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www.shengmingbaoxun.com


你是否发现自己力图让孩子服从的时候往往要威胁恫吓,三令五申,提高嗓门呢?而这些全不奏效的时候,你是否会泄气呢?也许错误的育儿之道令你的思维陷入了网罗。

 

急功近利的贿赂或适度的威胁,特别是在情急之下,能满足父母掌控孩子的欲望,非常诱人。于是,我们就这样上钩了——咬住钩不撒嘴。直到后来我们才发现自己被困在无效的育儿之道这团乱麻中。

 

必须谨记: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子女在外在行为上顺服我们,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内心得着基督的福音。而我们一旦采纳错误的育儿之道,一旦将目标单纯锁定在矫正行为上,我们就偏离了内心的问题,偏离了按照圣经管教孩子的主旨。以下是我们必须提防的一些陷阱:

 

贿赂法

 

贿赂孩子使其顺服的方法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动机。贿赂法促使孩子产生私心,因为他们顺服的目的就是为得着私利。贿赂法的典型语言有:如果你把你的房间打扫干净,今晚就可以租一部电影来看。”“如果你在商店里不淘气,就可以在收银台那里挑选糖果。孩子应当被教导去顺服,因为顺服是对的,也是讨神喜悦的,而不是为得到奖赏。《圣经》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3:20)我们要做的,只是言明规矩,并在孩子违反规矩时让他们承担后果。

 

数到三

 

我们教导儿女顺服我们时,本质上是在教导他们顺服耶稣。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在第一次就顺服神,是在第二次,还是在第三次?使用数到三这个方法,我们会让孩子养成延迟顺服的习惯。而延迟顺服就是不顺服。数到三会诱导他们推迟顺服的时机,直到万不得已。我们希望孩子将顺服视为最好的选择,而不是拖到最后一分钟才考虑的选项。

 

威胁法

 

这是我在亲子教育中最难过的一关。我容易脱口而出说:如果你不这样做,就会有这些后果。妈妈们,我们这样就把自己陷在网罗里了。如果我们告诉他们将有某种后果,那么最好真的出现这种后果,否则会招致他们怀疑我们说的话。一个直正的女人言必由衷,心口合一。如果我们频频喊狼来了,我们最终会失去教导的效力,也会失去孩子的尊敬。要让子女相信我们说话算话。

 

情感诉求法

 

父母总是企图诉诸孩子的情感,让他们感到内疚,经常苦着脸抱怨: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就是这样报答我的?我们很容易可怜自己,觉得孩子的顺服是欠我们的。然而,我们希望孩子顺服的动机出于讨神喜悦的心,而不是出自父母强加给孩子的罪疚感。

 

与幼儿理论

 

父母应该避免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顺服。与幼儿理论会抹煞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权柄界限,将父母置于容易受伤的地位!我们应避免此类说法:你准备好上床睡觉了吗?”“你不觉得自己应该刷牙吗?”“我们为什么不在吃午饭前把这些玩具收拾起来呢?

 

询问孩子是否愿意做某事等于将其放在与父母等同的位置上。试图与孩子理论的父母往往最终深受打击,而孩子往往最终由于狡辩而非顺服反倒不尊重父母的权柄。我有时想,反复播放这样一句话也许对我们不无益处——我是父/母亲,我是父/母亲,我是父/母亲一遍遍地播放,为自己洗脑,让自己行事为人有作父母的样。

 

重复或背弃指示

 

在研究美国最受尊崇、最有成就的将军时,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发号施令之前十分确定自己的命令。士兵不会尊重,也不会积极响应一个摇摆不定、前后矛盾的领导者。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48节里说得好:若吹无定的号声,谁能预备打仗呢?同理,母亲若对孩子半心半意地发号施令,又不要求孩子立即服从,她发出的就是混乱的指示。这种带领方式不仅会让母亲堪得最优柔寡断奖,也会招致孩子质疑他们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他们不确定应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回应母亲的指示。这就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把握。反之,当我们信心满满地带领自己的部队时,他们就会在顺服的呼召中找到安全和稳固。

 

切忌发出一个警告或命令而不贯彻始终。这条法则要求我们三思而后。耶稣在《马太福音》中告诉我们: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5:37)在确信自己对某事有明确答案之前,我们应该尽量不去说。《箴言》1528节讲到,说话之前三思是合乎圣经的:义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让我们学会思量自己的回答,给出满怀信心的指令,为主兴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有效的育儿之道

有效的育儿之道的第一步——认识到合乎圣经的顺服是完全的、即时的、洋溢着喜乐的。将这个理念教导年幼的孩子时,你可以向他们解释说顺服是要时刻去做、立刻去做、且带着喜乐之心去做的。

 

有效的育儿之道的第二步——只要合乎圣经的顺服,此外别无所求。不要优柔寡断,否则你教养的孩子也会优柔寡断,难以确定何时该服从、何时不该服从权柄。要确定家规,要求孩子顺服权柄以确立基督化家庭的坚实结构。

 

有效的育儿之道的第三步——当孩子不顺服时如实地施行后果。当不顺服行为与后果之间建立关联时,孩子就懂得了收获的律,就懂得了神已在他们的世界里建立了种与收的法则。施行后果虽然不快乐,却是得享平安的先决条件: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12:11

 

避开无效的育儿之道的网罗,遵守神施行管教的计划,这样一来,我们便脱离了不知如何处理孩子不顺服的问题而倍感挫折的境地,找到了一种充满自信、平衡有效的育儿之道。

 

 

——摘自普罗曼的着作《不要让我数到三!》(Don’t Make Me Count to Three!

/Ginger PlowmanShepherds Press (2011). Used with Permission.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