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希伯来诗歌

 

指导方法:利用希伯来诗歌中的平行理解其真意

 

诗歌中充满了大量的修辞性语言,因此,我们在理解诗歌时必须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理解非字面语言的指导方法。诗歌和散文另有区别,二者的语言结构不同。

 

例如,英文诗歌的特点是文字的节奏。和宜的音节赋予语言音乐感,传统的英文诗歌还讲究押韵。在日文中,诗歌与散文的区别是诗歌具有规定数量的音节。日文诗句由17个音节构成,不多也不少。因为在英文和日文中诗歌具有各自语言的特点,所以不可能在翻译中保留诗歌原来的形式。这两种语言的诗歌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要么变成散文形式,要么就得按照那个语言的诗歌形式重新创作。

 

虽然希伯来诗歌也有音节的成分,但这些成分不是其主要特点。希伯来诗歌的主要特点是行与行、段与段之间在思路上的对应,称为平行。这一点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这意味着旧约中的诗歌形式几乎可以完全用英文来理解。理解那种思路上的对应(或平行)是解读许多经文的关键。讲究的英语总是要避免重复,但对于希伯来人来说,重复是一种需要精心培养的文学手法。实际上,结构性的重复是最佳修辞的象征。这也是诗歌有别于散文的特点。

 

重复是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一个尺度,也就是说,信息的形式越重复,受众就越容易猜出下面要讲什么。因此,传播学之父施拉姆(W. Schramm)进而说:“在很多情况下,增加重复会使交流更有效。”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 A. Nida)和泰伯(C. R. Taber)说,语言会有大约一半的重复,这似乎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倾向[1]

 

虽然重复不是希伯来思维所独有的,但它在希伯来诗歌中结构性的运用对于我们理解其含义有很大帮助。同样重要的是,虽然新约是以希腊文写成,但其作者的整个思想模式是由旧约和希伯来思维方式塑造的。因此,尽管希腊文的语言形式或结构有所不同,但旧约中类似的平行体同样渗透在新约中。

 

希伯来诗歌在旧约中有多重要?泰瑞认为,旧约里几乎有一半是诗歌。但在大部分英文译本中,有些诗歌失去了原有的风格,因为不是所有的希伯来诗歌都被翻译成英文诗歌的形式。但是,希伯来诗歌还是能从它的平行思想中轻易地被分辨出来。

 

希伯来诗歌中的平行

 

希伯来诗歌中的平行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同义平行、综合平行和反义平行。下面我们来一一研究。

 

同义平行

 

在同义平行中,一个意思会表达两到三次。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宽阔处发声……

 

“你们愚昧人喜爱愚昧,亵慢人喜欢亵慢,

 

愚顽人恨恶知识,要到几时呢?”

 

……那时,你们必呼求我,我却不答应,恳切地寻求我,却寻不见……

 

不听我的劝诫,藐视我一切的责备,

 

所以必吃自结的果子,充满自设的计谋。”

 

(箴1:20222830-31

 

我们留意用于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词语,不仅对于分辨作者的本意很有帮助,还有助于进行词语研究。例如,智慧不但是《箴言》第1章的主题,而且也是贯穿全书和其他被称为“智慧文学”书卷的主题。换句话说,明白“智慧”一词的含义对于理解大部分圣经内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箴言》129节让我们明白智慧的真谛,因为“知识”与“敬畏耶和华”相对应。在这段经文中,“智慧”在说话。我们看到知识与智慧相连,两者都不是指对事物的理性认知,而是指人与神之间的正确关系。

 

敬畏耶和华就是真知识、真智慧。在本段经文中,希伯来思路上的联系使这一点清晰明确。

 

综合平行

 

在综合平行中,诗人在原来的概念上有所添加。我们想一想《诗篇》第1篇的前两节:

 

不从恶人的计谋,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

 

昼夜思想,

 

这人便为有福。

 

我们可以看出,第1节与第2节的思想存在对比,第1节从负面道出一个有福之人不做哪些事,而第2节则描述他所做的。经文中的每一个短句都增加了一个额外的思想——遵从恶人的计谋是第一阶段,站罪人的道路更恶劣,而坐亵慢人的座位看来就是罪大恶极。同样,第2节第一句中的“喜爱耶和华的律法”被扩展,以说明真正的喜爱会引致对律法的昼夜思想。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补充了更多的意思。在《以赛亚书》556-7节中,我们可以看到简单与复杂的思路相结合:

 

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

 

相近的时候求告他。

 

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

 

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

 

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

 

当归向我们的神,

 

因为神必广行赦免。

 

请注意,平行的思路既可以是简单的,承接紧密,也可以是复杂的,中间被其他思路隔开。以上这段经文就是个好例子,让我们看到作者如何将不同形式的平行相结合。

 

例如:在第一句中,将“寻找耶和华”和“求告他”并列放置,用不同的话表达相似的意思;同样,“趁他可寻找的时候”和“趁他相近的时候”也是如此。第二句中的“恶人”和“不义的人”也类似。

 

但这段经文从总体上呈现了另外一种递进式的平行。以赛亚在一个思路上构建了另一个思路——在“寻找神”的思路上增加了“悔改”。不仅如此,他在悔改的命令上还增加了另一个思路——不仅要被动地离弃恶,还要主动地归向耶和华。作者在怜恤这个概念上,补充了广行赦免的丰富含义。由此可见,希伯来诗歌中的平行往往意味着在最初的思路上有所增加。

 

反义平行

 

在反义平行中,诗人将一个思想与另一个思想进行对比。许多箴言就包含反义平行。

 

智慧人的舌,善发知识;

 

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箴15:2

 

这一对比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词语的含义。例如,“愚昧”是《箴言》中的一个关键词,甚至可以说是这卷书的一个主题。请注意:在这段经文中,愚昧不仅仅是单纯的愚蠢,而是与真知识相对,当然,知识也不仅仅是信息。所以,愚昧人是一个拒绝与神建立正确关系(圣经中所指的“真知识”)的人。结果,他们的口中就会发出愚昧的言语。看来如果没有神,即便是知识,从根本上说也是愚昧的。这就是这段经文乃至贯穿整卷《箴言》中的对比。

 

在《诗篇》中,有一节经文单独来看让人莫名其妙:

 

他们经过流泪(巴卡)谷,

 

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

 

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

 

(诗84:6

 

巴卡谷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地图册上也没有。词语研究告诉我们,这个词的希伯来原文意思是“流泪”。这个意思与第二行的意思是否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是不是巴卡谷(不管是字面性的,还是修辞性的)的某些特点使得作者和他的读者联想到井和泉源?泪水和雨水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微妙的关系?或者两者是相互对比的?

 

由于词语研究和地理背景分析的指导方法帮不上忙,让我们来看上下文。《诗篇》84篇是一个渴望到耶路撒冷圣殿朝拜神之人的哭求。由于恶劣的气候和崎岖的地形,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旅程并不轻松(地理背景分析的指导方法)。但在第5节中,诗人说神格外赐力量给那些心中向往锡安大道(或作小径)的人。实际上,在我们所查考经文的下一节(第7节)中,诗人说:“他们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锡安朝见神。”

 

这样,我们从上下文中得到了经文含义的清晰线索。第6节的平行是相反的:当一个人历经磨难(“流泪谷”),仍义无反顾地行天路,那么神会让他所走过的沙漠变成泉源;他赐下雨水,直到盖满全谷。就这样,神赐力量给那些渴望他的人,使他们能够到达他那里。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通过分析上下文理解这节经文,而这节经文反过来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其他经文,但关键在于作者所运用的对比。这节经文插入的反义平行显然成了解开复杂谜题的钥匙,开启了整段经文的意思。

 

应用

 

以赛亚说:“你必像浇灌的园子,又像水流不绝的泉源”(赛58:11)。在对丰盛生命之应许的描述中,以赛亚是在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个观点,或是在原有思路上有所递进,还是在将浇灌的园子与泉源进行对比?如果我们将它看作同义平行,那么以赛亚仅仅是在强调丰盛生命这一基本论点。另一方面,如果浇灌的园子和泉源之间有区别,那这段经文的意思就不同了。

 

该怎样决定哪种解释才是正确的呢?我们再一次运用解释圣经的其他指导方法。在查考经文背景的过程中我们得知,当时的人使用一种灌溉系统来浇灌园子,它需要人非常耗力地踩踏水车,将井里的水提升到园子里进行浇灌。除此之外,当地还有一些自动出水的水井或泉源。乍看起来,这两段经文似乎给出了一组对比。

 

为了深入了解这段经文,让我们考虑另一条指导方法:将一段经文与另一段经文相比较,即寻找平行经文。主耶稣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7:37-38)。他可能就是指《以赛亚书》中的这段经文。到底“活水的江河”出自经上何处并不清晰,也许《以赛亚书》5811节是最接近的了。无论如何,主耶稣的应许与神通过先知以赛亚所给的应许是相似的。神会给信靠他的人丰盛的生命,他自己的灵要从信徒里面自然地流溢出来(请注意约翰接下来的解释:“这话是指信他的人要受圣灵说的”)。通过应用这些理解经文的指导方法,我们发现以赛亚这段经文中所营造的高潮:从需要辛苦劳作但有收获的“浇灌的园子”,到更丰盛的生命,即有永不枯竭的活泉浇灌。此处的平行是递进的,而不仅仅是用不同的词语重复同一思想。虽然可能有些许的对比,但诗句所营造的不是一个相反的思路,因为浇灌的园子和水流不绝的泉源都是好的应许。不但如此,连词“又”似乎是将两个祝福加给同样的人。

 

总结

 

同义平行、综合平行和反义平行,这三种平行可能同时出现在一段经文中。希伯来诗歌的特点是思想上的相关性,培养对这方面的敏感度对于研经者会有益处。实际上,这种写作的方式也延伸到散文体中。认真的研经者应该培养对希伯来思维方式的敏感度,也因此会发现理解神的话语的一个有益资源。

 

推荐阅读书目

 

Alter, Robert. The Art of Biblical Poetry. Edinburgh: T. & T. Clark, 1990.

Anderson, B. W., with S. Bishop, Out of the Depths: The Psalms Speak for Us Today. 3rd ed.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0.

Berlin, Adele. The Dynamics of Biblical Parallelism. Bloomington, Ind: Indiana Univ. Press, 1985.

Berlin, Adele. Poetics and Interpretation of Biblical Narrative. Sheffield: Almond Press, 1983.

Bullinger, E. W. Figures of Speech Used in the Bible. 1898; reprint, Grand Rapids: Baker, 1968.

Bullock, Hassell C. An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Poetic Books. Chicago: Moody, 1979.(卡洛克著,《旧约诗歌智慧书导论》,中华福音神学院)

Casanowicz, I. M. Paronomasia in the Old Testament. Boston: J. S. Gushing et al., 1894.

Clifford, Richard J. The Wisdom Literature. Nashville: Abingdon, 1998.

Crenshaw, James L. Old Testament Wisdom. Atlanta: John Knox, 1981.

Fokkelman, J. P. Reading Biblical Poetry.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1.(福克尔曼著,《圣经诗歌导读》,天道出版社)

Kugel, James. The Idea of Biblical Poetry.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 Press, 1998.

Gillingham, S. E. The Poems and Psalms of the Hebrew Bible.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1994.

Kugel, James L. The Idea of Biblical Poetry.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 Press, 1981.

Murphy, R. E. The Gift of the Psalms. Peabody, Mass.: Hendrickson, 2000.

Murphy, R. E. The Tree of Life: An Exploration of Biblical Wisdom Literature, millennium supplement 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2.

Peterson, D. L., and Richards, K. H. Interpreting Hebrew Poetry.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2.

Reid, S. B. Listening In: A Multicultural Reading of the Psalms. Nashville: Abingdon, 1997.

Robinson, Theodore. The Poetry of the Old Testament. London: Duckworth, 1947.

Sternberg, M. The Poetics of Biblical Narrative. Bloomington, Ind.: Indiana Univ. Press. 1987.

Watson, Wilfred G. E. Classical Hebrew Poetry. Edinburgh: T. & T. Clark, 2004.

 

[1]  John Beekman and John Callow, Translating the Word of Go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4), 43.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