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的要求

 

要想充分领会故事当中发生的事情,就有必要认识古代中东地区的一些文化习俗。一般来说,父亲还活着的时候,儿女没有资格要求承受任何产业。但在这里,小儿子却坚持立刻拿到他应得的那份财产。这是一种大逆不道、不知羞耻的请求,因为这就等于是说:“爸爸,我巴不得你现在就死。我想要我的产业,现在就想得到。”

 

随后,儿子收拾好他的物品,踏上行程,到远方一个国家去。他在那里“任意放荡”(13节),浪费了父亲的钱财。译作“任意放荡”的希腊单词意思是“放荡不羁”或者“挥霍无度”(这也正是浪子这个词较早时候的含义),指的是那种胆大妄为、荒淫腐化的生活。这个儿子耗尽钱财以后,别无选择,只好去找一份工作。惟一能找到的一份工作就是喂猪。对一个犹太传统出身的人来说,这是那种再下贱不过的工作,因为猪被视为不洁净的动物。

 

总而言之,这个年轻人生动说明一个人有可能会沉沦到何种卑贱的地步。他过着道德极其败坏的生活,身为犹太人,却住在一个外邦人的国家,并且在不洁净的猪中间居住。他极其穷困潦倒,甚至若有可能,巴不得去吃猪食。在古代中东地区的犹太人心目当中,实在难以想象还有更丑陋、更走投无路的情形。

 

悔改的开端

 

正是在这个时候,儿子“醒悟过来”。他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17节)我们可以料想到,当他放纵自己,过那种荒淫无度的生活之时,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在心里面将父亲抛到九霄云外。但是现在他却落得一无所有。那地方遭遇饥荒,他快要饿死了。直等他落到这般地步,才如梦方醒,看到罪已经导致他走到这种境地,终于开始比较理性地思考问题。

 

这里很有意思的是,年轻人想起他的父亲来。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悔改的开端,它的起点乃是罪人对自身光景的准确评判。儿子渐渐意识到,他没有任何资源摆脱身处的困境。他快要饿死了,谁都不会施舍他任何的东西。这一切逼着儿子诚实评判他的光景,这样一来,就转而把他带到悔改的开端。

 

父亲的宽宏大量

 

儿子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17节)他观察到的这件事情使我们对他的父亲有了很多了解。远在那个年代,雇工是日薪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处在社会阶梯的最底层。他们基本上都是穷人,大部分又都没什么技能。他们通常都是天天作工。他们为别人干临时工,比如说收割庄稼。他们赚到的工钱非常微薄,几乎是勉强维持生计。

 

所以儿子想到父亲的时候,想起什么事情来了呢?他支付工人的工钱绰绰有余。也就是说,他的父亲出手大方。他支付工人的工钱,超过生存必需的最小数额。这就表明他很有爱心、仁慈待人、对人慷慨。他显然谨守了旧约圣经的一条律法,那里规定说,雇工人的工价,不可在你那里过夜留到早晨(利19:13)。你若雇人为你作工,那个人又是依赖这份工作才有饭吃,他需要这笔钱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你就应当在他作工的当天付给他工钱。

 

父亲所行的,超过了旧约律法的要求,这就表明他对人很慷慨。这就是儿子想起来的事情。他承认父亲不是那种残忍或冷漠的人。他的父亲很仁慈;他亲眼目睹过这类事情。他并不认识其他像他那样的人,他再无其他可以去投奔的地方。

 

我们很容易断定,因为父亲曾在众目睽睽之下受过儿子的奇耻大辱,名誉荡然无存,所以他断然不愿这个儿子回来。听耶稣讲道的人想必也是这种看法。但儿子对父亲更为了解。他知道父亲并不是那种耿耿于怀的人,而是满有怜悯和恩典。

 

儿子面临的两难处境

 

根据耶稣在马太福音20章所讲的葡萄园作工那个比喻,我们对那个年代雇工的状况得到更多的深入了解。我们在那里看到,有一位家主“清早出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1节)。他商定一笔交易,每个工人作一天的工,支付一钱银子。随后他在上午9点钟,中午12点钟,下午3点钟,又分别出去一趟。到这天结束的时候,不论他们劳动了多长时间,全都支付他们每一位一钱银子。归根结底,日薪工人没有资格讨价还价——他们完全受到雇主开出的条款支配。

 

事实上,日薪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甚至赶不上奴仆。这是因为奴仆是与主人一家同住,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他们吃饭、住宿和其他需用都有供应。尽管通常不支付他们任何工钱,但他们受到关爱。相比之下,雇工却只能靠自己。他们不论赚到多少,都得靠这点钱生存下去。

 

然而,浪子的父亲对待工人却很慷慨。儿子因为别无选择,所以决定准备回去。他所能做的事情,只有谦卑自己,直面羞耻,承认自己犯了可怕的罪。他晓得父亲向穷人施行怜悯,他的盼望就是,父亲能以同一种怜悯对待自己。没有一个地方暗示说,儿子心存一丝指望,从新争取到父亲的赞许或善意。他当然没有资格指望得到任何一种恩宠。父亲的资财和善行,他已经挥霍掉的,也决不可能再赚回来。他现在最好的盼望,也是惟一的盼望,就是在父亲田间作一名雇工。至少他能有稳定的工作,不用遭受在远方遇到的凌辱和饥饿。

 

当然,正在听耶稣讲这个比喻的人明白所有这些事情。他们可能会说:“没错,既然这个儿子诚心悔改,就必回到父亲身边,认他的罪,谦卑致歉。他理当受到羞辱,任人蔑视,只有这样才叫公平,因为他对待父亲何等恶毒。”这些人生活在一种荣辱分明的文化当中,这种文化教导人说,捍卫长者的尊荣是非常重要的事。对那些使父母蒙羞的儿女,他们展现出一种严厉、苛刻的态度。即或这个儿子悔改了,以谦卑的态度甘心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使得补偿成为可能,耶稣的听众依然期待儿子回来以后,父亲将他视为另类对待。从父亲手中临到的羞辱和惩罚,儿子应当样样尝遍。

 

下一篇>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