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你好,我叫忙

 

我是最不适合写这本书的人,可能也是最适合的人。

 

我的生活忙得要命,我这样说,不是夸口炫耀,也不是想赢任何比赛,我只是在陈述事实而已,或者至少描写我几乎每一天的生活感受。我常常打趣说,“要是我能腾出时间的话,我应当写一本讲忙碌的书。”而我并不是在开玩笑。

 

我是怎样落入这等地步的?你是怎样落入这等地步的?我们所有人都是怎样落入这等地步的?我从来没见过一个人,有人问他“你好吗”,他回答说,“这么说吧,我不太忙”。我认为肯定会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在某处“无事可做”,而养老院一些亲爱的老人家则需要更多的打扰,但是对于几乎每一位介乎两个年龄段之间的人来说,他们都有一种普遍的感受,就是要做的事无休无止、满满登登,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写这本书,并不是把自己当作已经爬到山顶的人,现在弯腰把绳索扔给其他的人。我更像是一个攀岩离地三尺高,只有一丁点立足之地,寻找下一步要抓住哪里的人。我写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我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而是因为我想比我现在知道得更多。我想知道为什么生活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为什么我是现在这样的。我想改变。

 

像你一样忙

 

在我的记忆中——这把我们带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一直回到90年代——我一直都很忙。高中时,我参加田径和越野跑,打校际篮球赛,参加国家高中荣誉生协会,尝试过西班牙语俱乐部,修了许多大学选修课程,在极其耗时的军乐队里演奏,在一出音乐剧中唱歌,周日去两次教会,参加主日学、青年小组,还有周五早上的查经班。没有人让我这样。我父母没有强迫我(虽然上教会是不容商量的事),是我自己想做这一切。

 

在大学里,我做得更多。我跑了一个赛季的田径,参加校际体育比赛,为不同的教授做兼职工作,组织本国最大型的模拟联合国示范项目之一(是的,真是这样),报名成为校园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带领我们的基督徒学生团契,每周去三次自愿性质的礼拜堂,在教会唱诗班献唱,在大学校园礼拜堂的唱诗班献唱,参与我所在教会组织的校园事工,周三晚上在基督少年军帮忙,周日早上去教会,然后参加主日学,接着参加晚间教会的聚会,然后回到校园礼拜堂聚会,一直到深夜。

 

神学院的经历也是一样。除了正常的课程学习和艰难地通过我所在宗派错综复杂的按立程序外,我还在教会实习,定期讲道,同时参加三个不同的唱诗班,每周参加彼此守望小组,周日照例去两次教会,去主日学,周间教小孩子要理问答课,带领神学院的宣教委员会,参与校园崇拜以及经常参加祷告会。我可以不断地数下去。

 

而这只是在我变得真正忙碌之前的情况。唯一比单身研究生更忙的人,是那些既不是单身也不是研究生的人。在学校这些年,我还没有结婚,只有一个学期除外。我没有参与全职教牧事奉,没有写博客或写书,没有带领长老会议,没有到各处发表演说。那时,我不是科技的奴隶,无需考虑如何偿还房贷,也无需修剪草坪、修理壁炉,或者处置我壁炉里一只死掉的浣熊(这说来话长)。我无需每周预备讲道,也无需出差。我没有脸书或推特账号,几乎没有任何人给我发电子邮件。当时我还没有养育孩子,更不用说养育五个孩子了。

 

在大多数日子里,我的责任、人对我提出的要求以及我的雄心壮志加起来太多,远超过我能处理的。从我十几岁起,情况已经是这样,只是现在看起来更糟糕。当某人问我过得怎么样,我的回答几乎总是有“忙”这个字。就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记得有好些时候我自言自语,“我在干什么?我为什么会让自己落入这一团糟?我什么时候才能控制我的生活?我能维持这样的生活多久?我为什么不能管理我的时间?我为什么要答应这件事?我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忙?”我哀叹自己计划不周、决策失误,我抱怨我的日程安排。我做了一些质量不高的工作,因为我没有时间做其他类型的工作。我已经错过了太多安静的时光,对我的孩子太没有耐心。我用理所当然的态度对待我的妻子,用残羹剩饭来维持重要的关系。我太忙了,以至于不能尽心、尽意、尽性、尽力追求神。

 

换言之,我很有可能就像你一样。

 

一个拖延太久的计划

 

我的朋友会问:“那么凯文,你接下来准备写一本什么样的书?”

 

“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忙碌的书。”

 

“真的?!但你的日程安排一团糟。这是你最大的问题之一啊。”

 

“我知道,所以我才写这本书。”

 

有些书是因为作者知道一些读者需要知道的事而写的。另一些书是因为作者已经看见一些读者应当看到的事而写的。我写这本书,是想弄清楚我不知道的事,为要做出我还没有看见的改变。与我曾写过的任何别的书相比,这本书更是为我写的。

 

这也意味着这本书要比平时更多地讲到我自己。除了把这本书写得非常个人化以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写一个一直以来有关自我挣扎的话题。我的经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以至于需要与人分享,只是这恰好就是我最清楚了解的经历。所以,你会看到我在坦诚分享我的一些过错、挣扎和洞见——出于常识和圣经——帮助我认识我内心的问题。

 

我写一本这样的书时有两个犹豫不决,都是出于骄傲。第一,我要打消那种冲动,就是安慰自己事情并不像听起来那样糟,来缓解我的挣扎。在某种意义上,情况确实没有那么糟糕:我有幸福的婚姻,享受身为人父的生活;我没有变得精疲力竭;我也没有超重22公斤;我晚上能入睡;我有朋友;我生命中有一些人需要我对他们负责。我写这本书并不是在求助。有一点除外:我想在这领域有进步,我不想我的余生都保持同样的节奏。坦白地说,我很有可能不能保持这种节奏。我的生活也许还没有失控,但很有可能它转得太快了,有一些摇晃。

 

相反,我的第二个犹豫是,我担心你认为我是在炫耀我的忙碌,把它当作荣耀的记号。如果你不认为我一开始就因为这些问题而一团糟,你可能会认为我为讲这些事感到骄傲。“凯文牧师,能在会议上发言,这肯定很好啊。有人请你写书,这肯定很棒啊。牧师,你轻描淡写就体现出你的身价了。我希望这些家伙能踏平我的门槛就好了。谢谢你与我们分享你这一切糟糕的重担。”

 

我明白这种感受:一些人讲到忙碌的时候,听起来就像是一个下巴突出、身价亿万的运动明星抱怨人排着队要与自己合影。我真的希望我让人听起来不像那家伙——他每次讲述米兰机场与布拉格机场相比有多么糟糕的悲惨故事时,都希望得到同情。我尽力省察我的内心,我并不为忙碌骄傲,也不为那些让我忙碌的事感到骄傲。可以肯定的是,骄傲在其他方面与我有联系,但我分享这些挣扎本身的时候并无骄傲。

 

除此以外,我们归根到底都以同样的方式忙碌。无论你是牧师、父母还是儿科医生,你都有可能在工作、家庭、锻炼、支付账单、教会、学校、朋友,以及大量的请求、要求和愿望的重压下挣扎。毫无疑问,从数量上说,一些人没有其他人那么忙,一些人则是忙碌得多,但这并没有改变我们共同的经历:我认识的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觉得疲惫不堪、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教会里的人就是这样,我本国的朋友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的原因。

 

两个不同的世界?

 

我曾经读过一则轶事:讲到一个来自另一种文化的妇女,她来到美国,开始介绍自己说她叫“忙”。毕竟,这是她见到任何一个美国人之后听到的第一句话。你好,我忙——她认为这是我们传统问候方式的一部分,所以她对见到的每一个人说,她就是忙。

 

我们大部分人就是这样子,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正变成这样子,不管我们在哪里生活,我们的背景如何。当然,人们在理解时间方面有很大差异。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本书假定读者身处一种现代化、工业化的文化背景。我知道本书假定一种西方人的时间观,而且一本由非洲人写的论述忙碌的书,很有可能包括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包含许多我错失的见解。为此,我相信你会在本书字里行间分清哪些是实际应用(可能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哪些是圣经的原则和诊断(这些是不变的)。例如,效率和守时可以表明对其他人的尊重,但这些并不是绝对的美德。不信的话,问问前往耶利哥城路上的那个人(编注:被强盗打个半死)就知道了。

 

但我们都生活在某个地方,都必须面对我们身边的环境。因为我在美国经历生活的现实,就不能不面对这些现实。虽然这可能限制了本书在某些处境中发挥的功效,但在我看来,最好还是不要摘下我这西方人的眼镜,这既因为我很有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也因为这世界无论是好还是坏,只会在未来的岁月里变得更加全球化、城市化和忙忙碌碌。很多其他文化并不像我们一样沉迷于要抓住分分秒秒,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那正在临到的世界。

 

用数字描绘

 

我希望你会发现这本书非常实用,而且在神学方面也容易理解。这就是我要写的书,因为这是我想要读的书。我并没有在字里行间穷尽探索与基督联合、末世预兆,以及第四条诫命的诠释历史,那并不是你正在读的这本书。与此同时,我并不仅仅关注列出时间管理技巧,或如何设置电子邮件过滤的窍门。我想了解这世界上与我心里正在发生什么事,让我有现在这样的感受。我也想了解如何改变——即使是稍微改变也好。这两项任务都需要神学,而且两项都迫切需要讲求实际。

 

这本书的大纲直截了当:如果你想要看讲述忙碌的一首诗或一幅粉笔画,在这里你是找不到的。但如果你喜欢带有列表的清晰的大纲,我就是你要找的人了。我的大纲像三个数字一样简单:371:要避免的三种危险(第2章),要思考的七个诊断(第3-9章),以及你必须做的一件事(第10章)。我不会许诺你会有翻天覆地的转变,也不提供不满意可退款的保证。我的目标更谨慎,我希望你能找到一些方法来解决你的日程安排问题,得到一些提醒来恢复你的理智,并且得到大量的鼓励来顾念你灵魂的事。

 

所有这一切就是说,我盼望你在读本书时发现的,就是我写本书时所寻找的东西。

 

下一章>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研经工具首页

<返回 电子图书馆

开始使用 研经工具>

研经工具( https://yanjingtool.com/b/web/)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