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历史、自然和文化背景
指导方法:以历史、自然和文化背景为基础研究经文
这里所谓的背景,是指形成原生信息的那个环境。不论是婴儿学母语还是翻译者学一种没有文字的语言,考察背景都是一个好的开始。没有对语境的认识,建立交流即使不是不可能,也会困难重重。
历史背景
圣经与许多宗教教导不同,是透过历史启示真理。一些宗教根植于神话,例如日本神道教和印度教。还有一些宗教虽然由某位历史人物创立,但大部分教导是神话式的,例如佛教。相比之下,圣经不但根植于历史,而且被称为历史文献,是神向人启示自己的记录。因此,我们必须在历史背景下理解圣经。
作者的处境
明白圣经作者的处境,通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经文的含义。如果我们研经时了解大卫写作时的处境,许多诗篇便会呈现出全新的意思。大卫说“我向你犯罪,唯独得罪了你”(诗51:4),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影响着对整首诗的解释。大卫在此是指一些内在的或灵里的,并不累及他人的罪吗?当我们明白这首著名的悔罪诗是大卫认识到自己对拔示巴和乌利亚所犯的罪行之后所写的,就能够理解大卫话语的深刻含义——所有干犯别人的罪行,不论多么严重,最终、最主要的是得罪了神。我们只有明白作者写作时的处境,才能明白这一点。
保罗告诉我们说:“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应当一无挂虑……神所赐出人意料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4:4-7)。这些美丽的意境几近理想。但是,保罗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写下这些荣耀的话语呢?他正身陷囹圄(腓1:13-14)!他在生命岌岌可危时写道:“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腓2:17-18)。实际上,腓立比的信徒们在此之前就曾见证保罗在狱中为他们所做的榜样——一个因罗马兵丁的鞭打而流着血的人,却在深夜唱歌赞美神(徒16:12、22-25)。明白这些背景,我们对这些要求人喜乐的劝勉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没有人在明白了保罗的处境之后,还会说:“他可以大谈喜乐,但他根本不明白我的艰难处境。”
圣经中的历史线索
通常,经文的历史背景就记录在圣经之中。如果想抓住新约圣经的意思,就必须了解旧约的历史。没有旧约历史背景,我们就无法理解像《希伯来书》这样的书卷。
有一次,耶稣简略地引用了一个旧约时代的历史事件,而这则引用是理解耶稣整篇教导的关键所在。他对尼哥底母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约3:14-15)。如果我们不理解旧约关于罪、审判、信心和神医治的记载,基督的这段引用就会成为一个谜,不但不能启示他在十字架舍己的目的,反而使之模糊不清。
有些人说耶稣是以利亚再生,有些人说他是耶利米(太16:14),到底耶稣身上的哪些特点促使人们联想到了先知以利亚和耶利米?如果我们不研究旧约时代的这两位先知,答案就无从知晓。
旧约历史不仅对于明白新约圣经的许多内容至关重要,对于理解旧约的许多内容也是必要的。例如,先知书必须在历史书所提供的背景下阅读。很多人发现,可以依照历史书中的记载将旧约历史按时间顺序排列制表,然后再将各个先知置于其中,这个方法对于明确每一个预言的历史背景非常有帮助。
例如,先知以西结讲到一个满是枯骨的山谷(结37:1-6)。信徒们从用心良苦的讲道者那里听到过对这段经文各种精彩的解释。通常,这段经文会被灵意化,用来形容一个人借着圣灵的大能从死亡中被复活时的情景。然而,若想理解这段经文,明白它的历史背景至关重要。《以西结书》33章21节写道:“我们被掳之后十二年十月初五日,有人从耶路撒冷逃到我这里,说:‘城已攻破。’”在异象之后,主紧接着对先知说:“人子啊,这些骸骨就是以色列全家。他们说:‘我们的骨头枯干了,我们的指望失去了,我们灭绝净尽了。’所以你要发预言对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的民哪,我必开你们的坟墓,使你们从坟墓中出来,领你们进入以色列地’”(结37:11-12)这一历史背景帮助我们明白,这异象是指以色列及其回归应许之地。
此外,新约历史通常也会帮助我们理解新约经文。看一看使徒行传的结尾:
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徒28:30-31)
保罗当时的处境便是狱中书信的背景,了解这个背景可以启发我们明白以下一些经文:
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我为这福音的奥秘作了带锁链的使者,并使我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讲论。(弗6:19-20)
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腓1:20-21、24-25)
众圣徒都问你们安。在凯撒家里的人特特地问你们安。(腓4:22)
需要注意的是,所参考的经文之间必须有真正的联系。例如,不要用《使徒行传》28章(以上提到的)作为《提摩太后书》及该处记载的保罗被囚的背景,也不要用保罗在《提摩太后书》中所记载的处境(根据传统解释,在马梅尔定地牢里)当作狱中书信的背景。《提摩太后书》和《腓立比书》仅在一点上有相似性,那就是保罗在撰写这两部书信时都身陷狱中。但毫无疑问,《以弗所书》和《腓立比书》中所指的都是《使徒行传》描述的相同经历。通过比较,我们就会更了解保罗的经历,同时也便于理解他教导的背景。
圣经所提供的历史背景,可以从以下资料中找到:
1.一本好的串珠注释圣经;
2.圣经词汇索引,它可检索其他经文中出现的同一个名字(参本章末的建议阅读书目);
3.圣经辞典或圣经百科全书。
圣经以外的资料
虽然我们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很多历史背景,但圣经之外的历史资料对我们理解一段经文往往也有帮助。
《但以理书》2章31-45节中记录的有关大像的异象,勾画了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兴衰。大像的各个部分显然不是随意选择的,它们意在表明每个帝国各自的特点。但是,我们必须通过其他资料学当时的历史背景,以便了解这些帝国的特点。我们从这些历史记录中可以看出但以理预言的精确性,极大增强了我们对于圣经是神的奇书以及但以理是神真实代言人的信心。不管自由派圣经高等批判者将《但以理书》的成书年代往后推多久,都无法推翻这一异象是超自然的精确预言。若没有圣经以外的历史记录,这些事实的分量就会流失。
另外一个例子在《启示录》中。关于书中对巴比伦的一系列描述,我们只有参考罗马历史才能理解。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和考古研究,了解坐落在小亚细亚的七间教会。这些特点帮助我们明白主对每个教会的劝诫(启1-3)。谁是尼哥拉一党的人?士每拿“撒旦一会的人”指什么?撒旦在别迦摩的座位是什么?谁是推雅推喇的耶洗别?以上和其他许多问题的答案必须从圣经之外的资料中获取。
在探索任何一段经文的意思时,释经者首先要尽可能地了解圣经作者:他是谁?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写作?他在怎样的处境下写作?除此以外,释经者还要尽量了解经文的受众:这篇经文是写给谁的?他们在阅读这段经文时的历史背景如何?如果经文中提到了某些历史事件,我们就应该对这个事件刨根问底,以确定它在圣经中的用意。
圣经中找不到的历史背景,也许能在以下资料中找到:
1.圣经辞典、圣经百科全书和各种圣经手册;
2.记录圣经时代历史的书籍;
3.介绍圣经的书籍和圣经注释中的绪论、简介部分(参本章末的建议阅读书目)。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参照
地理背景对理解一段经文往往也有帮助。有关地理的描述可能只是简单到提及一条河的流向。在《以西结书》47章中,我们读到有一条河从圣殿流出并可“医治”一片海。当我们仔细研究这段经文时,就会发现这条河流向东方而非西方,所提到的海就是在先知异象中重焕生机的死海。
在另一个例子中,何西阿是一位典型扎根于当地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先知。
因你们在米斯巴如网罗,在他泊山如铺张的网……以法莲为我所知,以色列不能向我隐藏……你们当在基比亚吹角,在拉玛吹号,在伯亚文吹出大声,说:“便雅悯哪,有仇敌在你后头!”……以法莲见自己有病,犹大见自己有伤,他们就打发人往亚述去见耶雷布王,他却不能医治你们,不能治好你们的伤。(何5:1、3、8、13)
如同许多类似经文,我们若不仔细考察其中所提到的各个地方,就无法理解以上经文。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底波拉拯救以色列人的故事已足够震撼人心,但当我们将每一支派在地图上一一标注出来,再研究一下哪些参与了战斗,哪些没有,经文真正所要强调的信息才会跃然纸上(士4-5)。这个故事是围绕着那些帮助耶和华的人和没有帮助的人之间展开的。显然,如果不仔细研究地理背景,一段经文的影响力和其中所蕴含的属灵真理就会大减。
从以色列十二支派分布图中找出西布伦、以萨迦和拿弗他利。注意,他们全都聚居在发生战斗的他泊山和基顺溪周围。你可以从一本历史地图集或一部百科全书中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支派的情况。他们很穷,生活在富有的迦南人当中,受着他们的压迫。但恰恰是这些人与底波拉的士师之地便雅悯和以法莲一道参战,赢得了神的认可。再从地图上找出但、亚设和流便。“基列人”大概是迦得和约旦河对岸的玛拿西半个支派。注意这些支派都住在那个战场的周边地带。历史背景告诉我们,他们也远比其他支派富裕。但支派通过贸易变得富足;亚设虽然离发生冲突的地方较近,却还安全,并且已经与敌人讲和;在河岸的另一边,迦得、东边的玛拿西半个支派和流便也是安全的。流便人是富有的牧羊人,禁得起损失,但最终他们没有去,从而被神咒诅。
西边的玛拿西半个支派又如何呢?注意,他们离发生战斗的地方非常近,但在经文中甚至没有被提及。“玛吉”指的是这个支派吗?九百辆铁甲战车怎会被一条溪流全部冲走?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又怎可能带领自己的装甲部队涉入一条足以将他们冲走的急流?一本地图集就可以让这些关键问题迎刃而解。
了解使徒保罗在写《提摩太后书》时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明白整卷书,尤其是第4章的意思。传统观点认为保罗当时正被关押在马梅尔定地牢里——这个地牢其实是个幽暗的洞穴,地面由不规则的大石板拼接而成,底下就是泰伯河。保罗叮嘱提摩太务必要在冬天之前赶到(提后4:21)并要带上他那件外衣(4:13)。年迈的保罗被囚于这阴冷幽暗、散发臭气的地牢,在孤独中面对死亡,他写道:“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4:16)。这一环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保罗的话语:
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4:5-8)
有一些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理环境:除了参考历史地图集和圣经地图集里面的地图和图表,研经者还可以查阅圣经辞典及圣经百科全书中的地理环境介绍。
动物习性参照
自然环境可能还要求我们了解圣经中提到的动物。例如,圣经中常常提到羊——迷途之羊,寻回之羊,献祭之羊,此外还有神的羔羊。对那些从未跟羊打过交道的人来说,研究羊的特性是很有帮助的。羊是无助的,不能照料自己,它软弱、缺乏保护、迟钝。了解羊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诗篇》23篇、《以赛亚书》53章、《以西结书》34章、《约翰福音》10章以及很多其他经文。了解古时的巴勒斯坦牧羊人怎样照管羊群,对于理解圣经中涉及牧羊人与羊的经文来说也很重要。但这更接近文化研究,而不是单纯考查动物的习性。
植物习性参照
学习生长在古代以色列的植物,常常也能帮助我们理解某些经文的意思。比如:
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到了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门徒也听见了。(可11:12-14)
这是一段奇怪的经文。基督似乎咒诅了一棵无辜的无花果树,原因是它没有做本就不应该做的事——在不该结果的时节结出果来。基督这样做也许是为了激励门徒的信心,事实上的确如此。当然,作为造物主,基督有权利这样做。人类为了并不重要的目的而摧毁整片森林,也不会觉得良心不安。
但是,若不了解有关无花果树的某些特点,这个故事就是奇怪而难以理解的。研究显明,无花果树在抽叶之前会长出小的结节(自然因素),而当地人习惯以此当作食物(文化因素)。因此,如果一棵无花果树在那个时节长了叶,它自然应当有能够满足一个饥饿之人的结节。但是这棵树除了树叶什么都没有。在同一天晚些时候,基督将会赶出在圣殿做买卖的人,然后还要诅咒法利赛人(太23)。这里,基督是不是事先以此比喻神对于假冒为善之人态度呢?他们只有“空谈的叶子”,却没有“实在的果子”?无论如何,研究一下无花果树的特点,对于明白这段经文是很有帮助的。
文化背景
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社会、宗教传统以及法律规条,构成了写作的背景。因此,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明白经文的意思。
出自圣经的文化背景
我们可以直接从圣经中了解到一些文化、风俗的背景。在《马太福音》15章2节中,法利赛人和文士想知道为什么基督的门徒在吃饭之前不洗手。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合情合理。难道门徒在饭前不洗手不奇怪吗?为什么基督看似反对这个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呢?马可对该风俗的附加说明为我们做了解释(可7:3-4)。马可解释说这是一个宗教礼仪,要洗的不光是手,还包括进餐时所用的所有器具。很显然,双方冲突的焦点不在于讲不讲卫生,而在于基督一向反对的人为宗教规条的桎梏。
再看一个例子,某人发誓要将首先从他家里出来迎接他的人当作燔祭献上,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士11:30-40)。不管发誓与否,这个人因此要将他唯一的孩子献祭,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有些解经家提出他没有将女儿献祭,而只是把她送走了。因为经文中提到“她终身没有亲近男子”,于是一些人认为“献祭”实际上是指终身保持独身。但是,整段经文似乎显示,那人的确按照当时的习俗将自己的孩子献祭了。圣经中曾多次记载周边民族有将自己的孩子献祭的风俗,这也是以色列的重大罪行之一(利18:21,20:2-5;申12:30-31;诗106:37)。
虽然对于理解新约来说,许多必要的文化背景可以在旧约中找到,但我们有时必须参考考古文献及其他记录,以帮助理解一段经文。
圣经以外的资源的文化背景
我们从圣经以外的资源中所了解的文化背景,对于理解圣经中的很多经文都有帮助。在以上提到的经文中,以色列周边民族所行的可憎之事是让他们的“儿女经火”。事实是,人们造一尊巨大的金属偶像形状的火炉,烧至通红,并把自己的亲生骨肉放在那偶像伸出的炙热的手上,作为安抚众神的祭品或为赢得某种大恩宠。我们了解这个背景,就可以明白圣经中多次提及的“经火”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约翰福音》9章中,瞎子的父母害怕“被赶出会堂”,不敢站出来为儿子说话(22节),这看似令人费解。更加奇怪的是,从上下文中我们得知,耶稣医治这个瞎子的时候,他们是在圣殿,而不在会堂。当我们了解了犹太人的文化后,这个谜团就解开了。从圣经以外的资源中我们了解到,一个人被“赶出会堂”就意味着被犹太教会开除,实际上就等于被剥夺公民权。以当时的犹太社会来说,人若被教会开除,就意味着丧失了作为犹太公民的一切权利。在这样的背景下,那瞎子竟然以如此的勇气与宗教领袖当面对质,这实在令人震惊啊!
基督讲了一个比喻,说一个参加婚宴的客人因为没有穿戴婚宴礼服被赶了出去(太22:11)。这听起来极不公平,更何况这位客人不是自愿前来,而是被临时从大路上抓来的。看似更不合情理的是,那没有穿戴婚宴礼服的客人竟被绑住手脚扔到外面!研究了相关的文化背景,我们就会明白:那时,礼服都是由婚宴主人提供的,客人拒绝穿主人预备的礼服,证明他妄想篡夺主人的位置,主人因此要公开把他赶走。
在同一段经文中,基督回答希律党人提出的一个带有圈套的问题。他说:“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太22:21)。人们在耶稣这句高深莫测的话上建立了整套有关文化结合的神学思想。但是,从上下文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耶稣无非是以巧妙的方式回答希律党人提出的一个刁钻的问题罢了。
对当时文化背景的研究显示,向圣殿捐“俗钱”是不合体统的,奉献给圣殿的必须是“圣殿币”,因此圣殿里有提供兑换服务的“银行”,有兑换银钱的人。希律党人妄想诱使耶稣说出不爱国的言论:他要么抵制当地法律,即令人憎恨的罗马税制,要么支持给罗马交税,而背叛自己的民族。面对这种情况,耶稣巧妙地绕过陷阱,指出一枚钱币印着谁的名字和头像,就属于谁!同样,圣殿币就应该捐给圣殿,而不能用来给罗马纳税。
通过这个回答,耶稣表明自己既遵守罗马的法律,又忠于自己的民族,而有关基督徒该如何处理今世之事这一层更深的教导,则需要在圣经的其他地方寻找答案。因此,了解文化背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一段经文。
但是,我们在圣经之外的资源中寻求对经文的理解也要格外小心。例如,一位当代的传道人称基督在那个时代骑驴子相当于在今天开豪华轿车,并以此来支持他的“成功神学”。这条神学理念的确动听,但绝不是先知对卑微的弥赛亚的预言,他不是骑着威风凛凛的高头大马:“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亚9:9)。
那么,如何找到有关历史、自然、文化背景问题的答案?有哪些必须用到的工具?我们已经看到,仔细钻研经文的上下文通常能够为解答此类问题提供很大帮助,这也是研究的出发点。除此之外,恐怕最有用的研经工具就是一本好的研读版圣经中的串珠注释了。按主题来编排的圣经也可以提供同样的帮助。通常,圣经本身会提供某段经文中有关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环境问题的相关信息。当研经者已经深入了解对应经文和历史背景时,也许就不需要经常使用这个工具了。但对大多数学习圣经的人来说,还是有必要找到对应经文以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从而帮助他解释所学习的经文。
以上这些是基础工具。另外,我们还可以从那些在研究圣经文化背景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的人那里得着更大的帮助。因此,有关圣经背景的书籍、圣经辞典和圣经百科全书都能在研究圣经文化背景时给我们提供很大帮助。
运用这些指导方法来解释圣经的学者会将他的研究成果编纂成一本评论性圣经注释。评论性圣经注释与灵修性圣经注释的区别在于:灵修性注释通常不涉及圣经文本评论和对某段经文细致的分解,而专注于将圣经的教导运用到生活中;评论性注释则力求通过使用所有释经学指导方法来发掘经文的意思。我们正在学习的,正是评论性解经家已经实践过的。
即便对于那些有经验的研经者来说,也最好是先独立钻研圣经,然后再参考注释书。这样做的原因是:第一,没有任何一位解经家是完全正确的,也没有谁对于圣经所有章节都可以称得上是专家。一位解经家往往借助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因此,要想保持个人的独立判断和自主研经的完整,最好还是首先通过使用基本工具,发掘经文的意思,进行个人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于任何一段经文,未参考几位最好的解经家就给自己的研究下结论,一向是不明智的。在研经的最后一个阶段,解经家为个人的结论提供检验,并且在完成个人研究之前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启发。不但如此,注释书中还收录了相关背景资料,以供我们对照查考。
总结
研经者要仔细考查每一段经文的背景。他要问自己:这段经文与相关历史事件有何关系?地理或其他自然环境特征如何影响原文意思?要想确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先要确定注意哪些文化因素?
推荐阅读书目
圣经词汇索引
Darton, Michael, ed. Modern Concordance to the New Testament. Garden City, N. Y.: Doubleday, 1976.
Goodrick, E., and J. R. Kohlenberger III, eds. The NIV Exhaustive Concordanc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0.
Kohlenberger, J. R., III, ed. The NRSV Concordance Unabridg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1.
Kohlenberger, J. R., III and J. A. Swanson. The Hebrew-English Concordance to the Old Testamen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8.
Kohlenberger, J. R., III and J. A. Swanson et al. The Greek-English Concordance to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7(王正中主编,《旧约圣经中希英逐字对照》,浸宣出版社)
The New Strong’s Expanded Exhaustive Concordance of the Bible. Nashville: Nelson, 2001.
Young, Robert. Young’s Analytical Concordance of the Bible. GrandRapids: Eerdmans, 1955.
Zondervan NASB Exhaustive Concordance. Grand Rapids: Zondervan,2000.
地图集
Aharoni, Y., M. Avi-Yonah, A. F. Rainey, and Z. Safrai, eds. The Carta Bible Atlas. 4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2002.
Beitzel, Barry. The Moody Atlas of the Bible. Chicago: Moody, 2009.
Lawrence, Paul. The IVP Atlas of Bible History.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2006.
Pfeiffer, Charles F. Baker’s Bible Atlas. Rev. ed. Grand Rapids: Baker, 1967.
Pritchard, J. B., ed. The Harper’s Atlas of the Bible. New York: Harper, 1987.
Rainey, Anson F., and R. Steven Notley. The Sacred Bridge: Carta’s Atlas of the Biblical World. Jerusalem: Carta, 2006.
Rasmussen, Carl G. The Zondervan NIV Atlas of the Bibl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9.
Talbert, Richard J. A., ed. Barrington Atlas of the Greek and Roman World.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 Press, 2000.
Wright, G. E., and F. V. Filson, The Westminster Historical Atlas to the Bible. Rev.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56.
百科全书、圣经词典和圣经手册
Achtemeier, P. J., ed. HarperCollins Bible Dictionary. Rev. ed. San Francisco: Harper, 1996.
Alexander, T. D., and D. W. Baker, eds.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Pentateuch.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2003.
Bromiley, G. W., 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4 vols. Rev. 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9-86,
Butler, T. E. ed, Holman Bible Dictionary. Nashville: Broadnan, 1991.
Davids, P. H., and R. P. Martin, eds. Dictionary of the Later New Treatment and Its Developments.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1997.
Elwell, Walter A., ed. Baker Encyclopedia of the Bible. 2 vols. Grand Rapids: Baker, 1988.
Freedman, D. N., ed. Eerdman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0.
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6 vols. Garden City, N. Y.: Doubleday, 1992.
Green, J. B., S. McKnight, and I. H. Marshall, eds. Dictionary of Jesus and the Gospels.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1992.
Hawthorne, G. F., R. P. Martin, and D. G. Reid, eds. Dictionary of Paul and His Letters.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1993.(霍桑、马丁、里德著,《21 世纪保罗书信辞典》,校园书房出版社)
Keck, L. I., ed. The New Interpreter’s Bible. 12 vols. Nashville: Abingdon, 1994-2002.
Roth, C., and G. Wigoder, eds. Encyclopedia Judaica. 16 vols. Jerusalem: Keter, 1971-1991.
Sakenfield, Katharine Doob, gen. ed. The New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2 vols. Nashville: Abingdon, 2006.
Tenney, Merrill C. The Zondervan Pictorial Bible Encyclopedia. 5 vol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5.
Youngblood, R. F., and F. F. Bruce, eds. Nelson’s New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Rev. ed. Nashville: Nelson, 1995.
概览和综述
Archer, Gleason. Survey of Old Testament Introduction. Rev. ed. Chicago: Moody, 1974.
Arnold, B. T. and B. E. Beyer. Encountering the Old Testament. Grand Rapids: Baker, 1999.
Barton, John, ed. The Biblical World. 2 vols.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Brown, R. 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New York: Doubleday, 1997.
Carson, Donald A., and Douglas J. Mo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2nd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5.(卡森、穆尔著,《21 世纪新约导论》,天道出版社)
Coogan, Michael David. The Old Testament: A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Introduction to the Hebrew Scriptures. N. Y.: Oxford Univ. Press, 2006.
Guthrie, Donald. New Testament Introduction.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1975.
Harrison, R. K.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Grand Rapids:Eerdmans, 1969.
LaSor, W., F. Bursh, and D. A. Hubbard. Old Testament Survey. 2nd 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6.
文化特征
Bruce, F. F. Paul: Apostle of the Heart Set Fre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7.
Christopher, D. Smith, ed. Text and Experience.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1995.
DeSilva, D. A. Honor, Patronage, Kingship & Purity.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2000.
Eco, U.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92.
Elser, Philip Francis. Ancient Israel. Minneapolis: Fortress, 2006.
Fiensy, David A. The Social History of Palestine in the Herodian Period. Lewiston, Me: Edwin Mellen, 1991.
Gower, Ralph. The New Manners and Customs of Bible Times. Chicago: Moody, 1987.
Hanson, K. C., and Douglas E. Oakman. Palestine in the Time of Jesus.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8.
Hock, Ronald F. The Social Context of Paul’s Ministry.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0.
King, P. J., and L. E. Stager. Life in Biblical Israel. Library of Ancient Israel.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1.
Malina, Bruce J. The New Testament World. 3rd ed. Louisville: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1.
Matthews, Victor H. Manners and Customs in the Bible. Peabody, Mass.: Hendrickson, 1988.
Matthews, V. H., and D. C. Benjamin. Social World of Ancient Israel 1250-587 BCE. Peabody: Hendrickson, 1993.
Pilch, John J. The Cultural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Collegeville, Minn.: Liturgical Press, 1999.
Robbins, Vernon K. The Tapestry of Early Christian Discourse.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Safrai, S., and M. Sterns, eds. The Jewish People in the First Century. Compendia Rerum Iudaicarum ad Novum Testamentum. Section 1, 2 vols.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4-1976.
Sawyer, John F. A.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the Bible and Culture.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 2006.
Schürer, E., et al. The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in the Age of Jesus Christ. 4 vols. Rev and trans. by Geza Vermes, Fergus Millar, and Matthew Black. Edinburgh: T. & T. Clark, 1973-87.
Witherington, Ben, III, ed. History, Literature and Society in the Book of Ac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96.
Sherwin-White, A. N. Roman Society and Roman Law in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8.
Thompson, John A. Handbook of Life in Bible Times.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1986.
Walton, J. H. Ancient Israelite Literature in its Cultural Contex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9.
考古
Avi-Yonah, Michael, and Ephraim Stern, eds.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Holy Land. 4 vols. Jerusalem: Israel Exploration Society (Massada Press), 1970-1999.
Bartlett, John, ed. Archaeology and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7.
Blaiklock, E. M., and R. K. Harrison.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iblical Archaeolog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3.
Dever, W. G. What Did the Biblical Writers Know and When Did They Know It?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1.
Hoerth, Alfred. Archaeology and the Old Testament. Grand Rapids: Baker, 1998.(贺尔斯著,《旧约考古学》,宗教教育中心)
Laughlin, John. Archaeology and the Bible. London: Routledge, 2000.
McRay, John. Archaeology and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Baker,1990.(麦克雷著,《新约考古学》,宗教教育中心)
历史背景
Arnold, B. T., and F. E. Beyer. Readings From the Ancient Near East. Grand Rapids: Baker, 2002.
Bright, J. A History of Israel. 4th ed., revis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W. P. A. Brown.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0.(布赖特著,《以色列史》,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Edwards, I. E. S., et al., eds.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3d ed. 5 v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70B.
Evans, C. A., and Porter, S. E.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Background.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2000.
Ferguson, E. Backgrounds of Early Christianity. 2d. 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3.
Finegan, Jack. Handbook of Biblical Chronology. Rev. ed. Peabody, Mass.: Hendrickson, 1998.
Hallo, W., and K. L. Younger Jr., eds. Contexts of Scripture. 3 vols. Leiden: Brill, 1997-2002.
Hillel, Danie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Bible.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 2006.
House, H. W. Chronological and Background Charts of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1.(郝思韦恩著,《新约背景与年代表》,中华福音神学院)
Long, V. P. The Art of Biblical History. Vol. 5 of Foundations of Contempoary Interpretation. M. Silva,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4.
McNutt, Paul. Reconstructing the Society of Ancient Israel. Library of Ancient Israel.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9.
Matthews, V. H., and D. C. Benjamin. Old Testament Parallels.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91.
Meyers, E. M., ed.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y in the Near East. 5 vols.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1997.
Provan, I., V. P. Long and T. Longman, III. A Biblical History of Israel.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3.(普罗文、朗文著,《圣经以色列史》,天道出版社)
Rogerson, John. Chronicle of the Old Testament Kings.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9.
Saggs, H. W. F. The Greatness that Was Babylon. Rev. ed. London: Sidgwick & Jackson, 1988.
Sasson, J. M., ed. Civilizations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4 vols. Yew York: Scribner, 1995.
Schürer, E.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in the Age of Jesus Christ. Rev. and ed. G. Vermnes, F. Millar, and M. Goodman. 4 vols. Edinburgh: T. & T. Clark, 1973-1987.
VanderKam, J. C. An Introduction to Early Judaism.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1.
Walton, J. H. Ancient Israelite Literature in its Cultural Contex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9.
Walton, J. H. Chronological and Background Charts of the Old Testament. Rev.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4.(华尔顿著,《旧约背景与年代表》,中华福音神学院)
Witherington, B. New Testament History. Grand Rapids: Baker, 1993.
Wright, N. T. The New Testament and the People of God. Vol 1 of Christian Origins and the Question of God.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92.
Yamauchi, E. M. Persia and the Bible. Grand Rapids: Baker, 1990.
使用中文的研经者可能会认为要想获得本书所提到的各种参考工具并不容易,其中翻译成中文的更是凤毛麟角。然而,随着数码科技的发展,一些网上研经工具应运而生。任何人只要有一台电脑,或是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就有途径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帮助他准确解释圣经经文,
例如:
中文研经工具 (https://yanjingtool.com/b/web/)
多个圣经版本,包括和合本、新译本、标准汉语本、NET圣经、ESV、NASB、ASV、KJV、希腊语圣经、希伯来文圣经、简明圣经
准备讲道的注释和讲道大纲
史特朗圣经原文编号
信徒圣经注释
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
圣经卫星地图集
希腊文、希伯来文辞典
圣经知识宝库
新约希腊文辞典
新约精览、旧约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