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
上帝并不是要求那些牧养他羊群的人完美无瑕,但是他强调牧者要无可指责。上帝所命定担任最高职分的人需要达到个人品格上的最高标准。
而且这些标准并不隐晦或难以理解。神的道对于教会领袖的品格的要求非常清晰明了。
作监督的,必须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提前3:2-3;参考多1:5-9)
监督和长老首先必须在与女人的关系上无可指责。他必须只做一个妇人的丈夫,希腊原文直译为“一个女人的男人”。保罗在此并不是指一个带领人的婚姻状况(是否结婚),而是指他的道德行为和性行为。许多与一个妇女结婚的人并不是一个女人的男人。许多只有一个妻子的人对他的妻子不忠。只与一个女人结婚是值得称许的,但是这并不表示或确保这个男人在道德上是纯洁的。
为什么有这个标准?
有些人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保罗会最先列出这个品格要求。这是因为相对于所有其他方面来说,这一方面是教会领袖们最容易跌倒的。比起其他罪,因没能持守住“做一个女人的男人”这一点而被逐出事工的男人更多。因此,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严肃关注的问题。
有很多错误的解释都未能领会这个标准的意思。有些人认为这个标准是为了禁止一夫多妻的情况。但是如果一个人是一夫多妻的情况的话,他连成为教会成员都不可能,更不用说成为教会的领导人。如果保罗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禁令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另外,一夫多妻不是当时以弗所的问题。这种情况在罗马社会也并不常见,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在那个时候发生婚外性行为和离婚都很容易。一夫多妻也不是一世纪犹太社会的特点。
有人认为保罗在此是为了禁止人在配偶死后再婚。但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这个标准和其它所有的标准一样指的是道德品格,而不是婚姻状况。另外,圣经允许并尊重信徒在合宜的情况下选择再婚。保罗希望年轻的寡妇嫁人并治理家庭(提前5:14),而且寡妇可被称作只作一个丈夫的妻子(提前5:9)。在《哥林多前书》7:39保罗写道,“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这在主里面的人。”
还有些人认为这个条件是禁止离过婚的人成为属灵领袖。这种观点再一次忽略了这个事实,即保罗在此并不是指婚姻状况。圣经也不禁止所有离婚后再婚的情况。在《马太福音》5:31-32及19:9中,主允许因奸淫导致离婚的人再婚。保罗提出了另一种允许再婚的情况,即不信的配偶主动提出离婚(林后7:15)。虽然上帝恨恶所有的离婚(玛2:16),但他对上述两种情况中无辜的一方是有恩典的。
由于再婚就其本身而言并不是罪,因此它不一定是一个人品格上的缺陷。但是如果再婚前的离婚,是因为一个人不能管理好他的家(提前3:5),那么再婚者就不合格了。
保罗也没有将单身者排除在事工之外。如果他在这里是这个意思,那么他自己就不合格,因为他本人就是单身(林前7:8)。
一个女人的丈夫是指一个人全心全意地忠于他的妻子。他只爱她、且只渴望和想念她。他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保持性的贞洁。这个条件在当时性泛滥的以弗所尤其重要。会众中不时有人在性方面犯了罪,这样的人即使不是大多数,也有不少。如果这发生在一个人归信基督之前,就不是问题(参看林后5:17)。如果这个人是在信主后犯了这样的罪,那么此时即使他还未担任带领职分,这就是一个问题。如果这罪发生在他担任带领职分之后,那么这个人无疑更是不合格的了。
这些标准同样适用于今天处于属灵领袖位置上的人。圣经清楚地指出,性犯罪永远离不开上帝的责备。《箴言》6:32-33说到犯奸淫的人,“与妇人行淫的,便是无知;行这事的,必丧掉生命。他必受伤损,必被凌辱;他的羞耻不得涂抹。”
前段时间我听到一段让人极其不安的播报,是一个“复职典礼”,是有关一位牧师因公开承认婚外情的罪而成为全国性新闻的主角。这个人仅经过一年的“辅导和复原”就带着所在教会的祝福再次回到公众事工之中。
一个不固自己名声并且破坏了人们对他的信任的人,仅靠一年休假和一点辅导就能完全恢复他在会众中的名誉,这想起来都觉得荒唐无比。令人悲哀的是,这个故事并非一个特殊事件。福音派教会的康庄大道和各种小道上到处充斥着这类修复团队,他们像拖车司机一样等候下一位带领人的“事故”。
许多人将饶恕一个悔改的罪人与恢复他们的带领人职分混淆了。虽然我们应乐于宽恕,但是宽恕并不意味着要重新恢复其带领人的资格。有一些罪会无可挽回地破坏一个人的名誉,并致使他永远失去带领人的资格。甚至连使徒保罗也惧怕这种可能性:“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在谈及己身时,保罗很显然考虑到了有关性方面的罪(参看林前6:18)。保罗深深知道,如果他经不住性的试探,那么他也会失去担任领袖的资格。今天的教会也需要以同样的严肃态度来看待这一败坏人的罪。
Copyright 2017, Grace to You, www.gt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Used by permission.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appeared here at Grace to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