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  彰显恩慈

 

“爱是恩慈”(林前13:4)。

 

恩慈就是以善报恶。

 

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中,两个人迎头相遇。这条山路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全是岩石,他们彼此不能通过去。他们越是尝试彼此挤着过去,就越加灰心丧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似乎毫无希望了,直到这两人中有一个一句话也没说,就在山路中躺下,让另一个人从他身上踩着走过去。这就阐明了恩慈的意义:倘若别人能得到益处,就不在乎让人踩着走。

 

在《哥林多前书》134节中的“恩慈”这词,其希腊语的字面意思就是“有益的”,“服侍的”或“有恩典的”。它不仅是指我们通常以恩慈待人时的亲切态度,而且也包含“有益于别人”的思想。它是忍耐的反面:忍耐是忍受别人的暴行;恩慈却是用善行回报别人。

 

当上帝为失丧的罪人预备救恩时,祂承担了恩慈的至高作为。在《提多书》33-5节中,保罗说到,“我们从前也是无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样私欲和宴乐,常存恶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但到了上帝,我们救主的恩慈和祂向人所施的慈爱显明的时候,祂便救了我们”。

 

耶稣说到,“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29-30)。这段经文中,“容易”这词的希腊语,在《哥林多前书》134节中被译为“恩慈”。事实上,耶稣说的是,“你信靠我,我就要救赎你,并向你显出我的恩慈”。

 

既然你“尝过主恩的滋味”(彼前2:3),你就应该热切地向别人显出恩慈。这也是保罗要哥林多信徒去行的。保罗知道哥林多信徒有这种能力,但是他们必须悔改,摒弃他们的自私行为,并且让爱掌管他们的生活。

 

祷告建议:我们生活在一个邪恶的世代中,但它也给了你恩慈待人的众多时机。恳求主帮助你,使你充分利用每一个时机以恩慈待人。

 

进深研读: 阅读《马太福音》5:38-48。留意耶稣指示门徒所要追求的恩慈的实际表现。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