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团契
大约在我的孪生婴儿离世前六星期,我接到一通电话,邀请我去主持一个安息礼拜。尽管事奉主多年,对于安息礼拜我还是无法适应。在正式主持第一次安息礼拜以前,我只参加过四次安息礼拜,因为有十年之久,我的亲友中没有一个去世。原本我要去参加我祖父的安息礼拜,但刚巧那天我的盲肠穿孔,紧急就医。后来,在短短三年之内,我主持了近三十次安息礼拜,好像要补回过去的次数似的。
但这一次的安息礼拜有点不同,因为我自己也在悲哀之中。通常,身为牧者,你必须为别人的悲哀而悲哀,但我不敢肯定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踏进别人的哀痛之中,因我心中仍然感到痛楚。另一个不同点是这位刚去世的人年仅三十出头,在家中排行老么,死于脑癌。在正常情况下,父母都会先儿女而去,当儿女先父母离世,总是更添一份哀凄,这也让我在主持这场安息礼拜时备感困难。当然,亲友的离世令人不忍,但自己孩子的死亡却更令人哀恸。
因此,当这个我从未见过的家庭邀请我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样响应。我实时的反应是逃避,躲得越远越好,越快越好。我心里有两个恐惧:第一,悲伤是一个过程,我自己的悲伤尚未完结,我怕跟这个家庭(尤其是他们的父母)接触,会再揭开伤口。正如前述,我祖父逝世当天,我因盲肠穿孔就医。医生说我有一半的机会,但需要在一两天内再进手术室清除损坏的部分。第二次的手术通常是更难捱的,因身体较弱,心理上的恐惧也更深。这正是我不敢答应主理这个安息礼拜的原因。我的惧怕比接受第二次手术更厉害。我悲痛的伤口还未痊愈,丝微的刺激恐怕都会流血不止。
其次,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冷静处理这个安息礼拜,面对这个家庭。当你开始悲伤的过程,各样的事都会引起哀痛。我把悲伤比作毒药,若要从你身上去除毒液,就必须以眼泪作去除的出口。尤其是在悲伤的初始阶段,任何事物——一首歌、一个拥抱、一个回忆、一种味道,某人脸上的愁容等等都会引发伤痛。我觉得自己很可能会在安息礼拜中,在数以百计的人面前崩溃。我不是怕在公众场合哭泣丢脸,而是不知道能否完成安息礼拜的程序。
不知道为什么,我答应了他们。在过程中,有部分的情形正如我所料,但也有出乎我意外的事。在我开车往殡仪馆时,失去孪生婴儿的伤痛使我沿途不停饮泣。但奇怪的是,我在殡仪馆内却没有哭。我走出车门,准备跟首次会面的丧家打招呼,我的心情仿如前往受刑的人一般。殡仪馆的人引领我去见丧家,我战战兢兢地进到里面。看见他们的时候,我心中肯定了一件事:我答应他们是对的。我认识很多在世界各地有美好事奉的朋友,但是,在这附近没有其它人具备同样的经验可以做这件事。这位太太失去了孩子,这位丈夫失去了最小的儿子。而我太太跟我则失去了孪生婴儿。不管你的儿女是三十岁或只存在一天,失去儿女的悲痛是无法言喻的。你必须亲身体会才可以完全明白,而这正是我可以跟这个家庭同理的原因。
由于我一生只参加过四次丧礼,因此当我被邀请去主持一个丧礼时,我会感到格格不入。我三十几岁时曾主持过一个丧礼,失去伴侣的那一位,他们结婚的年日比我的年纪还多二十年。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传道人,可以对这些忧伤的家庭说些什么呢?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好像贸然侵入了别人隐私的忧伤世界。但孪生婴儿的死改变了我,虽然我不是最忧伤的人,但我比过去更能了解忧伤,也不再感到格格不入了。而这一刻,我跟这个失去年轻儿子的家庭会面。虽然我无法解释他们的儿子为什么死去,但我可以看着他们,告诉他们神爱他们。我可以怀着基督的大爱和对他们的关怀,跟他们讲话,告诉他们基督是他们惟一的安慰。我们好像一个受苦的团体,在那一天增加了几个成员。
离开殡仪馆时,我举步维艰地回到车上,也回到我的悲苦之中。安慰那个家庭时,我没有哭泣,神好像在当时给了我一个短暂的避难所。但开车回家时,我又再次落在悲苦之中。即使跟那个家庭有了初步的接触,我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要答应主持安息礼拜。
后来,我的心被打动了,我决定要主持这个安息礼拜。当时,我只专注于跟这个家庭的初次会面,却忽略了两天后我将对着数百位来参加安息礼拜的人讲话。我要对他们讲些什么呢?我可以怎样告诉他们神的爱和恩典?我如何代表神,面对很多可能会怀疑神的存在和神的爱的人?
在孪生婴儿去世前数周,我参加一个朋友姊姊的丧礼。当时主要的讲员是一个心理医生,他告诉大家人死的时候不是真的死了,而是在认识她的人心中永恒不灭地活着。即使他说的是真的,也不能带给人安慰,因为不久以后,所有会记念她的人也去世了。如果所谓“永恒不灭”只是活在人的思想和心中,当这些惦念她的人一个一个逝去时,她的永恒也会消逝。那位讲员又说,死去的人将以灵体存活,“当你看见一个儿童的笑脸,”他说:“她就在那里。她在那黄金的夕阳里,在春雨绵绵的花园里,在花朵四溢的香气里。”这不过是他尝试在死亡的冰冷现实中,找回一些温馨的思想。从某一个角度而言,他其实是在否定死亡的真实和终极性,尝试粉饰它,把它纳入生活的情趣之中。他所说的一切都不是真理。生命中有时会见到儿童的笑脸、美丽的夕阳、清新的花香,但生命也包含不可爱的部分,比如长期病痛、恶性肿瘤、突然的死亡。如果那位女士存活在生命的美好中,那么当人生呈现幽暗的一面,她又在哪里呢?我想那些来参加丧礼的人,离开时的心情一定比先前更沉重。那位心理医生没有给人盼望,也没有消解人心中的伤痛。惟有神的话语能够带给人真正的安慰,但在那个丧礼中,我丝毫听不见这样的讯息。因此,离开时,我的心情格外沉重。
如今,轮到我主持另一个丧礼。过去数月以来,这是距上次的丧礼后我第一次参加的丧礼。虽然知道不该像那位心理医生只说些无济于事的话,并不等于知道该说什么,尤其是针对一个年轻人的死。我从不参考那些殡葬手册,我相信神的话比其它一切更能安慰人。但这一次,我该说什么呢?我挣扎了一整天,除了准备讲章,我也在跟自己的忧伤纠缠。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经历,一方面要奉主的名去事奉,一方面又要从神和祂的话语中领受恩典和安慰。在丧礼前一晚,我终于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我不知道在讲的时候我能否忍住不哭。
开车前去丧礼现场时,忧伤的愁云仍笼罩着我。但靠着神的恩典,在我抵达殡仪馆时,忧伤已经离我而去。在安息礼拜中,我的心情并不轻松,但在讲道时,我感受到神的能力。我简单讲了三点。我认同在座每个人的忧伤,因为在一个年轻人的死亡上确实很难看见神的爱和作为。不过,这种痛心的困惑并不新奇,因为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已经有无数人不断想要去了解这种惨剧发生的原因。从理性层面来看,这些人间惨剧必定是有人要承担责任的。当耶稣和门徒遇见一个生来瞎眼的人,门徒问主,究竟是谁犯了罪?是那人,还是他的父母呢?他们假设这悲剧一定是由于某人的罪,他们想知道谁应该负责。耶稣的答案使人惊讶,但也让人得安慰。在约翰福音9章3节,耶稣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我们也必须相信这个答案。当我们亲爱的人(特别是孩童)死去时,我们会审察自己所犯的过错、罪行,以为这一切都是出于神的惩罚。但耶稣的话却提醒我们要转眼看祂,而不要去看那苦恼和忧愁的无底深渊。知道自己不是引致死亡的原因,是何等的恩典,何等的安慰!神知道我们的始与终,自创世以来,祂早就知道;祂至高的计划早已定好我们的年日。当然,我们不能轻看罪恶,也不要以为罪的后果不会跟随我们。但我们要有更大的盼望,要把焦点放在神的应许上,凭信心去仰望神的作为:“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
我提到的第二点是,我告诉在场人士,神是亲历其境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去世,更令人惊讶的是,祂其实有能力可以随时拯救祂的儿子免于死亡。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却无力挽回,比有能力却无法拯救还好过些。神的爱真是无与伦比,祂克制自己不去阻挠祂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为世人的罪被钉十架。神没有阻挠祂儿子的死,并因此敞开一条道路,让我们可以藉此来到祂的面前,跟祂契合。这是何等大的代价!作父母的当然珍视儿女过于一切,但父母之爱乃是仿效神对耶稣的爱。从耶稣的死,我可以知道神对经历同样失丧的父母,必有特殊的恩典和同情。接着,我也简略地宣讲了福音要旨。对于在场的人,这是十分重要的,他们不能只是听听神的爱,更要祈求神,接受耶稣。
最后,我宣读我所写关于我的孪生婴儿的信(读者可参见本书首章)。在这一刻之前,参加丧礼的人大多不知道我的遭遇。我告诉他们,我来的时候,好像一个在苦难中的朝圣者和旅客,要去乞求神的恩典。正如彼得对那瘫子说:“金和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他所有的就是神的怜悯、恩惠和平安,这一切不是从世上来的,而是来自三一真神。叫人感动的真理是,死去的儿子不是活在花朵的香气中,而是活在慈爱天父的爱和关顾中(死去的青年是一个基督徒,在去世前几年才得救。他患癌症时的坚强见证大大地感动了许多人)。我告诉在场的人,因这年轻人的死带来的悲伤,单凭我们自己实在很难承受。但神愿意跟我们同受苦难。祂要赐给我们盼望和安慰。他们知道我跟他们有同样的感受,我相信他们也明白神乃是跟他们一同承受这痛苦。我主持了丧礼、安葬礼,之后又跟十几人交谈。然后,我回到车上,回到我自己的忧伤中。在回家的路上,我泪流不止。回到家中,我躺在床上,筋疲力尽地沉沉睡去。
那一天,我们进入了一个团契之中。这个团契不但有那个悲伤的家庭和我自己,也包括一些开始与神建立关系的新成员。我不知道当天有多少人接受了基督,但我知道他们对神的爱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神是跟他们一同哀愁,而不是漠不关心的。他们开始相信神是真实活着,也积极参与在他们的生活中,盼望与他们建立团契的关系。神的确是如此。我相信神已经把道种在他们心中,有一天他们对祂会有更深和更完满的认识。等我回到天家,我相信我也会知道得更多。
“神盼望跟他们,也跟我们建立团契关系”,这个想法真令人震撼。对于那些已经认识主的人,“团契”一词会让他们产生温暖的感觉;但对那些不能跟神相通的人,他们因为缺少这种跟神团契的关系,会有一种神秘的隐痛。事实上,跟神建立团契关系,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因为神创造我们本是为此。缺少了这个关系,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无法填满的缺憾。
Koinonia这个希腊字(译作“团契”),其意包含参与、联系、交通、分享。这个字并非源自基督教,当时的世俗著作也常用这个字来表达类似的含义。不过,教会诞生后,在圣灵的感动下,这个字被赋予独特和温馨的意义,表达在基督里彼此联合的团契。奇怪的是,在福音书中并未出现koinonia这个字,也许作者是要把焦点放在耶稣和祂的工作上。约翰福音1章14节记载:“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神成了肉身,住在祂的创造物之中,这已经够奇妙了,但直到耶稣完成了救赎,这事才得以完满。耶稣降世开启了人跟神的团契过程,等到主复活后,又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在约翰福音20章17节,复活的主对抹大拉的马利亚说:“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这是圣经首次记载耶稣称门徒为“弟兄”。先前,祂是住在他们中间;如今更与他们一同分享,成了兄弟的关系。换句话说,耶稣在那一天建立了团契,一个永恒的团契。
但基督所建立的这个新团契不只限于起初的门徒,也包括从那时候起,所有经祂拯救,成为祂教会的每一位成员。基督的身体是永活的,祂的教会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个活的群体。这个团契当然是指信徒跟神同享的关系,但也是指各处真信徒彼此相交的关系。若教会的每一份子要有健康、属灵的关系,就必须有这个团契,并且是活泼的团契。圣经首次出现koinonia这个字是在使徒行传2章42节,显示这种交往是必需的:“(教会)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这节经文提到初期教会的四个生活重点,koinonia(交接)便是其中之一。“交接”不仅是他们拥有的东西,更是彼此不断付出,互相培育的关系。
使徒保罗常用koinonia这个字,而且总是呈现一个崭新的基督教意义。保罗知道基督是团契的基础,而这个团契可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保罗提到跟神的团契:“与祂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分”(林前一9),“圣灵的感动(团契)”(林后十三14),“同心合意兴旺福音”(腓一5)。团契也表示完全接纳对方,所以,彼得、雅各和约翰向保罗“行右手相交之礼”,公开承认神把使徒职份交托给保罗(加二9)。这三位教会领袖的接纳大大鼓励了保罗,因他曾迫害教会。另外,保罗在提到他跟一位好友的团契时,也指出这团契的基础是远超过世上一切的关系:“愿你与人所同有的信心显出功效,使人知道你们各样的善事都是为基督作的。”(门6)保罗的想法是,这个团契是建立在我们与神的关系上,继而转到我们在教会中与其它肢体的关系上。这在今天也是如此。那些越过教会的房角石,妄图与人建立“宗教关系”的人,他们只凭自己的力量,结果只有敬虔的外表,却缺少内里的力量。
另一处经文会使我们相当惊讶,因为我们没有想到保罗竟然会这样使用“团契”这个字:“使我认识基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三10)。保罗说和基督一同(koinonia)受苦,这就如先前在1章29节说“苦难的恩赐”,同样叫人惊讶。保罗不仅知道这样的苦难存在,更积极追求跟基督一同承受。多数人不会认同他的想法。我们若能够深入探询保罗会这样说的原因,或可帮助我们对苦难有更多的了解。
保罗写信给腓立比教会时,正在罗马被软禁。这听起来好像比囚在罗马黑牢好得多,但被两个罗马守卫看管两年,对常年走动的保罗来说,必定十分难受。保罗在欧亚两洲四处传扬福音,建立了无数教会,也耐心地建立无数信徒的信仰。但现在,神把他抽离过去多年的劳苦,他不再是到处传讲的布道家,神把保罗放在另一个重要的地位。除了向一些来罗马探望他的人讲话之外,保罗在神的带领和感动下,写了以弗所书、歌罗西书、腓利门书和腓立比书。保罗在罗马的两年软禁中,各教会仍继续的因保罗的事奉蒙恩。
保罗写腓立比书时,他差不多还有两年的软禁生涯,是极不容易的处境。他从早期的丰裕生活,丢弃一切去跟从耶稣,这样做值得吗?保罗的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对于一个只剩下几个月生命的囚犯,还有成功可言吗?你可以同样评估自己的人生。你对过去的生活感到喜悦吗?评估的标准全在乎你的价值所在。
按世界的标准来看,保罗的一生肯定是不成功的。那些在保罗还是法利赛人的时代就认识他的人,大概会轻蔑地嘲讽他说:“保罗?不就是扫罗吗?我认得。要是我,就不会用他那个新名,也不晓得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尽管我从不理会他在做什么,也不会以他为友,但我不能否认天上的神真的给了他一个好头脑。但他怎样使用这个头脑呢?他为神和自己的民族做了什么好事呢?我告诉你,这个年轻的拉比放弃了他的身份、家庭、产业,甚至他的神,为的竟然是要去跟从一个被定罪,被处死的囚犯,为祂是基督。神的儿子被钉十字架?我们的弥赛亚?上天没有实时因他的亵渎击杀他,已是万幸。更叫人惊讶的是,他起初去追捕信奉这邪说的人,把他们收监、刑罚、杀害,如今却成为他们的一员。他一定是病昏头了!不但如此,扫罗自己还为了那些诅咒我们的神,污蔑我们百姓的人去作外邦使徒。愿全能的神把他们全部毁灭,包括那个不成材的‘保罗’。”
“保罗迷信追求弥赛亚有什么结果呢?他有进入公议会吗?他是否作了某著名学府的教师呢?他的同乡崇拜他吗?没有。他游历欧亚两洲,一再被虐待、受嘲讽、遭毒打、被囚禁,身体遍布伤痕,这一切都是那些他认为需要光照的人做的。他没有房子,没有家庭,甚至连国家也没有。他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还引起暴动,不论犹太人或罗马人都不准他回去。现在他在罗马被囚,等候上诉西泽。难道保罗以为他一介囚徒,可以说服人称‘罗马的光荣’这位领袖吗?我告诉你,假如保罗不丢弃他这种虚妄、招惹纷争的诽谤,官长们必定会铲除他这个小人物。真是可惜呀!一个人的生命和才干就这样白白浪费掉,去跟从那个所谓‘基督’、‘神的儿子’。扫罗失去了一切,他什么都没有了。”
上述的情节从外表看来是真实的,保罗的确失去了很多。但他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呢?后悔吗?保罗,若从头开始,你还会这样做吗?你晚上独自一人时,有想过假如你一直作法利赛人,你的一生又会怎样呢?你想过要一个儿子吗?你会想望妻子的拥抱吗?撒但可能会对你说:“保罗,过去你拥有一切,如今看看别人所有的,包括那些所谓的‘基督徒’,你却什么都没有。”这些思想不会停留在保罗的脑海中。保罗并不以为自己是失败者,他看自己是赢家。在腓立比书3章,他承认过去显赫的背景不复存在,但在3章7-8节,他有这样的结语: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他是失去一切,但他赢得了生命。按保罗的计算,对于这个交易,他是十分满意的。
保罗继续还写了很多。尽管他在世的日子无多,他并不以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完成。更重要的是,保罗没有看自己已经达到属灵高峰,他还是努力向前,学习不断,竭力追求耶稣基督。保罗是一位学者,但他跟耶稣的关系不是资料收集或学术研究的成果。教义真理是基要的,但它们是来自一位永活者,保罗以祂为一生追求的目标。尽管他与主同行数十年,可能比当世任何人更认识主,但保罗仍竭力追求认识更多。他生命的动力就是要不断加增、不断深入地认识主。
假如你去问今天大多数的基督徒,当怎样更深认识主,答案大概是圣经研究、与神独处、祈祷、加入一间好教会和一个好团契、参加研讨会、多看基督教刊物等。这些都有不同的用处,但在保罗看来,其中还缺少一个重要的成份。在腓立比书3章10节,保罗说:“使我认识基督”。他所用的希腊字“认识”,一般是指体验,而不是头脑的知识。由此可见保罗和大多数人的一个基本不同。有人对耶稣的认识只限于笔记本上的记录,视圣经为一本学术课本,需要的时候拿来参考参考。但对保罗来说,耶稣才是首要。保罗并没有否定深入研究的需要,他也很喜欢,但他从不把圣经的教义跟作者分开。永活的神所启示的永活之道滋润了保罗的一生。
保罗还加上了与认识耶稣有关的两方面课题:祂复活的能力,以及和祂一同受苦。大多数人会乐见“祂复活的大能”在自己的生命中。看见神大能的手怎样施行拯救、带来成功,是令人兴奋的事。但保罗没有停在那里,我们也不应如此。他把“复活的大能”和“与祂一同受苦”连在一起,二者是不可分的,就好像一个银币的两面,你不能只要一面。保罗不是只要认识大能,他也要认识苦难。保罗不是一个被虐待狂,喜欢受苦;他也不需要更多的苦难去感动别人,或表现他对耶稣的委身。圣经没有说保罗去寻求受苦,我们也不应如此。
我们多数人都不会像保罗一样看待事物。保罗看万事为有损,为的是要去认识基督;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只求一件事,就是要认识基督复活的大能。我们不想跟祂一同受苦,甚至尽力避免受苦。保罗却不是这样,他不仅要看见耶稣的能力,更要认识基督,体验祂的真实;他要作第一手的见证人,不要单看别人跟主的经验。保罗羡慕的是跟主的团契,而不是只看能力的展现。这个分别就好像摩西跟神是亲身接触,而其它在旷野的以色列人却是远远地观看神的荣耀一样。神的荣耀是很奇妙的,有机会去观看神的荣耀当然应该高兴,但那是不完整的。认识基督,并与祂一同受苦,需要更强烈的委身,更紧密的同行,但也会带来更丰盛的福份。
这是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二次提到苦难,先前在1章29节,他说:“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现在他要提到与基督一同受苦这方面。若一个人受苦深重,这些经文对他将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假如一个人从未受过苦,这些经文就毫无意义。大多数人都不会视苦难为神的恩赐,或是与主同行的一个过程;他们只要耶稣,要祂恩赐的东西。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生活所需,特别是当全家人都倚赖我们供养时。如果我们已经得救,追求世上的事也许不会叫我们离开耶稣,但必定会使我们难以认识祂更深。我们就像那两个往以马忤斯路上的门徒,当耶稣还要往前行,他们极力邀请耶稣一起用膳。我们满足于对祂肤浅的认识,满足于世上可毁坏的事物,满足于暂时的拥有,却不去追求永恒的事物。我们就这样停滞不前。但苦难可帮助我们,驱使我们离开这些看来不错的事物。如果我们有正确的响应,苦难最终可使我们在与耶稣的团契中得到安慰和怜悯,并仰望祂在未来要成就的盼望。苦难使我们察觉世界并非我们的家,也会让天堂显得更为真实。但如果你要在地上寻找你的天堂,你会对神十分失望。苦难松开我们跟世界的绑索,使我们对与主同居的盼望更加活泼。
在圣经注释中,作者通常是从纯学术的角度,而不是从经验中去讨论“与祂一同受苦”的意义,而且这些讨论通常十分简略。作者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转向另一课题。保罗说苦难是神的恩赐,这恩赐可在任何时候临到。有些人对这些经文毫不在意,以为苦难对于他们就如在月球上漫步。我们对月球漫步也许有些知识上的理解,但我们从未感受过脚底下的土地,或是地心吸力的改变。我们可能有一些起码的认识,却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有些注释书的作者从未经历苦难,他们把“与祂一同受苦”说成一个自动过程,好像这是日常生活的一般难处。难道非信徒没有日常的难处、痛苦、悲伤或经济压力吗?另有些人说:“这些苦难是所有基督徒都必须经过的”,或“这是每一个基督徒普遍都有的苦难”。他们把苦难当作一件标准尺寸的毛衣,谁都合穿。那些从未经历苦难,只写作有关苦难的作者,常把与基督一同受苦当作一般议题,不能提供例证,就匆匆换上另一课题。这不是一个容易解释的题目。苦难远超理性的了解,也考验人的理性和信心,特别是信心。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会承受相同的苦难,部分原因在于我们选择不要更深地认识主。世上的引诱,还有撒但的攻击,都会使我们离弃神,不愿留在黑暗中。另一个原因,是神对我们的认识既无限又准确。保罗指出神不会让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神知道我们每一个人能忍受苦难的程度,有些人(特别是那些满足于对主只有表面认识的人,或满足于今世生活的人),他们所受的苦难大概只是车子坏了、房子漏水之类的问题。神还是爱他们,但神知道他们不能忍受苦难。当然,我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也不能替神说话。但再看保罗写给腓立比信徒的信,他说苦难是一个“恩赐”。那些属肉体的哥林多人“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林前一7),比较来看,他们的苦难就很少,所以他们对耶稣的认识也只限于表面。另一方面,腓立比信徒所享有的物质祝福不多,但他们领受了神苦难的恩赐,因此,他们跟救主有深入的团契,能够同心同行。神知道谁可以忍受什么。世上的评价永远不等同于永恒的计划和结果。这并不是说,一个没有经过苦难的人,就不会委身,或不能跟主有更深的团契。这里乃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苦难,知道苦难可以被神使用,完成祂的目的,更能帮助我们对神有崭新深入的认识。
那么,“与祂一同受苦”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这不是指基督的受苦替死,因为只有基督可以赎罪,只有祂是我们的大祭司。简单地说,“与祂一同受苦”就是深入地体会认识主,而不是知道更多有关神的事。这就好像当你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更能体会父母的爱。当你亲身体验了教养孩子的牺牲和受苦,就会更懂得感谢父母。面临难处时,我们往往会质疑神是否知道或关心我们的景况。我们希望有人了解我们的感受。与主一同受苦则刚好相反,我们会想知道主的感受如何。当我们更多了解祂,就会更深体会和感谢祂的爱。圣经中无疑有很多教导,但其中有一段记载,让人对“与主一同受苦”的意义有更深刻的体会。你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曾经与主一同受苦。
正如上述,耶稣的复活让我们跟神有新的关系。耶稣曾多次提到“我们的父”或“你们的父”。有些人因为跟父亲的关系不好,所以一听到“父”这个名称,就联想到冷漠、拒绝,或令他们失望的人。这绝对不是神起初的设计。为了凸显一个更个人的关系,保罗用了一个比父亲更亲切的字:“阿爸”。“阿爸”是凝声字,亚兰文的意思等同于“爹爹”、“爸爸”或“爹地”,是婴儿第一个会发的音。许多父母都喜欢他们的孩子一会说话就叫他们,“阿爸”就是最常用到的称呼。这个称呼代表了父亲怀抱孩子的温柔,他们对孩子温暖的爱、关切和接纳。
保罗两次用“阿爸”来表达父神对祂孩子的爱。在罗马书6章1节至8章17节,保罗论到很多信徒跟罪的挣扎。信徒常会发现,自己虽然已经得救,生命中却还是有很多的争战。在罗马书7章19节,保罗这样描述信徒的困扰:“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跟罪恶争战并不等同以犯罪为乐,但这却是很多基督徒的恐惧。有人会想:“我曾答应神不再犯这罪,现在我又犯了。也许神不会再爱我。”保罗当然不是认同犯罪,但他明白这种挣扎,也明白神在基督里的爱有多深广。神绝对不会丢弃这些信徒。保罗在罗马书8章15节告诉读者:“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这里的“呼叫”可能正表达了他们的挣扎和担忧。保罗用“阿爸”这个称呼,显示那是一种个别的亲密关系。即使在失败和挣扎之中,神依然温柔、亲切地爱着我们。
保罗另一次用“阿爸”这个字,是在加拉太书4章6节。加拉太人信从假师傅,导致他们离开恩典,走回守律法的老路。因此保罗再次提醒他们,跟从神不是跟从一个体制,而是要跟从主。加拉太人不再是律法的奴隶,依旧受诫命的辖制;他们已经靠恩典得救了。保罗接着向加拉太人显明他们在基督里所拥有的,也让他们知道,重新死守律法将会失去什么。“你们既为儿子,神就差祂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加四6)。保罗在这里说,是圣灵(不是信徒自己)去呼叫阿爸,这正表明了神对加拉太人的爱和关心。保罗在这里再次把“呼叫”和“阿爸”连在一起,表示这个请求有多迫切。
圣经中还有一个使用“阿爸”的例子,也是一个呼求。耶稣在被捕前数小时,进了客西马尼园。很多圣经读者都知道这个园子,但在灵性上却从没有进去过。我父亲常带我和我的兄弟们去南北战争的现场。虽然不久前才真实发生过战役,但现今却是一片完整,遍布野花和灌木丛,丝毫看不出战争残酷的遗迹,也感受不到数十年前交战的愁云惨雾。同样的,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那幅画,也很难表现出当时的恐怖。画面上,我们只看见一道光柱照在耶稣身上,祂双膝跪地,双手合拢放在一块岩石上。如果加略山是基督获得胜利的终极地点,客西马尼园就是救恩剧的开场,一场无法形容的战争现场。
耶稣又一次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进入一场属灵争战。马可福音14章33节描述耶稣“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这场战争的深重和剧烈甚至使耶稣恐慌,极其惧怕。虽然道成肉身、放下神性是出于耶稣的自愿,但苦难的严峻和深重实在远超过祂的想象。祂十分惊恐,也极其难过,有极深切的哀伤。
耶稣的举动反应出祂争战的剧烈。马可福音14章35节记述耶稣俯伏在地祈祷,而且是反复再三地伏地祷告。祂时而在神面前哀伤俯伏,时而起来徘徊,也许向神举手,接着又满心恐惧,再次伏地呼求。祂不停地哀求,显示这场争战的激烈。马太记载耶稣的祷告有三个不同段落,但他没有记载祷告的时间有多长,可能长达数小时。路加记载耶稣的痛苦十分剧烈,以致神差派一位天使来鼓励祂。他也描述耶稣“极其伤痛”,汗珠如大血点滴下。没有任何的击打、鞭伤比祂内心的争战带来更大的伤痛。这伤痛之巨,我们永不能完全明白。那来给耶稣加力的天使,后来离开了祂;我们也是一样,对耶稣的伤痛,我们只是站在远处观看,并没有参与。那是祂独自的争战,我们实在不可能了解客西马尼园对祂的意义。
但神的恩典容许我们当中有一些人可以略略体会耶稣所经历的。他们在一个独特和有限的范围内,稍稍经验了耶稣的感受。
马可福音14章36节显示了一个最震撼的真理:耶稣呼叫“阿爸、父啊!”这是圣经中惟一记载耶稣这样称呼神的地方。“父”这个字在圣经中用了超过两百次,例如:“我们在天上的父”。但当耶稣的心破碎,极其哀痛,祂便呼叫“阿爸”,这是一个受伤的孩童向慈爱父亲的呼喊。祂哀伤地呼求“阿爸”,如果可能,把祂的杯挪去,除去祂的伤痛。祂迫切地一再呼叫“阿爸”,因阿爸没有立即回答。最后,阿爸回答了,祂说:“不!”那杯没有挪去,耶稣必须喝尽那杯,儿子只有顺服。但苦杯的惊恐侵入耶稣的灵魂深处,祂只有再次俯伏在地,呼叫“阿爸!”如果追捕祂的人在那时刻出现,无需火把就可以立刻找到祂,因为祂呼叫“阿爸、阿爸”的声音已经震动云霄。
保罗说:“使我认识祂……和祂一同受苦”。身为神的儿女,如果你也因为神容许苦难临到你而极其惊恐,你会明白如何与祂一同受苦。如果你曾迫切祈祷,心灵破碎向神求救,你也会明白与祂一同受苦的心情。如果你曾在神面前心灵破碎,又因祂没有减除痛苦被压沉重,你会明白与祂一同受苦的意思。如果你向神求问的答案并非如你所愿,却甘愿顺服,那么尽管受苦,你将会明白如何与祂一同受苦。这不是说祂知道我们的苦难(祂当然知道),重点是我们因此能够稍稍知道祂的苦难。这样,我们就会惊奇,就会敬拜。我们就会更认识祂,更像祂。
很多人说他们去教会只是为了团契。但你一旦进入教会这个团契,你就不仅是一个访客,而是永恒的参与者。在那里你会见到耶稣、保罗,还有很多忠心爱主的人。他们因着信心,认识主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
《苦杯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