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耳朵发痒症

 

来听讲道人讲道,不是出于好奇,而是出于真诚的愿望,要认识和尽你的本分。进入他的殿,仅仅只是让我们的耳朵得到娱乐,而不是我们的内心得到归正,这必然是至高的神极不喜悦的,也于我们自己无益。

——乔治·怀特菲尔德

 

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提后4:1-4

 

离我服侍所在地开车一个小时以外的地方,有一家据说是美国最大型、最快速增长的教会。每个礼拜六晚上和礼拜天早上,成千上万的人从我们城里各个地方开车去听一位富有魅力、讲话精心润色的讲员对人说积极、鼓励的话。他自己承认说,他刻意从来不提这个词,因为神已经呼召他来鼓励人。一周接一周,他基本上是在讲同样的事:“不要再有消极的想法。行事为人不要再像自己是受害人一样。相信神为你预备了美好的事物。发掘在你里面的那一位冠军。你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你!”这不过就是用一种基督教说法包装起来的诺曼·文森特·皮尔(Norman Vincent Peale)的积极思维能力罢了。每一次我在电视上看这位就像格林童话里的花衣魔笛手的讲道人讲话时,听起来他是在讲一模一样同一篇信息。然而人受如此迷惑,结果一周接一周继续回来听。我已得出结论,这是因为他们如此喜欢他们听到的,以至于他们愿意一遍又一遍听同一篇基本的“讲道”。

 

这人的讲道如此误导人的地方,就是每周在他开始讲道前,他让人人拿起圣经,重复以下的告白:这是我的圣经,我就是圣经说我是的那个人;我有圣经说的我拥有的;我能做圣经说的我能做的事。今天我要接受神的道的教导。我勇敢承认,我的思想清醒,我的心愿意领受,我准备好领受那不朽坏、坚不可摧、永远活着的神话语的种子。我绝不再一样。绝不,绝不,绝不。我绝不再一样,奉耶稣的名。

 

然而他的讲台极少教导神的道。即使在整个讲道期间,人人都把圣经打开放在膝上,他却极少提到圣经。他的讲道极少、甚至没有圣经的内容,但非常鼓励人。我们可以说,那极多的听众他们的心态正确,他们充满热心领受信息,紧紧抓住每一个字,问题就是,这信息本身并不纯正。

 

在这超级巨型教会,以及好几百家其他像它一样的教会发生的事,纯粹就是供需原则在起作用。需要创造出供应。今日教会有如此多不纯正教导的原因,就是当中有如此多的人想让人给他们耳朵挠痒。研究教会增长的调查显示,人不愿听聚焦教义的长篇专业讲道。他们要听简短、聊天式的谈话,解决他们“感受到的需要”(家庭问题,财务,人际关系,愤怒,焦虑,抑郁,等等)。许多讲道人只是通过了解人要听什么,然后一周接一周重复人要听的,就已经争取到大量跟从的人,人成群结队来听。人很自然认定,一家教会很大,这意味着神必然在祝福牧师,因牧师在传讲真理。但鉴于那已经感染了今天绝大多数上教会之人的耳朵瘙痒症,大量的听众可能表明讲道人只是对人讲他们要听的话而已。

 

诊断发痒的耳朵

 

当代讲道的问题,既与站在讲台上的人,同样也与坐在座位上的人有关。听众已经忘记了他们要听什么。他们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圣经分辨力。圣经最能给人洞察,看到今天听众问题的经文,莫过于就是提摩太后书4:1-4,这是神话语中经典的经文,讲的是讲道真正、基本的性质。使徒保罗在被精神错乱的罗马皇帝尼禄砍头几周(也许甚至只是几天)前留下这著名遗言,让我们看到,聆听所传讲的神话语的重要性,是何等建立在传讲神话语的重要性之上。而这两样是不可分开地联系在一起的。

 

周毕克指出,“约翰·加尔文常常指教他的会众关于正确聆听神的道的事情……加尔文强调人要正确聆听,因他极看重讲道。[1]”加尔文无疑会认同,准确认识如何正确聆听神的道,这是始于和出于准确认识如何正确传讲神的道。

 

保罗知道自己日子无多,就最后一次用笔在皮卷上写下要说的话,仿佛在他弥留之际,为他所亲爱的门徒提摩太写下以下这番话:

 

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1-2节)

 

为了强调这最后的嘱咐是非常严肃,鼓励提摩太忠心遵从这嘱咐,保罗就以神和耶稣基督的名义见证这重大时刻。他要给提摩太留下一种印象,就是他是站在天上神的宝座前,父和子都在看着、听着保罗命令他要做的事。他要提摩太意识到,这最终来说是神的命令,由神亲自下令。

 

仿佛这压力还不够大,保罗就提醒提摩太,有一天提摩太要站在神设立的审判主,他的儿子主耶稣基督面前,为着他是否已经忠心遵从这嘱咐交账。保罗指的是在神的台前受审判,那时神要检查每一个相信的人的服侍,并且相应予以赏赐(罗14:10-12;林前3:10-15;林后5:10)。在神的台前,担任讲道人和教导神话语的教师进行服侍的人要受最严格的察验,承受最大的审判。雅各书3:1说,“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每一个讲道人都要根据他如何分解神的道受审判,这就是保罗之前劝勉提摩太“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的原因。渴望在审判的日子得到神的认可,这应当最终成为动力,鼓励每一位讲道人忠心传讲神的道。

 

保罗刚刚在上一章提醒提摩太,神的道已经如何大有能力影响他自己的生命,神的道全备,能装备他也给其他人的生命带来冲击。

 

保罗在提摩太后书3:15-17写道:

 

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换言之,保罗要提摩太绝对相信神的道有权柄、能力,是全备的。他对圣经属神特点的坚信要促使他传讲这道。一位讲道人对圣经的确信要反映在他如何讲道上。如果他真的相信圣经是默示、无误、无缪的神的话语,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那么圣经就会成为他所传讲的每一篇讲道的唯一来源和主题。他不会站在讲台上呈现他自己的观念和意见。他不会分享他的梦想、异象或其他个人经历。他不会只是讲一堆笑话和故事。为什么?因为他明白,要说的话,没有一样是比神已说过的话更重要。事实上,他断言,除了圣经所说的,他就绝对没有什么可说的。

 

当讲道人所说的是直接来自于圣经中的一节或一段经文,这就是合乎圣经的讲道。按照这节或这段经文的历史和文法背景,按字义解释它的意思,富有创意地把这意思归纳成为一种原则,表明一个不受时间限制的真理,与人今日的生活联系起来。换言之,讲道人解释原初作者对他写给他们的原初受众所说的话,然后表明这原初的意思如何应用在他今天的听众身上。这种讲道方法被称为是解释圣经的“释经式讲道”。

 

神学家古德恩(Wayne Grudem)对释经式讲道作出了一种极佳概括:

 

贯穿教会历史,最伟大的讲道人,就是那些……已经看他们的任务就是解释圣经的话语,把圣经话语清楚应用到他们听众的生命当中……根本来说,他们站在讲台上,把人指向圣经经文,实际上对会众说:“这就是这节经文的意思。你们也看到这里的意思吗?那么你们就必须全心相信和顺服这意思,因为神他自己,你的创造主和主今天正在对你说这话![2]

 

这就是讲道的首要目的——教导人神的话语,让他们能按神要求的方式生活。如果你听完一篇讲道之后,并没有更明白神对你人生的旨意,那么你就没有听到合乎圣经的讲道。你可能领受了一些实际的要点,讲到如何与配偶相处,养儿育女或管理财务。你有可能欢笑,甚至哭泣,走的时候感觉受到鼓励和促进。但你听到的并不真正属于合乎圣经的讲道。

 

这并不是说这样的讲道从来没有提到圣经。但今天变得如此流行的主题式或经文式讲道有一种倾向,就是对经文蜻蜓点水,或更糟糕的是,把经文从它们的上下文中抽离出来,用来表明一个很好的要点,但不幸的是,这并不是神打算要讲的要点。太过经常的是,一节或一段经文发挥的作用只不过是起跳点,让讲道人想教导什么就教导什么。在经文式讲道或“跳板式”讲道成为常态的教会,人忠心地把圣经带到教会,在讲道开始的时候带着敬畏之心读圣经,但在这之后摊开放在膝上,再也不提。在主题式讲道成了典型讲道的教会,人即使感到需要带圣经,这种感受也是很少,因为讲道人从来不鼓励会众使用圣经,因讲道提到的经文都很便利地显示在屏幕上,或写在教会周报要填空的某个页面上。

 

但这似乎并没有让许多上教会的人感到不安。实际上,如果他们可以选择,是听有系统、一节接一节经文解释一卷圣经书卷的讲道,还是听更主题式的信息,从整本圣经各处抽取经文,组合起来,讲一个特别系列的讲道论述例如婚姻、养育儿女、性、金钱、工作、约会、压力等等的实际问题,大多数上教会的人都会选择主题式系列,把这当作他们喜欢的讲道,因为在他们心目当中,这听起来更容易,更享受,看起来对他们日常生活更有帮助。这不应让人感到惊奇,因为保罗嘱咐提摩太时,他已经看到将来有一个时候,教会“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提后4:3-4我们现在就是生活在保罗警告提摩太的这时候。

 

今天的教会有许多人不能忍受纯正、讲教义的讲道。他们不能容忍任何人站在讲台上传讲真理,直面揭露他们有罪的生活方式,或让他们感到不安。他们全然拒绝坐下聆听。如果他们觉得讲道人踩了他们的脚,他们若不是要把他从他们的教会中赶出去,就是自己去找另一家教会,在那里讲道人为他们的耳朵挠痒,让他们离开教会时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让自己身边都是那些安抚他们,而不是勇敢正视他们,对他们讲他们要听、而不是他们想听的话的讲道人,就这样成功地把自己隔绝起来,不听他们认为是冒犯自己的圣经真理。他们评价讲道人,不是根据讲道人的教导是否符合圣经,而是这教导是否能为他们发痒的幻想挠痒,他们发痒的时候给他们挠痒,满足他们总想得到鼓励和娱乐的热望。看起来在今天这时候,大多数人喜欢听轻飘飘、鼓舞人、娱乐人的信息。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们宁可听虚构的故事,也不听圣经真理。

 

如此多人转耳不听真理,以至于真理本身正快快成为今日福音派教会里面的一种濒危灭绝的物种。一百多年前,司布真非常担忧他那时的教会正在漂移离开圣经的真理。司布真唯一的热情,就是传讲神的道。他认为教会对合乎圣经的讲道的容忍度开始衰减。他看到其他讲道人在神的道上妥协,用另类的方法和缩短的信息进行试验。他相信教会落在极大危险当中,把它比作一列失控的火车,从山上高速俯冲下来。他觉得有必要大胆站起来说话,反对他称之为的“降格”运动。他说:“到处都是冷漠。没有人关心所传讲的是真是假。不管主题如何,一篇讲道就是一篇讲道,只是越短越好。[3]”即使司布真讲这番话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这仍准确描述了今天福音派教会中正在发生的事。

 

在许多方面,约翰·麦克阿瑟都堪称是一位现代的司布真,是今天仍然在生,走在前列倡导释经式讲道、作释经式讲道模范的讲道人。他写了以下这段话:

 

有一种倾向,离开释经式、传讲教义的讲道;有一种运动,朝着在讲台上作以体验为中心、实用主义、肤浅、主题式讲道的方向发展。上教会的人被当作是消费者,需要向他们销售他们喜欢的东西。牧师必须传讲人要听的,而不是神要宣讲的内容。[4]

 

培养具有分辨力的耳

 

就算你已经找到一家很好、稳固的教会,有一位牧者忠心解释神的道,以此喂养你的灵魂,很重要就是你要继续培养具有分辨力的耳。学会分辨真理与错谬,让自己不被人带领走上偏路,这是绝对必要。新约圣经作者一次又一次警告说,教会要被各种各样的假师傅和假教训充斥其间,这些人企图欺骗百姓,带领他们偏离真理:

 

“那时,若有人对你们说‘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太24:23

 

“我知道我去之后,必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你们中间,不爱惜羊群。就是你们中间,也必有人起来,说悖谬的话,要引诱门徒跟从他们。所以你们应当警醒。”(徒20:29-31

 

从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来,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师傅,私自引进陷害人的异端,连买他们的主他们也不承认,自取速速的灭亡。将有许多人随从他们邪淫的行为,便叫真道因他们的缘故被毁谤。他们因有贪心,要用捏造的言语在你们身上取利。(彼后2:1-3

 

我们现正生活在耶稣、保罗和彼得预言的时代。今天教会里面内部假教训的数量和种类令人震惊。你身为当代人的一员,正接触着更来越多信仰方面的信息和教训,超过世界历史上任何其他世代的人。你不断受到基督教电视台、电台、书籍、杂志、录像、讲道人、演讲人、作者、会议、神学院等的信息狂轰滥炸,所有这些都宣称是根据圣经教导真理。让人难过的是,今天一般的基督徒并没有得到装备,分辨由各种各样教师和教导组成的这种灵里大杂烩,从中挑选出真实、正确、健康和对他们是好的内容,把那些虚假、错误、不健康和对他们不好的事情撇在身后。

 

作一个好庇哩亚人

 

约伯记说:“因为耳朵试验话语,好像上膛尝食物。我们当选择何为是,彼此知道何为善。”(34:3-4就像一位葡萄酒鉴定专家,在糟糕的和好的酒,好的酒和更好的酒,更好的酒和最好的酒之间作出判断一样,我们需要成为品尝讲道的鉴定专家,在糟糕的和好的讲道,好的和更好的讲道,更好和最好的讲道之间作出判断。我们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很容易成为假师傅的牺牲品,这些人刻意把错误伪装成就像真理。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的生命充满动荡混乱,我们“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4:14

 

这就是每一位听的人都要学会发挥分辨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原因。路加描写庇哩亚的信徒“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徒17:11)。虽然今天许多人可能会说,这些庇哩亚人好批判或好论断,但路加却表扬他们,因他们要确保他们接受的教导合乎圣经。他们要认识真理,因他们爱慕真理。因此他们检查,确保使徒保罗所说的是与神的道的真理一致。如果庇哩亚人审查在圣灵直接默示之下说话的使徒保罗,那么你岂不更加应当审查你在教会听到的,在电台听到的,在书中读到的,在基督教书店买到的等等?

 

从吃奶到吃干粮

 

今天教会内属灵分辨力的程度是处于历史最低点。看起来越来越少基督徒有愿望或能力分辨真理与错谬、正确与错误、邪恶与良善。但这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问题。希伯来书作者在希伯来书5:11-14直面责备读者,因他们缺乏属灵分辨力。他要他们明白,缺乏属灵分辨力,这是灵命(属灵成熟度)欠发展的直接后果,这两件事情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并肩同行:

 

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在这段经文当中,希伯来书作者是对犹太人基督徒说话,努力要让他们看到,由麦基洗德预表的耶稣基督的大祭司工作(创14章),是如何远超他们从小到大经历的利未人祭司职分。但他担心,他要教导他们的,他们是不能理解。他们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因此就像任何一位好老师一样,意识到他的学生接受不了,就中断他的解释,责备读者他们灵命不成熟。就算他心思充满了要与他们分享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他却能看出他们并不在正确的灵命状态当中,不能理解和欣赏他要说的话。他们灵命不成熟,这就使他不能继续教导下去。类似,耶稣对门徒说:“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约16:12

 

问题不是出在老师或材料身上。问题是在读者身上。他们变得听不进去。“听不进去”这说法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和“”(“推不动”)。换言之,他们没有动力。他们是学得很慢的人,懒散的听众,或按字面意思,“耳朵懒散”。人经常会说,他们不喜欢上教会,这是因为讲道沉闷。他们没有意识到的,就是他们是沉闷的人——在听的方面沉闷。他们可能并不是一直都是这样。希伯来书作者暗示,他的读者并不总是这样。显然他们原来要聆听和回应神的道的迫切心态已变得冷淡。因着他们自己的懒惰和懒散,他们不再认真聆听,或发挥批判力思想,渐渐变得属灵上对真理反应迟钝。他们本应在灵命成熟的道路上大大进深。自从他们归正以来,已经过了足够长的一段时间,本应让他们可以在信仰方面打好根基。他们本应足够成熟,可以把他们在过往年间学到的真理传递给其他人。

 

看来很多人成为基督徒已有多年,但在灵命方面从未真正成长。一些教会负有责任,他们拦阻信徒成长,每个礼拜天炒冷饭式地讲福音,或者让他们的教导越来越傻,吸引不信的听众。因他们的焦点放在娱乐山羊,而不是喂养绵羊上,相信的人就从未得到训练装备,成为耶稣基督成熟的门徒。看来几乎没有人离开基础的事情。这些希伯来人基督徒,不是能向其他人教导真理,却需要重返幼儿园,让某人从头再教他们ABC。他们就像婴孩一样,只能喝神的道的奶,不能消化圣经里像牛排一样的真理。

 

保罗为着同样的事责备哥林多的基督徒:

 

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我是用奶喂你们,没有用饭喂你们。那时你们不能吃,就是如今还是不能。你们仍是属肉体的。(林前3:1-3

 

喝奶根本没有任何问题。这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来说是好的,也是必要的。看到婴孩喝奶瓶,这很正常。但如果你仍然摇着你十几岁的孩子,让他喝着一瓶牛奶入睡,这就不正常了,这是悲剧。然而许多人成为基督徒已有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却仍在喝奶。这不正常。他们本应进步到能吃干粮的地步。问题在于他们在消化圣经深邃真理方面没有技巧,没有受到训练。他们知道圣经故事,能对经文高谈阔论,但并不知道如何把圣经实际应用在他们生活的日常问题和处境当中。

 

在这里我们又重新回到供求原则这问题,我们在本章开始的地方讲过这原则。成熟的信徒能吃和消化那就像上等带骨牛排的神道的原则,这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听一贯持续的释经式讲道。当他们以神的道为干粮吃下,他们的灵命就变得成熟,随之而来的是在分辨力方面有长进。他们不想听肤浅、主题式的教道,他们看透了假师傅和他们宣讲内容的诡计。约翰·麦克阿瑟写道:“若不是掌握神的道,就无人能正确分辨。你若不查考圣经,纵使有世上一切美好愿望,这都不能使你成为有分辨力的人……如果你真的要成为有分辨力的人,你就需要勤奋查考神的道。[5]

 

当你培养出一种更彻底发挥功用的圣经知识,你就会在你的能力方面有长进,能分辨好歹。你就不会再像一个婴孩,四处爬着,随便抓住什么就塞到嘴里,这是因为婴孩缺乏分辨力,不知道什么是干净可吃,什么是肮脏,不适合人吃。一个新信的人的特征,就是听任何讲道人,读任何书,或上任何一家教会,却不能分辨这对他们是好还是坏。但通过有操练的查考神的道,他们最终能培养出能力,在好的教导和坏的教导之间做出分辨。

 

真实的要持守

 

也许圣经中最直截了当解释分辨力的地方,就是在帖前5:21-22。保罗说:“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作。”保罗准备结束他写给帖撒罗尼迦圣徒的这封信时,像发连珠炮一样列举了一系列命令,这些命令勾画出基督徒生活的要素,基督徒生活的基本必需。这些命令的最后一条,就是要发挥分辨力,实际上,要有分辨的这条总体命令包含了三条命令。我们得到命令,要“察验”、“持守”和“禁戒不作”。要成为一个有分辨力的听众,你就必须能做到这三件事。

 

首先,你必须认真察验听到的一切(21节上)。一开始的连词“但”,把保罗准备要说的话和他刚才所说的联系在一起。他在第20节命令帖撒罗尼迦人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在教会初期,新约圣经完成之前,神给了一些人说预言的恩赐。这些人和使徒一道,领受了从神而来的直接启示,并向神的百姓传递,使他们得造就、劝勉和安慰(林前14:3)。这些先知受圣灵默示,准确地把神要他们说和写的事情讲出来、写出来,这就成了新约圣经(彼后1:20-21)。保罗写这封信的时候,默示圣经的过程仍在继续。神仍然在通过他拣选来完成这神圣任务的一些人,“呼出”他启示的过程当中。结果就是,生活在这时候的基督徒需要能分辨哪些是真正受神默示的人,哪些不是。

 

那时很常见的情形就是,一些人宣称自己是代表神说话的先知。相信的人需要找方法认出谁是在讲真话,谁是在说谎。连同说预言恩赐而来的,还有分辨的恩赐,就是分辨谁为神说话,谁不是的恩赐(林前12:10)。神赐下分辨的恩赐,是为了制衡说预言的恩赐,正如神赐下翻方言的恩赐,是为了制衡说方言的恩赐一样(14:26-29)。所有这四种恩赐都是暂时的记号性质的恩赐,是由神赐给还处在婴儿期的教会,随着教会成长发展,这些恩赐就终止了,因为教会不再需要这些恩赐了,到了圣经正典完成的时候尤为如此。

 

人总体查考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就会看到一些假先知已经来到帖撒罗尼迦,在圣徒被提和基督再来的问题上欺骗当地的基督徒,让他们思想混乱。一些人认为“主的日子”已经来了,其他人担心那些已经去世的人会错过基督再来。显然,一些帖撒罗尼迦信徒开始藐视预言。他们不是看预言不重要,就是完全不予理会,这是避免受欺骗,不被虚假教导迷惑的最容易方法。

 

但保罗告诉他们,他们仍需要听预言,因为他不想他们头脑封闭,不听很有可能是神的道的话。但他说,你听的时候要发挥分辨力。不要轻易上当。不要盲目接受听到的一切。凡事要小心察验。察验这个词(希腊文dokimadzo)的意思是判断、评估、分析某件事,加以试验,目的是认可或拒绝。这词用来讲试验贵金属,看看它们是否为真。如果证明是真的,就盖上认可的印记。

 

就像一位珠宝商察验一颗钻石或宝石,看它是真是假,这人能看到不完美和有瑕疵的地方。身为基督徒,你的工作就是察验你受到的教导,看这是真是假,能看出任何错谬或半真半假的事。实际来讲,凡事都要通过三种基本试验。

 

圣经的试验(赛8:20;提前6:3;提后1:13

 

圣经是我们凡事查验的终极标准。你必须面对你看到、读到、听到、感受和经历到的一切,确保它符合圣经所说。如果它与神已在他话语中所说的任何事情冲突,那么它就不是真的——就是这样。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圣灵的试验(约16:13;提后1:14;约壹2:27

 

神用圣灵膏抹你,帮助你分辨真理错谬。圣灵光照你的思想,使你听到神的道时能将它分辨出来,并且能察觉和拒绝任何假冒品。

 

耶稣的试验(约壹4:1-3;约贰1:7-11

 

假宗教和假师傅最经常扭曲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基督的教义。他们否认他的神性,他的人性,他的无罪性,他的排他性,他的神迹,他的死和复活,或他的再来。你必须要确保一个群体或一个人对耶稣基督位格和工作的观点是准确反映出圣经的教导。

 

一旦你确定了某件事是真是假,是对是错,是善是恶,你就需要对此采取两样行动的其中一样。这事若是真的,你就需要“持守”(帖前5:21后半节)。换言之,你必须全心全意接受它,发热心保护它免受各种各样可能的威胁(提后1:13;多1:9;犹1:3)。如果它是假的,你就需要“禁戒不作”(帖前5:22)。禁戒不作恶事,意味着把你自己与它完全分开,尽可能远离。保罗在罗马书12:9概括了这两种对立的回应:“恶要厌恶,善要亲近。”这就是作一个有分辨力听众的意思。当你心头投入,你的思想得操练能分辨,并喜欢品尝神的道纯净的真理,面对蜂拥去听那种让人感觉良好讲道的诱惑之声潮流时,你就能逆流而动。

 

 

学习讨论问题

 

1、你在今日教会看到什么证据,证明我们现正生活在保罗在提摩太后书4:3-4预言的“耳朵发痒”的世代?请解释供求定律与假听道的人和虚假教导的关系,这如何影响了教会的灵命健康。

 

2、请读希伯来书5:11-14。关于你的聆听习惯,你是一位懒散听众,还是一位精力旺盛的听众?一个还是婴孩的基督徒,还是成熟的基督徒?是喝奶的还是吃干粮?你能在哪些实际方面训练和培养你的分辨技巧?

 

3、请读列王记上3:9-12;诗篇119:66;箴言2:3-5;腓立比书1:9-10;雅各书1:5。这些经文教导了祷告在培养分辨力方面发挥了怎样的关键作用?

 

向神呼求,求他

通过你个人查考他的话语,

听有分辩力讲道人的讲道,

与有分辨力的信徒的对话,

赐给你分辨的能力。

 


[1] Joel R. Beeke, The Family at Church: Listening to Sermons and Attending Prayer Meetings (Grand Rapids: Reformation Heritage Books, 2004), 1. 

[2] Wayne Grudem, Bible Doctrine: Essential Teachings of the Christian Faith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9), 40. 

[3] John MacArthur Jr., Ashamed of the Gospel: When the Church Becomes Like the World (Wheaton: Crossway Books, 1993), xi. 

[4] John MacArthur Jr., Our Sufficiency in Christ (Dallas: Word Publishing, 1991), 134. 

[5] John MacArthur Jr., Reckless Faith: When the Church Loses Its Will to Discern (Wheaton: Crossway Books, 1994), 87–88. 

 

下一章 >


本书目录

作者致谢词

推荐语

序  言

前言:欢迎神的道

第一章:圣经的听觉学

第二章:用心听

第三章:耕耘你的内心,准备听道

第四章:耳朵发痒症

第五章:有分辩力的听众

第六章:行出你所听到的

结论:听,就像你的生命取决于此

听道快速参考指南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研经工具首页

<返回 电子图书馆

开始使用 研经工具>

研经工具( https://home.yanjinggongju.com/b/web/)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