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12: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圣经中有一些经文,如果我们用几种不同的版本去读,会格外体会到它的丰富,罗马书12:2就是一例。新国际译本这样翻译它的前半句:“不要效法这个世界的样式。”

 

这一节有两个关键词:“世界”,由希腊文直译就是世代(aion,意思是“现今的世代”,与“要来的世代”相对)。另一个关键词是“不要效法”,这是一个复合字,其字根的意思是“模式”。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让你所生存的这世代强迫你采取它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这也是某些译本企图表达的。新美国天主教译本说,“不要变成这个世代的样式。”耶路撒冷圣经说,“不要效法你四周世界的行为。”现代圣经(Living Bible)的翻译是,“不要模仿这个世界的行为和习惯。”但最广为人知的还是菲利普斯(J. B. Phillips)的意译,“不要让你周遭的世界把你硬挤入它的模型中。”

 

这些译文显示了一个事实: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而且它正不遗余力地强迫基督徒依样画葫芦。但基督徒不仅不可效法它,而且应当从里面改变,变得越来越像耶稣基督。

 

属世界是什么意思?

 

2节一开头是警告我们不可属世界。我们说到“属世界”时,应该先弄清楚这词的意思。我是在一个基要派教会中长大的,我从小受到这样的教导:所谓属世界就是吸烟、喝酒、跳舞、打牌。一个基督徒女孩会这样说:

 

我既不抽烟,也不嚼烟草,

我也不跟这样做的男孩约会。

 

但这不是罗马书第12章所说的。若只从这些方面来界定“属世界”,未免淡化了它的严重性,而且简化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保罗在下一句中所用的词句可以提供一条线索来解释这句话。他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乃要“心意更新而变化”。这表示保罗关心的不仅是行为,而且包括了人思想的方式,因为我们的思想若正确,自然会产生正确的行为。换句话说,我们必须逃避受世界影响的部分乃是它的“世界观”,就是一套看待世上万事的有系统之方法。我们必须脱离世界的思想方式,而让我们的心思被神的话语所雕塑。

 

现今基督徒在这方面还有待努力,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常常在别的方面也很“属世”。事实上,这是我们这时代的悲哀。根据调查,一般美国基督徒的价值观和行为样式几乎与他们四周世界的无分轩轾。

 

世俗主义:“宇宙不过就是这些”

 

属世”若不是指抽烟、喝酒、跳舞、打牌,那又是什么呢?它若指思想方式,那么属世的世界观又是什么呢?我们无法找出一个词能将世界的思想方式描述得透彻,但一般说来,“世俗主义”还算相当接近。它是一个具有概括性质的名词,把一些具有“主义”的词一律包括进来,例如人文主义、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多元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没有一个词比“世俗主义”更能描述我们这时代的人心理的体制和价值观。

 

世俗”(secular)一词也与保罗提到“世界的样式”很近似。它是从拉丁文saeculum来的,意思是“世代”。保罗在第12节中用的那个字,和希腊文的“世俗”是同一个字。新国际译本是用“世界”,但希腊原文实际上是说,“不要效法这个世代。”换句话说,“不要采取世俗的世界观。”

 

当然,你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属世界”。基督徒活在世上,关心世界的事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可以正当地关切属世的事。但“世俗主义”就超越了这层次,它是一种哲学,其眼光只限定在这个世界,而未超越其上,好像这个世代是唯一的世代。

 

我所知道陈述“世俗主义”最佳的一个例子,是卡尔·萨根(Carl Sagan)在电视科学节目“宇宙”中所说的话。他站在一个大萤幕前面,萤幕上展示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夜空。萨根喜欢用近乎神秘的声调说:“宇宙不过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总合。”这实在是一种厚颜的世俗主义,完全被物质宇宙的限制所捆绑,被我们能够看见、触摸、测出其重量和宽度的东西所局限。我们想到的存在,只是现今世上生命范围内之存在。我们想到的时间,只是现今这时刻,丝毫不扯到永恒。

 

这种观念也处处表达在现今流行的一些广告词里,例如“你只活一次”,和百事可乐的“当下世代”。这些标语控制着我们的文化,其代表的观点对社会的危害越来越深。如果只有现今是重要的,我们又何必担心国家债务呢?那不是我们的问题,让我们的儿女去操心好了。或者说,如果我们现今生活还过得去,又何必努力读书,以便将来找一份更佳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如果只有现今才值得一顾,我又何必理会有关神、神的义、罪、审判和救恩的事呢?

 

史普罗(R.C. Sproul)写道:“对世俗主义者而言,所有生命、人类一切的价值、活动,都是当下的,而且只有现在。所有超越现在,或通往现在之上的事物都被遮住了。人没有出口以脱离现今这个世界的限制。世俗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只能在此时此地做决定,过生活,定计划。”

 

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立刻明白这种描述的含义,因为这种观点每天围绕在我们四周,随处可见。

 

但我们必须拒绝效法它。我们不但不可效法,以其为独一的观点,而且应该认识到万事都与神、永恒息息相关。哈里·布拉迈尔斯(Harry Blamires)这样表达:“所谓世俗化的思想,就是在今世生活所限定的范畴内思想,依据属世的标准衡量一切。至于基督徒的思想方式,则是相信人内心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与人永恒的命运相关,这命运就是做一个被神所救赎、拣选的儿女。”

 

人文主义:“你们便如神”

 

有一种人文主义是正确的,因为它对人类有适度的关怀,或许称为“人道主义”较妥当。人们彼此关怀,这就是人道主义。但还有一种哲学的人文主义,那是一种看待人的方式,特别是看待自己的观点。由于它离开了神的看法,所以是错误而有害的。这是一种世俗的看法,所以我们常常称其为“世俗人文主义”。

 

我想但以理书是解释这种世俗人文主义最好的例子。有一天,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他宫殿的屋顶上,从花团锦簇的空中花园,远眺底下的繁华京城。他见自己的壮丽江山洋洋自得,他说:“这大巴比伦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为京都,要显我威严的荣耀吗?”(但4:30)。这句话中充满了“我的”“我的威严荣耀”,纯粹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说,世上每一件事物都是围绕着人,为了人的荣耀而存在的。

 

神无法容忍这种狂傲。于是神审判尼布甲尼撒王,使他发疯,显明这根本是一种疯狂的哲学。尼布甲尼撒王被赶逐到旷野,与兽类同居,过着与野兽无异的生活,一直到最后,他终于明白神才是宇宙中独一真正的统治者,每一件事物都是为了神的荣耀,而不是我们的荣耀而存在的。

 

日子满足,我尼布甲尼撒举目望天,我的聪明复归于我,我便称颂至高者,赞美、尊敬活到永远的神。

他的权柄是永有的……

在天上的万军和世上的居民中,

他都凭自己的意旨行事。

4:34-35

 

人文主义是与神对立的,而且对基督教充满敌意。它一向是如此,但在近代人文主义的几个公开宣言中,这种敌意尤其明显。它们包括:“人文主义宣言一”(1933)、“人文主义宣言二”(1973),以及“世俗人文主义宣言”(1980)。“宣言一”这样说,“传统的有神论,特别是那种相信神能听祷告的有神论,认为神爱人类,关怀着人类,他明白、垂听人的祷告,并且能采取回应的行动;这种信心不能得到证明,而且已经落伍了。单单建立在信念上的救恩是有害的,它给人有关天堂的虚假盼望。任何明理的人都会去找别的求生之道。”

 

1973年的“人文主义宣言二”说:“我们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人可以相信超自然的存在。”“没有可靠的证据显示,人死后仍有生命。”

 

人文主义一方面将自我神性化,一方面却彻底地贬低他人,这与其所宣告的理想背道而驰。

 

人文主义不仅把自我神性化,而且把神以外其他一切也神性化了。几年前赫伯特·施拉兹伯格(Herbert Schlossberg)写了一本书,书名是《预备遭毁灭的偶像》(Idols for Destruction)。他在书中指出人类如何把历史、哺乳动物、自然、权力、宗教当作神,当然也包括了人类自己。他说得一点不错。

 

至于人类如何贬低别人,我们可以从20世纪70年代的畅销书书名一窥其大概。例如《靠胁迫制胜》、《留心谁拿第一名》。这些书以完全不符合世俗人文主义的方式宣告说:“忘记其他人,专顾你自己;毕竟只有自己才重要。”那段时期就是社会学家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所谓的“惟我独尊之十年”。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又被另一种所谓“贪婪的黄金时代”取而代之。

 

不要忘了,这是公立学校教育所秉持的基本哲学(也有人说是基本宗教)。当然这很可笑,因为人文主义是一个非理性的哲学。为什么?因为你要建立人文价值,或任何一种价值和目标,都不可能不涉及超越人类经验的东西,而那又是人文主义者所极力驳斥的。可怕的是,人文主义所坚持的非理性主义在学校中引起不少混乱,结果学生持枪杀害同学、威胁老师的新闻不绝于耳。

 

1992年秋天,美国广播公司(ABC)的电视节目“黄金时间实况”(Prime Time Live)主持人黛安娜·索耶(Diana Sawyer)报导,美国每五个学生中,就有一个经常携带枪枝上学。在学校中搜出的刀子数目又十倍于枪枝。不论是大城市或郊区都一样。在美国的心脏地区堪萨斯,学生必须通过金属检测器才能进入校门,即使这样,校区里还是不时发现枪枝和武器的踪影。

 

不论对待人文主义或世俗主义,基督徒的态度都应该是“不要效法”。我们记得人文主义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并不是1933年的“人文主义者宣言”,甚至也不是尼布甲尼撒在公元前600年发出的狂言,而是撒但在伊甸园里对夏娃说的那一番话:“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3:5)。

 

相对主义:“道德泥沼”

 

我们谈到人文主义时,也必须提到相对主义,因为我们若把人类当作一切的焦点,那么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没有绝对的东西,我们可以任意追逐每一件事物。几年前芝加哥大学的艾伦·布鲁姆(Allan Bloom)教授写了一本新书叫《美国心灵的关闭》(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他在第一页写道:“身为教授,我能够绝对肯定的一件事,就是几乎每一个进入大学之门的新生都相信(或自称他们相信),真理是相对的。”

 

那本书想要证明的是,教育不可能改变这种气氛。人们当然可以在学校学得技术。你可以学开车,学电脑,学财务管理等技术。但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说学习从错误中发现真、善、美——并不存在。即使它们真的存在于某一个遥远的乌托邦里,我们也寻不着,因为我们必须用“绝对”的东西(例如逻辑的定律等),去发现绝对的真理。

 

我们忍不住怀疑,或许正是相对主义这种具摧毁性的哲学(更别提世俗主义或人文主义了),使美国陷入了“时代”杂志所谓的“道德泥沼”或“价值真空”中。

 

物质主义:“物质女郎”

 

基督徒不可效法的最后一个“主义”是物质主义。这使我们再度回到世俗主义上,因为它也是物质主义的一部分。如果真如卡尔·萨根所说的:“宇宙不过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总合”,那么除了物质,就没有别的存在;世上若有任何价值存在,它只能属乎物质。所以我们不妨尽量活得健康,尽量活得长寿,尽量发财致富吧!

 

你若要今天的年轻人道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他们除了一些富有的社会名流——例如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或麦当娜(Madonna)——之外,几乎举不出什么足以使他们景仰的人物。以麦当娜为例,媒体提到她是“物质女郎”的次数,远超过她是歌星或娱乐界人物,或性象征的次数。这表示她看重的是世上的金钱、衣饰、名声;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享乐。这就是今天年轻人群起而效之的榜样。他们渴望财富、名望和各种物质享受。他们以麦当娜为模仿的对象。

 

诗人艾略特(T. S. Eliot)为我们这个物质主义盛行的世代写了一个墓志铭:

 

这是一群目中无神的人:

他们走过的柏油路上,唯一留下的痕迹,

就是一千多个失落的高尔夫球。

 

但主耶稣基督是多么不同啊!他出身贫穷,诞生在马槽里,从来没有自己的房子,或银行账户,或自己的家庭。

 

他这样说到自己:“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

 

他在彼拉多面前受审的时候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18:36)。

 

他死的时候,被埋在一个借来的墓穴中。

 

如果有人曾经依据天上的、超越世界的价值行事,那就非耶稣基督莫属了——他与“物质女郎”完全相反。但同时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人像耶稣,对世界产生如此长远的影响。我们应该效法耶稣基督的样式,而不可被强塞进世界这些有罪的、具毁灭性的“主义”之模型当中。

 

除了耶稣,别无一人

 

接下去的几讲中,我们将探讨今日世界呈现的问题之另一面,并且开始观察罗马书12:2所提出的解决之道。但在结束本讲时,我要略提一下保罗接下来的吩咐: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效法”和“更新变化”这两个词中间有很明显的差异。效法是外表的改变,更新变化是内里的改变。翻译成“变化”的希腊原文是metamorphoo,英文的“改变形状”(metamorphosis)就是从它来的。那是描述一个低等的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这个希腊字在新约中一共出现四次:一次是此处,一次在哥林多后书3:18,那里描述我们被变成耶稣基督荣耀的形状,另外两次出现在福音书有关耶稣带彼得、雅各、约翰上山改变形像的记载中。那里说,“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太17:2;可9:2)。保罗用福音书作者描述耶稣在彼得、雅各、约翰面前改变形像的同一个字,描述我们心意的更新变化,勉励我们不可效法这个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保罗要在哥林多后书写道:“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说的是正在发生的事。他在罗马书12:2则是说“让它发生吧!”这样就把责任(而不是完成这种转变必要的能力)放在我们肩上。这种转变如何发生?乃是透过我们心意的更新,而我们心意的更新乃是透过研读那能赐下生命、使人更新的神之话语。我们若不读神的话语,就仍旧留在世界的样式中,无法思想,也就不能像基督徒那样行动。我们若用心读神的话语,就能从中蒙福,得力量;靠着圣灵,我们就能开始披上主耶稣基督的荣光,变得越来越像他。


返回 文章目录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系列——罗马书》

作者: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