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对提摩太的特别指示(4:1-16

 

(一)假禁欲主义(4:1-5

 

4:1-5  1)圣灵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信仰,听从那欺骗人的邪灵和鬼魔的教导。(2这些教导来自假冒为善的说谎之人,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3他们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就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理的人感谢着领受的。4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5)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为圣洁了。

 

4:1  这一章包括保罗在不同事项上对提摩太的特别指示。4:1-5讨论的是禁欲主义教导。

 

圣灵说(“明”的希腊文rhētōs意指“清楚地”或“明确地”),到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信仰。动词“离弃”是“退岀”的意思。《新约希英词典》把该词在本段经文中的含义解作“背离、成为叛道者”。

 

这些叛道者不让圣灵引导他们,反而听从欺骗人的邪灵和鬼魔的教导。“鬼魔”这个词在教牧书信中只出现于此处,我们不妨停下来对它稍加关注。英王钦定本把该词译作“魔鬼们”(devils),今天的英国学者仍然使用这个词(参新英文圣经)。但在希腊文中,daimonion(“鬼魔”〔demon〕,常作复数)和diabolos(“魔鬼”〔devil〕,常作单数)二者有明显的区别。新约清楚地教导,“鬼魔”有许多,但“魔鬼”只有一个。diabolos的复数形式只出现在教牧书信(提前3:11;提后3:3;多2:3),指那些造谣中伤的人。

 

在后来的时候later times这个短语没有“末后的日子the last days这个词(提后3:1)强烈。保罗这里提到的光景显然发生在他在世之时。

 

4:2  保罗以强烈的措辞对他要提到的传假教义的教师作出描述。他称他们为假冒为善的说谎之人en hypocrisei pseudologōn,“虚伪地说假话”)。这暗示他们是明知故犯,故意离弃信仰。他们的良心已经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这个短语在希腊文中只有kekaustēriasmenōn这一个词,意即“用红热的铁烙了印”。他们的良心已被热铁烙焦了,以至于对自己的蓄意妄为毫无知觉。然而有些解经家认为,这里是指他们已被烙上了罪人和撒但奴隶的印。

 

4:3  保罗提到这些人教导的两个错谬道理:他们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这种强调禁欲的做法曾在1世纪潜入教会,并在2世纪诺斯替主义的影响下大行其道。诺斯替主义者教导物质都是邪恶的,只有灵才是美好的。所以,一切肉体的快乐都是罪,圣洁与禁欲被划上了等号。这是犹太教爱色尼派(Essenes)所犯的错谬,很早就潜入了基督教。

 

这些假教师忘了婚姻“是神所设立”,正如我们在婚礼上常被提醒的。神明确地将婚姻立为人类社会的常规。推崇独身更圣洁或更虔诚的人,其实是在提倡诺斯替主义异端,而不是教导新约。保罗使用强烈的措辞(4:2)形容那些禁止嫁娶的人,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看见这样的人。

 

禁戒某些食物的观念无疑要追溯到摩西律法。但基督已释放我们脱离了律法(加5:1-6),我们不再受有关食物的律法限制,那些食物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理的人感谢着领受的。只有那些“信心软弱的”才禁戒自己吃肉,只吃蔬菜(罗14:12)。尽管如此,仍有人假借基督教之名倡导并推行素食主义。保罗在提摩太前书中对付这种异端比在罗马书中更为严厉。禁欲主义的假道理显然正在教会中蔓延,对这种否认我们在基督里得自由(那正是基督教的真谛)的行径,保罗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4:4其中最浅显的事实就是: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这是创世记1章的回音。在那里,“神看着是好的”这句话出现了不下五次(4:1012182125)。诚然,人类在大洪水以前或许是以素食为主(参创2:916),但是神清楚地告诉挪亚,动物跟蔬菜、谷物一样,都可以作食物(创9:3)。

 

保罗宣布,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apoblēton,“抛弃”,新约中只见于此处)。这或许是强调我们吃饭前总要献上感谢的重要性,4:5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点: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为圣洁了。译作“成为圣洁”的希腊文是hagiazetai,为“使之圣洁”的意思。洛克写道:“食物对吃的人来说成为圣洁,并不是指食物本身不洁净,而是吃的人的顾忌或缺乏感谢之心可能使食物对他成为不洁。”(p. 48)短语“神的道”可能暗示了谢饭时引用圣经。怀特认为,这也可能指“合乎圣经的祷告,即合乎神启示之真理的祷告”(EGT, 4:122)。

 

(二)属灵的优越性4:6-10

 

4:6-10  6)你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便是基督耶稣的好臣仆,在信仰的真理和你向来所服从的美善教导上受了教育。(7只是要弃绝那世俗的无稽传说和老妇编造的故事,操练自己成为敬虔。8操练身体有一些益处;但是敬虔对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9这话是可信的,值得完全接纳,10)(我们劳苦努力,正是为此)因我们的指望在乎永生的神;他是所有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

 

4:6  保罗告诉提摩太,如果他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指信徒们),他就是一个好臣仆diakonos仆人”,但这里可能包含该词在现代的特有意义,即“牧师”做“基督耶稣的好臣仆”应成为今天每位牧师的目标。

 

提摩太已在真理logois,字面意思为“话语”)上受了教育entrephomenos,“受训练”或“受栽培”,新约中只见于此处)。他最早受过犹太教训练,却在青年时期归入基督教,已经服从了基督教的教训。“服从”的希腊文动词parakoloutheō源自akoloutheō(“跟随”)和para(“在……旁边”),所以指提摩太向来“紧紧跟随”新信仰的教导。

 

4:7世俗的无稽传说和老妇编造的故事,其字面意思是“亵渎神的老妇的神话”。第二个形容词graōdēs(新约里只出现于此处)的意思是“老妇特有的”。这里是指荒诞不经的故事,就如老年妇女喜欢讲给小孩子听的。保罗以此形容当时的犹太传说(参多1:14)。

 

他劝提摩太不要听信这些,而要专心练自己成为敬虔。“练”(英王钦定本作“锻炼”)的希腊文是gymnaze操练身体(英王钦定本作“锻炼身体”无疑是指体格的锻炼有人认为,鉴于前几节经文,这里可能也包括禁欲的锻炼。可是保罗会认为这种锻炼有任何益处吗?实际上,译作“操练”(名词)的希腊词是gymnasia,英文gymnasium(“健身房”、“体育馆”)即源于该词。

 

保罗承认,操练身体些益处。英王钦定本(及和合本)在这里益处还少这种译法或许过于贬义。希腊文pros oligon可译作“短暂的”,即只为今生。凡事则指“长久的”或永远的按照字面意思,这段经文是说操练身体暂时有益(ōphelimos,“有用的、有益的”)——这当然不是说操练身体没有益处。但属灵的操练远为重要,因它有永恒的价值——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

 

4:910  此处我们又见到这句惯用语:这话是可信的,值得完全接纳(参1:15)。解经家一致认为,“这话”是指前一句话(8节)。新国际译本的译法则依照联合圣经公会希腊文圣经(UBS)的标点,把4:94:10连在一起。新英文圣经的处理则是:在4:9句末加上一个冒号,4:10以一个引号开始。但新英文圣经也依照大多数其他译本,把hoti(在新国际译本中,该词译作that,位于插入语之后)译作“因为”(because。新国际译本把4:10的第一个分句放在括号内当作插入语,这种处理方法的确十分独特。然而,我们若把4:94:10连起来或许更为合理。

 

劳苦努力在希腊文中的语气都十分强烈。前一个动词(kopiaō)意指“变得疲乏”,所以在新约中译作“努力工作、劳苦”。第二个动词(agōnizō,“苦斗、挣扎”)用来形容运动竞赛中的角逐,所以指“奋斗”或“努力”。如同运动员在竞赛中竭尽全力争取胜利,保罗也是这样竭尽所能地投入侍奉之中。

 

神是所有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这句话曾引起诸多争论。在何种意义上神是所有人的救主呢?若把这句话解释为普世得救,就会违背圣经的整体教导。

 

亨德里克森相当详细地从神看顾、搭救人的一般意义上解释了神如何做所有人的救主。但我们最好采纳更常见的解释,即神因着加略山上的牺牲可以做所有人的救主,但实际上只成为那些信他之人的救主。

 

 

 

注解

 

4:6  据最早的抄本证据,最好的希腊文本作“基督耶稣”,而不作“耶稣基督”。这两个词的先后次序在抄本中十分紊乱,部分原因是它们惯用二者的简写,只写出首尾两个字母。在希腊文中,这两个词的最后一个字母相同,而第一个字母比它们在英文中更为相似。

 

4:8  关于本节最后一个分句,亨德里克森更喜欢如下译法:“因有现在与将来的生命之应许”(p. 152)。

 

4:10  “受责备”(英王钦定本)在希腊文中少有抄本证据,该词译自ὀνειδιζόμεθαoneidizometha)。然而,ἀγωνιζόμεθαagōnizometha,“努力”)显然才是正确的原文。

 

(三)教牧职责(4:11-16

 

4:11-16  11)这些事,你要吩咐人,也要教导人。(12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做信徒的榜样。13你要以当众宣读圣经、讲道、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14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就是从前借着预言的信息、在众长老按手的时候赐给你的。15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把你自己完全投入这些事中,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16)你要留意自己和自己所传的教义,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

 

4:11  吩咐教导这两个词都是现在时态,表示持续的行动。提摩太要不断地做这两件事情。他要行使牧师的权柄。

 

4:12  保罗劝勉提摩太要谨慎自己的行为举止,免得被人小看他年轻。译作年轻的希腊文是neotēs,该词“是指成长至服兵役的年龄,直至40岁”(Lock, p. 52)。提摩太当时很可能在30岁左右。

 

就正面而言,他要做榜样typos(参英文type“样式”〕)一词原是“形体、形象”的意思,在道德层面就是“榜样、模范”之意。提摩太要正确地表现出基督徒的形象,且要成为其他信徒可效法的榜样。这是投入侍奉行列之人所领受的一个重大责任。

 

他要在言语logos,“话语”)、行为anastrophē,“生活方式”,而非英王钦定本的“谈话”)、爱心agapē)、信心pistis)和清洁hagneia,只用于此处和5:2)上都成为榜样。这些都是基督徒生活的重要方面。在任何一方面疏忽大意,都会招致失败,甚至祸害。

 

4:13  在保罗到来之前,提摩太要专注于当众宣读圣经。希腊文这里只说宣读,但新国际译本的译法无疑是正确的。初期教会仿效犹太会堂的做法,每次聚会当众宣读圣经。

 

他也要以讲道paraklēsis,字面意思为“劝勉”)为念。这是每位牧师最重要的职责。他不但要向会众宣读圣经,也要劝勉他们遵行圣经。

 

教牧事工的第三个重要职能就是教导didaskalia)。会众在基督徒生活中需要指导,而牧师应当满足这个需要。

 

4:14  保罗对他年轻的同工还有更多忠告: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charismatos)。名词charisma在保罗的书信中出现过16次,在新约别处只出现过一次(彼前4:10)。该词的词源是charis(“恩典”),所以意思是“‘恩典的赐与’、‘白白的赐与’,尤指使徒时代教会中圣灵超乎寻常的运行,但也包括一切属灵的恩典和赐与”(A-S, pp. 479, 480)。

 

保罗在别处没有使用过动词ameleō(“轻忽、忽视”)。按照字面意思,该词是指对某事疏忽大意。伯纳德正确地评论道:“忽视上帝的恩赐,不论是天生的还是出于恩典的,都是罪。”(p. 72

 

这恩赐是从前借着预言prophetēia的信息(字面意思为着预言在众长老(希腊文只有一个presbyterion按手的时候赐给你的。这事究竟发生于何时何地,我们不得而知洛克认为,这按手礼是保罗把提摩太留在以弗所时举行的(p. 54)。我们在1:18和提摩太后书1:6也可见到类似的说法。

 

4:15  要殷勤的原文是meleta。动词meletaō源自meletē(“关心”)所以字面意思是“照看”。那个时期的希腊作家常用这个词表示“操练、栽培、花心思”。这也是《新约希英词典》给该词在这段经文中所下的定义。但它也可指“思想、默想”(参英王钦定本)。新约中只有另外一处经文也使用了该词,那是七十士译本中的一段引文(徒4:25;新国际译本作“谋算”),那里也是这种用法。伯纳德在这里倾向于译作“反复思想这些事”(p. 73)。

 

希腊文在这里有一个双关语,是英译本(及中译本)没有译出来的。保罗在4:14说“不要轻忽”(ameleimelō加上否定词前缀a),在4:15说“要殷勤”(meleta)。他说的是:“不要漠视你的恩赐,倒要重视你做牧师的本份。”

 

自己完全投入这些事中英王钦定本的译法相同)的字面意思是“投入这些事中”(toutois isthi)。新美国标准圣经译得好:“要在这些事中忘我投入”。然而,新国际译本表达的意思也是准确的。

 

这样行的目的,是让人人都看出提摩太的长进prokopē(只在这里和腓1:1225出现过)是“斯多亚派作家形容学生在哲学上进步时最喜欢使用的一个字眼”(Lock, p. 54)。提摩太应该在他的属灵生活及侍奉果效上有长进。

 

4:16  你要留意自己和自己所传的教义这一译法贴切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基督的每个工人必须先留心自己,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外在生活,也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思想和情感。不管一个人在教义上多么纯正,也不管他多么善于教导,倘若他的外在或内在生命中有漏洞,这就会毁了他。许多侍奉者正是如此可悲地以失败收场。尽管牧师要监督别人,他仍须留心自己。

 

要……恒心译自epimene,字面意思是“逗留”或“留下”,可用来喻指(如在这里)“持续、坚持、持之以恒”。保罗是在告诉提摩太:“就守在那里,不断地去做我叫你留意去做的这些事情。”

 

因为这样行,牧师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他的人。一个要赢得灵魂的人,救了别人却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这绝对是可悲至极!救了自己的灵魂,却失去了听者的灵魂,也同样不幸。因此,我们必须两者兼顾。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资源介绍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