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日  喜乐乃是……

 

“虚心的人有福了……,哀恸的人有福了……,温柔的人有福了,……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怜恤人的人有福了……,清心的人有福了……,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太5:3-10)。

 

依据世人的标准,基督徒给喜乐所下的定义是令人震惊且矛盾的!

 

一份大众杂志的调查显示喜乐之人的特征乃是:享受与别人交往但却不愿舍己,拒绝参与负面的感受和情绪,并且拥有一种以自给自足为依据的成就感。

 

但是耶稣给喜乐之人的描绘却截然不同。实际上,祂指出喜乐之人的特征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一无所有的属灵乞丐。祂说这些人是温柔而不是骄傲的人,他们为自己的罪哀恸,愿意舍己,并且甘愿忍受逼迫为着使人与上帝和好。

 

依据世人的标准,这听起来像是痛苦多过喜乐!然而世人却不明白,经常被视为痛苦的,其实是引致喜乐的关键。

 

顺着主的思路进展:真正的喜乐始于“虚心”(3节)。这就意味着,你对罪有正确的态度,从而引起你“为罪哀恸”(4节)。为罪哀恸产生温柔,而温柔引向饥渴慕义(5-6节),进而产生怜恤,清心,以及使人和睦的心态(7-9节)。这些都是引致真喜乐的态度。

 

当你展现这些态度时,你可以预料到你将会受到辱骂、逼迫、无辜地被毁谤(10-11节),因为对世俗的人来说,你的生活成为激怒他们的谴责。然而,尽管有迫害,你却能“欢喜快乐,因为你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12节)。

 

在这个被罪蒙蔽的黑暗世界中,你就是上帝的光之一(14节)。虽然大多数人都拒绝基督,但是其他的人仍会因你生活的见证被吸引到祂那里。今天就要对祂忠心,以便祂能这样的使用你。

 

祷告建议:感谢上帝赐你恩典,使你能有八福的态度。今天,就恳求祂使你成为某人生活的亮光。

 

进深研读:阅读《彼得前书》2:19-23。耶稣如何回应了逼迫?你应当如何回应呢?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