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穿上怜悯的心、恩慈、谦虚、温柔、忍耐。

 

保罗现在从他刚才所解释的得出了一个逻辑上的推论(οὖν所以)。他重提第10节用过的一个动词穿上Ενδύσασθε)。他在前面说信徒“穿上”了“新人”。现在,为了与这个新的事实和身份一致,他劝诫我们要“穿上”(ἐνδυσάμενοι)与我们身份相称的恩典。我们要来经验之前所宣告的事实。简单过去式命令语气表明亟需采取必要的行动并且要立刻开始。中间语态描述句子的主语有责任采取这样的行动。

 

在第5节和第8节,使徒分别列出五种需要“弃绝”的恶行。现在他指出五种我们需要“穿上”的恩典。但是,他在明确这些恩典是什么之前,用了一个从句来解释他如何能够期待信徒遵守这个命令。我们既是神的选民ὡς ἐκλεκτοὶ τοῦ θεοῦ),就会采取这行动。这个命令不是加在我们属人的有限力量上,我们“既是”在神拣选的爱中。连词ὡς(“既是”)“引入了一个人的本质特征……”[1]用保罗常用的表达来说,他在这里想的是我们“在基督里”的真我。形容词用作实词(ἐκλεκτοὶ,“那些被拣选的”),指的是“神从芸芸众生中所拣选并引到他跟前的”[2],这是“由神”(τοῦ θεοῦ)拣选的。永恒的神在亘古以先,以爱选择那些蒙他拣选的人。唯有通过这种方式,他的恩典临到我们,我们信他得永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被他称为圣洁蒙爱的人ἅγιοι καὶ ἠγαπημένοι)。只有神在本性上是“圣洁的”(ἅγιοι)。然而,因着他的恩典,神借着耶稣受死献祭,得以看我们为“圣洁(ἁγίους),没有瑕疵,无可责备”(1:22)。因此他可以称我们为“圣徒”(1:241226)。保罗在这个形容词后面又加了(καὶ)一个分词:“蒙爱的”(ἠγαπημένοι)。分词的完成时表明,他们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成为这“蒙爱的”,这种不变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被动语态表明,这是神拣选的爱所成就的。神就是选择爱他从世界受造物中所拣选的。使徒不是不加区分地将道德命令强加于人,并且要求他们凭一己之力遵行,而是完全因为神这恩惠喜爱,我们才能够“穿上”这些恩典。福音的命令能够被遵行,完全是因为福音的恩典。

 

 

 

侍奉格言:福音的命令能够被遵行,完全是因为福音的恩典。

 

 

 

从这恩典之泉,信徒将要穿上五种恩典。保罗在第58节分别列出了五种需要脱掉的恶行,现在他要求穿上五种美德以保持对称。如果采用另一种计算方式,一个人也可以得出结论说,保罗实际上分别列出六种恶行和美德,或者可能更精确地说,他用了“5+1”模式,先列出五种恶行或美德,然后加上一个总结性的解释或小结:“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加上“拜偶像”(5节);“恼恨、愤怒、恶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加上“不要彼此说谎”(8-9节上);“怜悯的心、恩慈、谦虚、温柔、忍耐”加上“爱心”(1214上)。

 

不论用何种方式列举,这几种美德都与第8节所列的破坏社交的恶行形成鲜明对比,是使以多样化为特征的基督身体真正实现合一的标志性特质。所有五种特质首先是在神或在基督里的:“怜悯”(罗12:1;林后1:3;腓2:1),“恩慈”(罗2:411:22;弗2:7;多3:4),“谦卑”(腓2:35),“温柔”(林后10:1),以及“忍耐”(罗2:49:22;提前1:16;彼前3:20;彼后3:15)。其中有三种(“恩慈”、“温柔”、“忍耐的心”)特别被列在圣灵所结的果子里(加5:22-23)。正如第5节和第8节的恶行都遵循一个从根到果子的轨迹,这些美德也是如此。但这里似乎是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交替强调从一个内在的美德到从这内在的美德长出的外在证据,再从另一个内在美德到由这内在改变而来的外在表达,以此类推。[3]

 

要穿上的第一个恩典是怜悯的心σπλάγχνα οἰκτιρμοῦ)。如果按字面意思,第一个词指的是人的“肠子”或者是腹部的内脏(徒1:18)。由此英王钦定本的翻译是“怜悯的肠”。但是在比喻意义上,它指的是一个人最深情感的出处,因此英文常翻译为“心”。该词在新约中总共出现11次,其中有8次出自保罗。有趣的是,有4次出自他写给歌罗西信徒的信中(西3:12;门71220节)。

 

另一个词(οἰκτιρμοῦ,“怜悯”)被描述为“一个鼓动性的情感”,正如“同情、怜恤、悲悯”等[4]。从这个内在的性情由内向外地列举了其他的恩典。

 

接下来的词是恩慈χρηστότητα)。在新约中,只有保罗使用这个词。它用来指人(林前6:6;加5:22;西3:12)或神(罗2:411:22;弗2:7)的善良、仁慈、慷慨。[5]人本性里是没有这种“仁慈”的(罗3:12)。只有当神把“恩慈”生成在他的心里(加5:22),人才能被描述为恩慈的。这似乎是先穿上的“怜悯的心”的外在表现。

 

这之后是谦虚ταπεινοφροσύνην)。这又是一个内在的美德。保罗一共用了这个词5次,其中有3次出现在歌罗西书(2:18233:12)。这个词通常用作积极的层面,正如这里,来描述“主动的服从、没有私心的谦卑、谦逊的品质”[6]。但是在歌罗西书2:1823中,它显然都带有贬义,意思是“在邪教行为中被误导的顺服、自卑、(假)谦虚、禁欲”[7]。在那里它描述的是在歌罗西活动的假教师所教导的错误行为。但在这里,保罗考虑的显然是一种正确的、敬虔的、由圣灵而来的谦虚。

 

这谦虚能够让我们温柔πραΰτητα)地对待他人。它指的是被冒犯的时候能够让人忍耐、柔顺、不伺机报复的谦虚和温柔的态度。[8]这种“温柔”是圣灵在一个人生命中做工所结出的果子(加5:23)。保罗在说到面质、管教(林前4:2110:1;加6:1)或者关于避免人际关系冲突的一般性教导(弗4:2;西3:12;多3:2)时用到这个词。它通常被视为苛刻、离间、挑衅、粗鲁的态度和行为的反面。它所说的谦恭、礼貌、体谅、柔和不是懦弱的代名词,而是有节制的力量。[9]

 

最后是忍耐μακροθυμίαν)。这个词在新约中共出现14次,有10次都出自保罗。它经常用来指人的忍耐(林后6:6;弗4:2;西3:12;提后3:104:2),但也指神的忍耐(罗2:49:22;提前1:16)。忍耐和其他恩典一样,都是内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在我们里面生成的(加5:22)。这个词通常指在面对他人的侮辱和伤害时,能够长时间地忍受。

 

由此我们看到与我们整个生命有关的三个内在的美德:“怜悯的心”(我们如何看待他人及他们的环境),“谦虚”(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以及“忍耐”(我们如何面对艰难的环境以及在其中与我们纠缠在一起的人)。这三个美德都有其外在证明:“怜悯的心”变成了“恩慈”,“谦卑”体现在“温柔”而行,“忍耐”会在第13节列出的两个行为中得以证明。

 

[1] BAGD, 898.

[2] BAGD, 242.

[3] Piper, 55-58.

[4] Friberg, 279.

[5] BAGD, 886.

[6] Friberg, 375.

[7] Friberg, 375.

[8] Rienecker, 485.

[9] BAGD, 699.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资源介绍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