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  基督就是那活石

 

“来到基督面前……主乃是活石”(彼前2:4)。

 

耶稣是永生的唯一源头,也是教会建立的根基。

 

彼得描述基督为“活石”。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因为石头本来就不是活的。实际上,我们有时提到一些东西静如“死石”。可是,彼得的喻表却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为它把基督的三重真实性完美地综合起来。

 

首先,耶稣就是期待已久的犹太弥赛亚。旧约圣经称弥赛亚为一块“石头”。在《彼得前书》268节中,彼得把这些旧约经文与他对耶稣的描述融合在一起:“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着急”(赛28:16);“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118:22);“绊脚的石头和跌人的磐石”(赛8:14)。对彼得时代的犹太读者来说,这种类似的对比是显而易见的,也具有特别的意义。历世历代敬虔的犹太人所盼望的,经已藉着基督得着实现。上帝要差派弥赛亚的应许也兑现了!(注,“弥赛亚”是希伯来用语;“基督”是希腊用语;这两个词都是“受膏者”的意思)。

 

其次,耶稣是一块“石头”,因为祂是祂的“属灵的殿”(也即教会)的焦点。在《彼得前书》24节中,“石头”的希腊语,有时是指建造工程所用的石头。这些石头被切割和凿钻,以便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完美地切合起来,并且不能被移动。耶稣不仅是一块石头,而且也是基石,也就是整个建筑物中最重要的石头。教会从祂取得属灵的对称与均衡。

 

最后,耶稣是“活的”。这是一个恰当的描述,因为彼得在本卷书信中所提到的每一件事,都以“耶稣是活着的”事实为根据。这是信徒的盼望,也是你拥有的每一项属灵特权的根基。你已经“藉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好叫你有活泼的盼望”(彼前1:3,格外的强调)。

 

有趣的是,《彼得前书》24节的字面翻译就是,“到祂面前,有如到活石的面前”。基督是一块独一无二的石头,一块具有生命的石头。凡到祂那里的人,都得到永生(参阅约壹5:11)。

 

祷告建议:为主永不改变的性格和永不能撤回的应许,颂赞祂。

 

进深研读:阅读《使徒行传》2:22-47。彼得讲道的中心点是什么?众人对他讲道的回应是怎样?受洗的有多少人?初期教会的一些活动是什么?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