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四日  越过今世,向前瞻望

 

“我们在天上的父”(太6:9

 

以上帝做你的父,你的生命就具有永恒的意义。

 

作家韦尔斯(H. G. Wells)曾写过一个被现代生活的紧迫压垮的人。这人的医生告诉他,唯一的盼望就是寻求得与上帝相交。这个人回答说,“什么?那个在上面的,与我相交?若是这样,我就会立刻用银河凉爽我的嗓子,或是与众星握手!”诗人多马·哈代(Thomas Hardy)曾说过,祷告没有用,因为除了向那个“操纵这场无聊的表演的、做梦的、黑暗的、哑巴的东西”祷告以外,我们就没有祷告的对象了。伏尔泰(Voltaire)描述人生就是一场低贱的玩笑;他又说,“帷幕落下,闹剧也就结束了。”这就是那些坚持上帝并不干预人类事务者的亵渎与绝望。

 

在耶稣的时代,希腊和罗马的哲学家不接受上帝的圣父位格,因为这与他们的哲学体系相抵触。斯多葛学派(Stoic)(注:禁欲主义者)的哲学家教导说,所有的神祗都是冷漠麻木的,没有情感方面的经历。伊壁鸠鲁派(Epicurean)(注:享乐主义者)的哲学家教导说,神祗的至高品性就是完全平静或者全然和平。这些神祗为了维护它们的平静,就须要与人的境遇全然隔绝。

 

圣经藉着宣告上帝是一位亲密的、护理的父,便对这些异端给予驳斥。这个真理的意义令人惊愕。在你遭难的日子里,上帝征服你的惧怕,又使你得了安慰。祂赦免你的罪,又赐给你永恒的盼望。祂厚赐你一切的丰盛,又使你得了永不衰残的基业。藉着圣灵和祂的话,祂赐你智慧和导向。祂绝不会离开你,或者丢弃你。

 

你若谦卑就近上帝,以祂作你的父,你就成为一个渴望顺服天父的旨意并得着祂百般恩典的好处的儿女。让这角色带你越过你目前的境况,并激发你不断思考永恒的事。

 

祷告建议:为着上帝每天赐给你的喜乐和目的感谢祂。今天就委身于跟随祂的旨意。

 

进深研读:阅读《出埃及记》3:1-5;《以赛亚书》6:1-5。当你向上帝祷告时,你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希伯来书》416节提到,当你以祷告就近上帝时,你能得到什么?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