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人的敌对和神的帮助(4:14-18 

 

4:14-18  14)金属匠亚历山大多多地害我;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15)你也要防备他,因为他极力反对我们的话。(16)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17)唯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18)主必救我脱离诸般邪恶的攻击,也必救我进他的天国。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4:1415  关于亚历山大的详情,我们一无所知。这个名字颇为常见,所以此人未必就是使徒行传19:33或提摩太前书1:20中的亚历山大(参见该处注释)。保罗称他是一个金属匠chalkeus,新约中只见于此处)。这个词是从chalkos(“铜”)衍化而来,原指“铜匠”(英王钦定本),但后来泛指所有金属的工匠,尤指铁匠。

 

我们不知亚历山大于何时何地或以何种方式多多地害保罗。一个合理的推测便是:此人可能直接导致了保罗被捕和被囚。

 

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这话听起来像是带着咒诅的祷告。但最古老、最完好的希腊文并未使用apodōē(表达希望的祈愿语态),而是表示将来时态陈述语气的apodōsei,意即“将会报应”。因此,这并非咒诅,而是预言。保罗警告提摩太要提防这个恶毒的仇敌,因他极力反对我们的话logois)。这“话”可能不仅包括保罗的讲道,也包括下一节提到的他在法庭上的辩护。

 

4:16  译作申诉希腊文apolgia,英文apology道歉)就是从它衍化而来。但这个英文词在日常用法中的意思已经改变。它原是一句辩护语,意为“我是对的”(参徒22:1),现在的意思却是“我错了”。英文中保留该词这层含义的词汇为apologetics(“护教学”)及其音译词apologia(表达为一个人的立场辩护的书面语)。

 

保罗初次申诉无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了他。那么,这“初次申诉”指的是什么呢?优西比乌(公元4世纪)认为,这指的是保罗第一次被囚罗马(徒28:30),其结果是他最终获释。这种解释与4:17结尾那句话十分切合,洛克也倾向于这种观点。

 

然而大多数释经家都认为,此处的措辞对保罗初次被囚而言太过强烈。因为按照罗马人的惯例,保罗很可能在两年刑期结束后,无须审问便自动获释了。当今的学者一般都认同这里指的是prima actio,即法庭的初审。

 

本节最后一句话表现出保罗那宽宏大量的基督徒爱心: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他能够并已经饶恕了那些离弃者的软弱。

 

4:17  然而他并不缺乏支持。他胜又感恩地大声说,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enedynamōsen me,“力量浇灌我,加添我能力,使我充满能力”)!结果,凯撒法庭上的外邦人都听见了福音,福音也因此在罗马愈发广传。那么,保罗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这事发生于何时呢?倘若我们接受这里讲的是他初次被囚,答案便似乎颇为简单。但是,他那时受到的威胁果真像这个比喻所表达的那样严重吗?另一个答案是,他初次受审似乎十分顺利,可能获得暂时的缓刑。如此,这里的“狮子”就是尼禄。然而根据初期教会一致认可的传统,给保罗定罪并处死他的,也是这个皇帝。

 

4:18  这里的4:17的“救”都译自同一个希腊动词rhyomai。该词在这里的用法与它在主祷文“救我们脱离凶恶”(太6:13)中的用法关联明显。攻击的字面意思是“作为”(ergon),但此处的译法是正确的。与他的天国tēn basileian autou tēn epouranion)这个短语完全一样的表达未见于新约别处,但类似的“天国”一词则在马太福音出现过32次。尽管如此,它很可能是指永恒中的未来国度。

 

保罗喜欢在写信过程中不时地迸发出赞美之言。此处就是他诸多荣耀颂中的一首:愿荣耀归给他(主,就是基督),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注解

 

4:17  λέοντοςleontos“狮子”)一词并无定冠词。许多学者据此说,它指的并非尼禄,也不是撒但,而是一些即将临到的死亡危机。然而,将这三种应用兼容并蓄,也不失为良策。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资源介绍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