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

 

当教牧任聘委员会寻找牧师的依据是商业界用人制度而不是神的话语时,教会就会受到亏损。对风格、个性、外貌、演讲能力、管理能力和幽默感的偏好,会让它们在决策过程中占有过份重要的比例,因此湮没了圣经关于教会领袖委任条件的清楚教导。这样做的悲剧性后果就是,教会无法分辩一个雇工和牧者的区别。

 

然而,教会也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基督徒有一个优势——知道神对他们的牧者的简单要求是什么。在《提摩太前书》3:2-3中,保罗清楚地给出了牧者的标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无可指责”。这段经文清楚地指出,神主要关心的是牧师的道德品格而不是他的能力。尽管如此,神的确加了一个重要的技能要求——教导的能力。

 

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保罗在含有众多道德条件的清单中插入这一项。他这样做是因为有果效的教导是与教师的道德品格密不可分的。一个人的本像与他所教导的不能分离。理查德·巴克斯特说,“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人一定会去按照所说的话去做。”

 

长老必须是一个有技巧有果效的教导者,他竭力传道教导人(参 提前5:17)。这是一个将长老与执事区别开来的条件。鉴于监督的主要职责是传讲和教导神的道,因此这方面的恩赐很重要。

 

传讲和教导神的话是长老的主要任务(提前4:6-16;提后2:15)。神将他们赐给教会正是为此目的(弗4:11-12)。虽然所有的信徒都有责任将从圣经中所学到的真理传递出去,但不都具有传讲和教导的恩赐(林前12:29)。但那些渴望担任教牧职责的人必须要具有此恩赐。

 

善于教导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如前所述,一个善于教导人的必须具有教导的恩赐。一个人无法仅靠天生的能力成为一名好教师;按照圣经,教导的恩赐是指由圣灵赐下的有效地教导圣经真理的能力(提前4:14;提后1:6)。

 

其次,一个善于教导的人必须能深入地理解教义。保罗劝诫提摩太说:“……基督耶稣的好执事,(是)在真道的话语和你向来所服从的善道上得了教育。” (提前4:6)对此理查德·巴克斯特这样说到:

 

他不能在知识上做婴孩,应将所有奥秘的事教导众人,因为这些事是得救必须具备的知识。对于担负教导职责的人来说这是多么重要的条件。

 

一个人储备的教义知识越深,他就越善于教导,他的教导也更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第三,一个善于教导的人必须具有谦卑的态度。以自傲的态度教导真理只会削减所教导真理的影响力。讲坛不是牧师们扮演教皇的地方。大量有关媒体对于一位牧师表现得像独裁者的报导应足以强调讲坛需要谦卑态度的重要性。那些善于教导神话语的人会因那些所教导的话语而自我谦卑。

 

保罗提醒提摩太:

 

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地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提后2:24-25

 

第四,善于教导的人的特点是其圣洁的生命。保罗告诉提摩太“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提前4:7),并且要“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提前6:11)。他应有良好的信誉,并活出所自己教导的。保罗劝诫提摩太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教导的人要求别人成为怎样的人之前,他自己必须先要以身作则。

 

第五,一个善于教的人必须是一个勤勉的圣经学习者。在大家熟悉的《提摩太后书》2:15中,保罗写道:“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第六,一个善于教导的人必须避开谬误。对于为预备事奉而学习的人,如果他去的学校不尊神的话语为大,那是一件悲哀的事。在那里,放弃符合圣经的信念的压力通常是锐不可挡的,而且许多人在自由主义叛教者的学术潮流下随波逐流,远离真道。保罗再三警告提摩太要躲避假教义(提前4:7;提前6:20;提后2:16)。这样的教导对我们也同样适用。

 

最后,一个善于教导的老师必须具有刚强的勇气和坚定信念。他不得离弃真理,摧毁信心(参看提前1:18-19)。在他的服侍结束时,他应可以跟保罗一样的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提后4:7)。

 

总之,善于教导神话语的人必须具有相应的属灵恩赐,深入理解圣经教义,以真实谦卑的灵来教导人,树立圣洁生活的榜样,认真研习圣经,摒弃假教义,且是一个刚强壮胆及有坚定信念的人。

 

讲坛不是那些自我为尊的幻想家,对世人发表自己经历的管道。上帝才是他自我启示的中心角色,且只有那些能借着他的道,正确解释神向我们讲话的人才是合格的传道。

 

教导神话语的呼召是崇高的,需要杰出有能力的人来教导神对人类的书面启示。教导的人应时常恐惧战兢,因为他们要受到更严厉的审判(雅3:1)。

 

Copyright 2017, Grace to You, www.gt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Used by permission.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appeared here at Grace to You.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