Bruce, NIC, 206; Harris, 245; Lightfoot, 304, 306; Lohse, 190; Moo, 383; O’Brien, 273

[5] 例如Bruce, NIC, 206; Lightfoot, 306-307; Moo, 383; O’Brien, 273

[6] 作者强调;Moo, 383

[7] 对比Lightfoot, 279; O’Brien, 267-268

[8] Lightfoot, 308, 314.

[9] Wright, 189.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