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神的感恩(1:12-17

 

(一)神丰盛的恩典(1:12-14

 

1:12-14  12)我感谢那给我力量的我们主基督耶稣,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侍他。(13)我从前是亵渎神的,逼迫人的,是粗暴之人;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做的。(14)我们主的恩典,连同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都格外丰盛地倾倒在我身上。

 

1:12  在保罗书信中,感谢通常紧随在问候语之后。但在这封信中,保罗在这两部分之间插入了他将提摩太留在以弗所的原因。在这一节,熟悉的感谢之言终于跃然纸上。保罗在之前的书信中都是将感谢归与神,在这里则将感谢归与我们主基督耶稣。耶稣为主是保罗后期书信中越来越着重强调的主题。

 

给我力量endynamōsanti me)的正是基督。这句话也可译作“赐给我大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或者“算”(英王钦定本)他有忠心,服侍他。“服的希腊文diakonia基本意思是“服”,但在新约中也有较为专门的用法。“把我放置在奉工作中”(英王钦定本)大概也是令人满意的译法。

 

1:13  保罗从前是亵渎神的。这大概是指他在抵挡新兴的基督教时,曾咒诅耶稣之名。现在,他已意识到那样做是亵渎神,因为耶稣就是神。

 

保罗曾经也是逼迫人的。这个事实在使徒行传8:39:124522:4526:9-11,加拉太书1:13中都有充分的记载。出于保护犹太教的满腔热忱,年轻的扫罗坚信自己必须摧毁基督教。

 

不仅如此,他还是个粗暴。这在原文中是一个词:hybristēn。它仅见于此处与罗马书1:30语气比“侮辱人的”(英王钦定本)更加强烈,意指粗野无礼与暴力(8:3)。

 

保罗喜欢用三叠句,此处是又一个例证。洛克总结道:“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三叠句(正如保罗书信中所常见的):先是出言恐吓,然后被当权者授权采取逼迫的行动,最后非法实施暴行。”(p. 14, 15

 

尽管如此,他还是蒙了怜悯,因为他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做的。保罗从前真心相信自己那样做就是在服侍神。当他被带到耶路撒冷的犹太议会前,保罗说:“我在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徒23:1)。这话显然也包括他信主之前的生活。

 

1:14  保罗从神那里所得的不仅是怜悯。他宣告:我们主的恩典,连同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都格外丰盛地倾倒在我身上。这是保罗另一个伟大的三叠句。“恩典”赐予他救恩,“信心”使他支取救恩,“爱心”则令他应用救恩。

 

 

 

注解

 

1:14  “格外丰盛地倾在我身上”译自一个希腊词ὑπερεπλεόνασεhyperepleonase,“极其丰盛”)。保罗喜欢使用带有ὑπέρhyper,“超过”)的合成词。该词仅见于新约此处。班扬(Bunyan)的著作《罪魁蒙恩记》(Grace Abounding to the Chief of Sinners),其书名就是从这里获得灵感的。

 

(二)罪魁1:15-17

 

1:15-17  15)“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值得完全接纳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16)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做榜样。(17)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远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1:1516  这话是可信的其字面意思是“这话是信实的”(pistos ho logos)。这种惯用语句仅见于教牧书信(参见3:1;提后2:11;多3:8)。此处和4:9还附有是值得完全接纳的这句话。这个反复出现的格式语总是与一句可以完全信赖的格言相连——要么关于教义,要么关于实践。这里的格言是: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就是好消息,是福音的核心。

 

保罗觉得在罪人中是罪魁。“魁”的字面意思是“第一”或“居首”。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极力逼迫基督的门徒。就道德层面而言,年轻的扫罗是一个严格的法利赛人,在律法上过着无可指摘的生活。但作为罪魁,基督一切的忍耐已彰显在他身上,给凡愿意信耶稣而得永生的人做榜样。保罗的一生有力地彰显出神的恩典。

 

1:17  在这一节里,保罗一如既往地脱口发出赞美。与此处相比,他在本书6:16和提摩太后书4:18的颂赞则较短;罗马书11:3616:27,加拉太书1:5,以弗所书3:21和腓立比书4:20则较长。

 

 

 

注解

 

1:15  πιστόςpistos,“信实、可靠”)在提摩太前书出现了11次,在提摩太后书和提多书中分别出现3次,因此在教牧书信中共出现17次。可见,它在这三封信中都是关键词。

 

1:17  永远的君王的字面意思为“历世历代的君王”,后者见于次经《多比传》(Tobit13:610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资源介绍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