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候 1:1-4

 

1:1-1神的仆人和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凭着神选民的信心与带来敬虔的真理的知识——2信心和基于永生的盼望的知识,这盼望是那无谎言的神在时间开始以前所应许的,3在他所定的时候,借着传扬把他的道显明了;这传扬的责任是按着神我们救主的命令交托了我。4现在写信给提多,就是照着我们共同的信仰做我真儿子的。愿恩惠、平安从父神和我们的救主基督耶稣归与你!

 

对这样一封简短的书信来说,这里的问候语冗长而有份量,颇引人注意。在新约书信中,只有篇幅最长的罗马书的问候语比它长。此处分段显示出当时书信问候语常见的三部曲——作者、读者、问安语。[1]一般而言,每一部分都可根据写作情境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加以扩充。

 

(一)作者(1:1-3

 

1:1  与罗马书一样,这里的问候语之所以冗长,是由于第一部分的展开。此处对作者及其权威信息的强调,正表明了这卷书信的目的。作者如此郑重其事地介绍自己,并不是针对保罗的忠实同工提多,而是要有力地强调提多在克里特所代表之人的权威使命和信息。保罗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并推广那信息,那信息是与日常生活中的敬虔紧密联系的。

 

保罗在他的名字前面附上两个资质。神的仆人一语在保罗书信中只出现于此处,在别处则作“耶稣基督的仆人”(罗1:1;加1:10;腓1:1)。若说此信是某人假冒保罗之名写作,他为何要这样违反常例则令人难以理解。与这里最为类似的对应经文,是雅各书1:1。“仆人”doulos)是“奴仆”的统称,表明保罗承认自己属于神且完全依赖于他。这一称谓表明他的个人身份,在这里最好译作“仆人”。因为“神的仆人”这一称呼也曾用来指摩西(书1:2)和众先知(耶7:25;摩3:7),表示神使用这些人来成就的旨意。他是不折不扣的神的代理人(请注意,在这段问候语中,“神”字共出现了五次)。如此强调,在克里特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耶稣基督的使徒一语,表明保罗在神仆人中的正式级别。连词de)并非表示并列,而是表递进之意,可译作“且(为)”。他不但是“神的仆人”,而且是“耶稣基督的使徒”,是曾经蒙选召、蒙装备并被差派做他权威的信使。“使徒”在这里是狭义,表使徒职分。

 

凭着神选民的信心与……真理的知识这句话,对他使徒的职分做出进一步描述。“凭着”二字译自介词kata,在问候语中共出现四次(1:1一次〕,1:3两次〕,1:4一次〕),这里是第一次。这个词单独出现时,意指“之下”,宾格则是“根据、按照、与之一致”的意思(上述四次都是此意),标志着度量的标准。这个词还可以指目标或目的,译作“为了……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此处便指保罗的使命就是要增进基督徒的信心和知识。然而,这种译法并不适用于该词的上述四个出处。而译作“按照”则符合kata在问候语中所有四处的用法,意指他的使徒职分与神选民所得的信心和知识完全相符。他的使徒职分并不受他们信心的调校(参加1:11-17),而是与他们的信心全然一致。克里特的基督徒必须以这一事实来衡量自己的信心。

 

神选民是那些透过福音回应神呼召的人。这句话体现出神的主动与人的回应这二者间的平衡。圣经中有关拣选的教训虽然奥秘难解,却是为信徒而设,且是一项可以付诸实践的真理。这教训是向奋勇争战的忠心信徒保证:他们的救恩自始至终完全出自于神。

 

基督徒的信心与真理的知识密不可分。“真理的知识”就是对“真理”的充分了解,是对福音所启示的神之真理的内心领会。信心是人心里对福音真理的回应,但信心也必须有头脑。神从来不愿属的人在福音真理的知识上懵懂无知。

 

基督教真理具有道德性。这真理带来敬虔(字面意思为“照着敬虔的真理”)。行为必须用敬虔的要求来衡量,而这种恭敬态度又可以引发讨神喜悦的行为。那些受神的真理支配的人,行事为人就会与这些要求相符。切实拥有真理与真正的敬虔密不可分——这是克里特教会需要学会的一个功课。

 

1:2  1:2原本的文脉不大明确。新国际译本的译者根据他们自己对上下文脉的理解,加上了“信心和知识”(a faith and knowledge)几个字,指明基督徒生活是以永生盼望为基础的。但其他人认为,本节应与“使徒”二字相连,这是在进一步描述保罗的使徒职分。但此种看法似乎把经文的思想变得过度狭窄了。因此,我们最好把本节和上文的所有内容联系起来。

 

原文epi(表位置格)可以恰当地译作“基于”resting on)。永生的盼望是基督徒信仰和侍奉的根基。与神的所有选民一样,保罗的生活和侍奉也是牢牢扎根于“盼望”之中。这盼望使人热切而充满信心地期待着“永生”,即那永不止息、永不变质的生命到来。信徒现在已经拥有永生(约5:24),但唯有等生命之王再来时,这永生才能全然实现。

 

这盼望不是一种虚幻的憧憬,而是切合实际的,因它建基于神绝对可信的性情。神是无谎言的(在希腊文中是一个词)。他既有这样的属性,所赐的应许就必成就。神的真实诚信与克里特人那恶名昭彰的狡诈不实形成鲜明对比(1:12)。

 

神在时间开始以前(字面意思为“亘古之前”)便已应许这永生。这应许自万世之前、创造伊始便开始生效。有人认为,这是指神赐给旧约列祖及众先知的应许。还有人认为,这是神在亘古之时所赐的应许(参提后1:9)。威廉·凯利(William Kelly)说:“这是宇宙与人尚未存在时,三一神彼此之间的承诺”(p. 17)。这应许根植于神为人所定的永恒旨意。

 

1:3  这应许源自神永恒的计划,其可靠性借着所传的福音被清晰、公开地启示出来,这一点有史为证。这生命的应许在亘古之前便已赐下,而他的道在历史的某一特定时刻才彰显出来,此处句子结构的变化便反映出两者间的这一对比。他的道”不是指基督本身(the Logos),而是指关于拯救的福音信息。这信息在他所定的时候,即在神凭他永恒智慧所定的时间显明出来。整个人类历史都是为这启示作预备。这个时间在历史上十分切合时宜:罗马帝国当时的太平盛世为传福音创造了有利条件,希腊文的普及也使其成为向普世传扬福音的语言媒介。

 

这信息传给世人,是借着……交托了我传扬的责任。这里所指的不是传扬的行动,而是传扬的信息,即福音信息。这信息无可替代,而保罗写此信的目的正是要使纯正的福音在克里特岛上得以保存。

 

神将这赐生命的信息托付给保罗。如此神圣的使命竟交托给他这样不配的人(林前15:9;弗3:8;提前1:11-13),实在令保罗万分惊奇。这里的人称代词特别强调,这信息“是交托了我”的。对他而言,他所蒙的呼召极具个人性,是一种不可更改的经验。

 

这使命临到他,是按着神我们救主的命令。这便有力地肯定了他的使命乃从神而来,也强调了这卷书背后的权柄。“神我们(的)救主”一语,保罗在教牧书信以外从没有用过。原文的语序是“我们的救主神”,着重强调神救人的行动。那位施行拯救与保守的不是别人,正是神。代名词“我们(的)”道出信徒个人得救的体验以及对神的公开称信。保罗此处的用法暗示,这里指的是父神。在教牧书信中,这个称谓既用于父(提前1:12:34:101:32:103:4),也用于子(提后1:101:42:133:6)。父神既为救恩的创始者,如此称呼他便是十分恰当的。

 

(二)读者(1:4上)

 

1:4  收信人被简单描述为照着我们共同的信仰做我真儿子的。“我真儿子”(原文无“我〔〕”一词)一语,显示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儿子”的字面意思是“孩子”,表示钟爱。这个词暗示,提多是保罗带领信主的。形容词“”(gnēsios)只见于保罗书信,意思是“合法生的、真正的”,说明提多为保罗真儿子的身份不是肉身上的,而是属灵上的,乃是“照着我们共同的信仰”。“照着”(kata)表明他们的关系符合他们共同的信仰”。但“共同的”一词不只限于作者和读者,而是表明神选民共同持守的信仰。他们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保证提多能在克里特正确地代表保罗的立场。

 

(三)问安语(1:4下)

 

1:4  恩惠平安是保罗特有的问候语。“恩惠”在这里指信徒生命中运行的、本不配得的神的恩宠。“平安”则是与神和好之人在生命中经历的和谐与安宁。这双重的福气,是从父神和我们的救主基督耶稣来的。保罗视父与子为同一个福源,且为众信徒所切望的同—个对象,因此“从”字只出现了一次。“我们的救主”一语在1:3指父,在这里却指子。“我们的”仍强调信徒共同的见证。这种互换使用并非出于偶然,因父与子都与赐下救恩有份。加尔文(Calvin)说:“子把从父而来的救恩带给我们,父则借着子把救恩赐下”。

 

 

 

注解

 

1:4  与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一样,公认经文此处有ἔλεοςeleos,“怜悯”,介于“恩惠”与“平安”之间)一词。然而,抄本证据却有力地证明,此处并无该词。

 

 

 

 

[1] 新国际译本的分段为:1-3节、4节上、4节下。——译注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资源介绍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