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论(1:1-15)
(一)问候(1:1-7)
1:1-7 (1)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被分别出来传神的福音。(2)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3)论到他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按人性说,他是大卫的后裔;(4)按圣洁的灵说,因从死人中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5)借着他,且为他名的缘故,我们领受了恩惠和使徒的职分,在所有万邦人之中叫人因信而顺服;(6)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7)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做圣徒的众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1:1 与他在所有的书信中一样,保罗用的是他的罗马名字。在圣经中从“扫罗”变换为保罗发生于他与一位罗马官员接触的背景下(徒13:6-12)。保罗与基督的关系是首要的,所以为了表达他与他的主的亲密,他用了仆人这个词。有些人比较喜欢把这个词译作“奴仆”,但这可能会暗示那是一种并非出于自愿的依附。在以色列,国民视自己为他们的王的仆人,纵使他们本来是自由人。由于doulos这个词被用来表达基督与父的关系(腓2:7),在那里把它译作“奴仆”是不合适的。在这里把它译成“仆人”是完全恰当的。作者既用这种方式起首,就把自己与他的读者置于同一平面上。他不求支配他们。倘若“仆人”一词是表示保罗对基督的委身,那么使徒就表明他作为基督所任命的人所拥有的权柄——他不但有权传福音(一般的信徒也能这样做),而且有权建立并监督那些教会,必要时还有权惩戒他们。但这权柄与责任并行,因为他必须为他的使命向主交帐(林前4:1-4)。
保罗已经为神的福音被分别出来。从前他是一个法利赛人,被分别出来过严格遵守犹太律法和习俗的生活。现在他毕生的事工是推广福音,就是神为人类预备的好消息。将这被分别出来的时间定为保罗归正并受差遣的时候,是最自然不过事情了(徒9:15;加1:12)。
1:2 在为福音信息预备基础的历史事件发生以前,神已在先知书中应许了这个好信息。应许的意思不只是预言,因为神要保证言出必行,而预言只是对将发生的某事预先宣布。应许的概念渗透于这卷书信中(4:13-25,9:4,15:8)。神并没有发明福音以掩盖对以色列人不接受主耶稣的失望。保罗也没有创造福音,虽说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意义上这福音是“他的”(2:16,16:25)。提及圣经是让读者有所预备,因为从1:17起,保罗就大量引用旧约经文。
1:3、4 福音以神的儿子为中心,他在取了人性以前就拥有这身份。既成为人,他不只是成为一个以色列人(9:5),而且成为大卫的子孙(太1:1;路1:32;徒13:22、23;提后2:8)。这是他作为弥赛亚的一种资格(赛11:1)。
从神子的身份开始,保罗在整个论述中滴水不漏,不容持“嗣子论”的基督论异端加以利用。基督在地上生活、工作,这段时期以后,接着是另一个阶段——源于他的复活。以大能(with power,或译“有大能”)可能与显明相连(即“以大能显明”),但可能更有理由与神的儿子相连(即“有大能的神的儿子”),表明耶稣复活后所拥有的生命的新特质(腓3:10;西1:29)。
圣洁的灵(Spirit of holiness)是一种独特的说法,一般被视为闪族人用来表达“圣灵”(Holy Spirit)的同一概念。这里可能暗示,耶稣在肉身的日子中由圣灵膏抹、扶持,凭复活已被证实成功地经受了在地上生活的试验与试炼,因他存心顺服,以至于死。借着复活,他已经成了使人活的灵(林前15:45)。他的复活,诚然是从死人中复活,但保罗更进一步,称他的复活是“死人”复活,暗指基督是其他经历这种更新的人的先驱(参林前15:20、21)。
另一种看法强调kata pneuma(按灵说)对kata sarka(按肉体说)这种平衡的结构,暗示神子贯穿全文(参提前3:16)。这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耶稣的人性是如此圣洁,如此绝对无罪,以至于死不能拘禁他(参徒2:24)。按这种见解,圣灵就没有被提及。
在此,耶稣基督很恰当地被描述为我们的主。这称呼在他的地上事工期间固然合适,在复活后就具有更重大的意义,更常被人使用(徒2:36,10:36)。注意的事实是:在这起首关于福音的陈述中,对于基督的救赎工作只字不提,而是保留到后来考究(3:21-26,4:25,5:6-21)。正是神子的无限价值使他的拯救工作成为可能。
1:5-7 保罗现在回到他传扬好消息的责任上来(参1节)。在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而且它们具有某些关系。这里的“我们”是指谁?应当怎样理解“所有外邦人”这一短语呢?显然,保罗用我们一词时不可能把他的读者包括在内,因为他们并没有使徒的职分。他会是指那些罗马的信徒必然已经听说过的其他的使徒吗?这是一种可能,但它是一种未预料到的发展,而且也没有进一步的说明。这个问题,由于提到在所有外邦人之中这一意向中的事工范围而变得复杂。这就使“我们”限指保罗变得自然(作为文学上的复数形式),因为外邦人正是他辛劳的特别工场(参15:16、18,那里动词形式的“顺服”与这段经文中名词形式的“顺服”对应)。另一方面,“所有外邦人”大可以译作“万国”或“万民”(参太28:19)。这就倾向于更广义地以“我们”指所有所有使徒,因为以色列民族就被包括在万民之中。这个问题难以确定。
对这福音信息所期待的反应是因信而顺服。(关于顺服,参见15:18,16:26;关于信,参见1:16、17,10:17。)保罗的读者并非像他一样蒙召做使徒;他们是蒙召做属耶稣基督的人和圣徒,这是对信徒的通称。这种说法与保罗用于自己的词语“被分别出来”(1节)几乎具有同样的分量。它虽然不表明实际的情况(相对于地位来说),却带着圣洁的芳香,就是每一个神的孩子蒙召所要得的(6:19、22)。
最后,保罗终于准备问候他的读者——恩惠、平安。那个时期的普通函件通常只有一个词,意为“问安”(比如雅1:1)。然而,保罗却偏爱具有神学含义的词语。他愿他的读者持续不断而且更深刻地体会只有神才能给予的属灵祝福。父与子同是赐福者。新约中固然包含我们的主是神的一些明确陈述,但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对他的神性的暗示,正如在这里的情形一样。人们也许渴望得到恩惠平安,但只有神能给予这些恩赐。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将随着保罗在这封信中的运用呈现出来。
注解
1:3、4 一个人们时常表露的看法认为,保罗在这里是引用了一个并非起源于他,但想来为罗马教会所熟悉的基督论的套语。这一判断是基于几点:保罗书信没有提大卫的后裔(提后2:8被认为并非出自保罗),唯独在这里使用的“圣洁的灵”和ὁρίζω一词(horizō——一个在徒17:31中被归为保罗所用,但从未出现于他的著作中的词汇),以及完全没有提到基督的死,等等。毫无疑问,在保罗书信中有简单的信经式陈述(如林前8:6),而且可能有足够的证据在此处证明这样的结论:这两节在保罗书信以前就已经存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保罗在使徒行传13:33-35中强调了弥赛亚的儿子身份、他与大卫的关系以及他从死人中复活,这与罗马书1:3-4中的另外三件事是密切相联的。
(二)保罗与罗马教会(1:8-15)
1:8-15 (8)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神,因你们的信心传遍了天下。(9)我在传讲他儿子的福音上,用心灵所侍奉的神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地提到你们;(10)在我的祷告中常常恳求,或许照神的旨意,最终能顺利地往你们那里去。(11)因为我迫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一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12)也就是说,我们因着你我彼此的信心可以同得安慰。(13)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计划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拦阻。(14)无论是希腊人、非希腊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15)所以我热切地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
1:8-10 问候语已经异乎寻常地长,而保罗在此没有立即进入他的主题,而是仍旧停留在所介绍之事。毫无疑问,他觉得需要表达他们在他的心中有多重要,好让他的读者对他有所了解。这是他在对待信徒时将牧养关怀与恩惠地为人着想相结合的鲜明例子。
首先,保罗必须为他的读者表达对神的感谢。这是他惯常的做法,只有在他写信给加拉太人时才省略了感谢。他为罗马的信徒表示感谢是基于他们的信心(参弗1:15、16;西1:3、4;和帖前1:3)。
保罗在信徒中已成为著名的有信心的使徒,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在他看来,信心是基督徒的基本美德,而且是他想要赞扬的。这里的赞扬极其慷慨,甚至是夸张的:全世界都听闻了他们的信心(参帖前1:8)。保罗的习惯是该称赞信徒时就称赞。如果不得不指出错误,他就会先表达衷心的赏识,这样使人更容易接受。保罗说出感恩的话以后,接着就说到他所祷告的事——为他们代求和一个特别的请求:假如出于神的旨意的话,他能够如愿到他们那里去。
但是,保罗为什么要呼吁神来为他作证,表明他一直忠心地为罗马的信徒祷告呢?有两个理由。第一,他常常祷告。所用的那个希腊词表明是“反复地”,意思是说,祷告之间的间隔很短。这对一个不认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人,好像几乎是太奢求了。再者,正如他后来告之读者的(15:25),他就快要启程前往耶路撒冷,从表面上看来,这可能表明他没有把罗马信徒排在他计划的首位。就像在别处的情形一样,保罗在这里呼吁神来为他作证时,是因为他所说的似乎令人难以置信。
1:11-13 保罗表达了与他的读者会面的渴望,不只是为了当面认识他们,而且是为了得以服侍他们。所指属灵的恩赐,我们大概不可理解为有“灵恩”的意味(所说的目的,即使你们可以坚固,不支持这种见解),因为保罗没有指明任何特别的恩赐,而且避免用复数(参林前12:1)。再者,保罗在这赠与上如此重视,使它不可能指圣灵特别的恩赐(参林前1:7)。但保罗的这种感觉才表达了一半,就中途收回,加以修改,因为它似乎暗指祝福只是单向的,由保罗流向教会。因此他修改他的用语,添加互相鼓励和建立之意。信心从本质上是一样的,但看见信心以不同的方式在一个又一个的人身上做工,就给基督徒相交增添了鼓励。保罗自己就需要这种鼓励。
正如他经常为罗马基督徒祷告,他也多次打算去访问他们,但这计划一再被搁置。保罗没有暗示说这是出于撒但的拦阻,如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情形(帖前2:18),因此我们只有假定在东方的工作使他完全无法分身,得以停下来按计划前往罗马。
他希望从他的读者中得些果子,这话不应该狭义地理解,仿佛他是暗示他们之中有一些人未真正得救。他用外邦人这个词,而不用“众教会”,可能就是给我们一个提示,暗示在你们中间是指罗马社会,而非特指教会,而且他所展望的果子,是要得到那些未得救的人。这也不排除信徒在德性上发展的“果子”(加5:22、23),但另一个意思似乎更加明显。
1:14、15 保罗向往他的访问,但也视之为一种义务。这是根据什么呢?他已经为此奠定了基础,即承认自己是基督的仆人(1节),而且受命要把福音传给万民(5节)。提到希腊人、非希腊人,他心目中似乎是指全人类中所有非犹太人。他是在延用刚在上一节末尾所用的“外邦人”这个词。
受希腊文化熏淘的犹太作家斐洛(Philo)和约瑟夫(Josephus)倾向于视犹太人为第三组人。尤其是斐洛,他有这种观念,即犹太人连同他们特别的宗教优势,注定要借着他们那普世性的信仰,把这两种不同的人联合起来。在古典甚至是早期希腊文化时代,希腊人总是把拉丁人包括在barbaroi(异族人、野蛮人)之中。但到了保罗时代已不再是这种情形。罗马人已成为希腊文化的守护者。既是这样,保罗用barbaroi这个词,心目中可能是指罗马以西之地,就是他希望去的地方。同时,若将第15节考虑在内,应当承认罗马城既然有这样复杂的人口,保罗在罗马就能找到这两组人的代表。
聪明人不等同于希腊人,因为这样就会意味着非希腊人被唤作愚拙人,这是没有理由的。聪明人正在他们属世的智慧中灭亡(林前1:18-21),而愚拙人在他们的愚蠢中也是如此。二者都需要福音。
保罗对自己职责的态度是多么令人感动啊!他不将它视为自己必须担负的一个重担,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而是热切地去完成。如果一个人具有最好的知识和正式的准备,却缺乏热心,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传道的呼召和对信息的需要,共同构成了传道人宣扬救恩信息的迫切动机。
注解
1:14 “非希腊人”一词按音译便成了barbarians(βάρβαροι,barbaroi,即野蛮人或化外人)。我们可以看到,头两个音节是相同的,表明这个词原指口吃者。后来它变成意指非希腊人,就是那些不使用希腊语的人;进而演变为指化外人,带有野蛮人的意思。这是当今这个词通常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