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道路
基督徒的道路是信徒中一个普遍的话题,包含几方面的意义:进展、继续的活动、按一指定路线前进。既然神要我们跟从祂,而不是按我们最想要的去引领祂,那么祂必然有一条特定的路径要我们去行。我们与神同行的路程大多是美好、愉悦的,但有些段落却出奇的艰困、陡峭、孤寂。理性上,我们多少都了解会有这样的景况,但面临艰苦时,我们还是会期望神马上介入。当困境演变成苦难,进而使我们忧伤,我们便会质疑神为何领我们离开光明,进入黑暗。而当黑暗越深,境况越恶劣,我们就有更多问题要神解答。可是,在这些深谷中,神似乎离我们很远。
神的孩子为人生的困境和危难来询问神,难道是错的吗?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人就近神的态度。从圣经中我们看到,神对那些向祂咆哮不满的人大大发怒,例如出埃及记中的以色列人,他们不仅质疑神,更为困苦的遭遇埋怨神,而那其实是他们不顺服神的结果。不过,在圣经中我们也会发现另有一种人,跟神紧密同行,他们恳切的求问神,在苦难中迫切地求神救援。
当神的儿女在试炼中,有两个问题常会出现:“你什么时候来帮助我?”“你为什么不来帮助我?”他们心中充满困惑。当你与神同行时,神会展现祂的能力,拯救你脱离困境,开启环境使用你,用大能的手粉碎敌对的势力。但有时候,神似乎不理会你,不再为你作什么。以前祂常听你祷告,现今却丢弃你。祂知道你一切的情况,却毫无反应;你向祂哀求,祂却无动于衷。苦难、忧伤刺痛你的心,困惑、惶恐将你包围。你满心困惑,苦无出路。
这种例子,圣经中也有。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但他也亲身学会了这个功课。诗篇143篇是他在极端困惑时,向神祈求拯救和引导。
“耶和华啊,求你听我的祷告,留心听我的恳求,凭你的信实和公义应允我。求你不要审问仆人,因为在你面前,凡活着的人,没有一个是义的。原来仇敌逼迫我,将我打倒在地,使我住在幽暗之处,像死了许久的人一样,所以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我的心在我里面凄惨。我追想古时之日,思想你的一切作为,默念你手的工作。我向你举手,我的心渴想你,如干旱之地盼雨一样。耶和华啊,求你速速应允我,我心神耗尽,不要向我掩面,免得我像那些下坑的人一样。求你使我清晨得听你慈爱之言,因我倚靠你。求你使我知道当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你。耶和华啊,求你救我脱离我的仇敌,我往你那里藏身。求你指教我遵行你的旨意,因你是我的神。你的灵本为善,求你引我到平坦之地。耶和华啊,求你为你的名将我救活,凭你的公义,将我从患难中领出来。凭你的慈爱剪除我的仇敌,灭绝一切苦待我的人,因我是你的仆人。”
尽管处境不同,但大卫的心境和他向神的祈求也与我们相仿。他恳求神介入和拯救,祈求神快点回应。回顾过去,神有极多奇妙的作为;但如今,神的同在和恩典宛如过眼烟云,不再真实。他沉沦在黑暗之中,死亡缠绕他,神若不施援手,不垂听他的祈求,他只有屈服一途。在困惑中,他写下这篇诗,但他不是在投诉或对抗,也不是要弃神而去。
使徒保罗是靠主刚强,坚信神话语的人,但他也曾面临类似的属灵低潮。在哥林多后书4章8节,他这样描述他的境况:“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作难”一词源自希腊文aporeo(a即“没有”,poros意“道路”),字面意思是“没有出路”。在第一世纪,这个字一般是指那些被债主追讨、无法清偿债务的人。拉丁文的同义词是entangle(即“缠绕”),很写实地描述了人被众多困惑之事捆绑的景况。
困惑至终会带来失望。“失望”的希腊文exaporeo,是aporeo(“作难”)这个字的强化用法。“作难”的原意是“无路可走”,“失望”则是“完全没有出路”。“失望”比“作难”更深邃,更幽暗,不仅环境充满困惑,更令人完全绝望。保罗说他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但我们中间有不少人可能已经失望了。如果你正处在失望中,请记得,你绝不是第一个。圣经中及历代许多与神同行的人,都曾落在短暂失望的境况中。失望虽不罕见,却不是无可避免的。保罗说他还没有到失望的地步,也许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这其中的秘诀。
保罗在写哥林多后书时,不但见过神的荣耀,也被神大大使用。他曾见过复活的主,建立很多教会,施行过神迹奇事,并且,在哥林多后书12章1-6节,保罗还透露神曾让他见到三层天。如果神给我们三十分钟参观天堂的经验,我们的灵性岂不会大大提升吗?但是,保罗好几次提到属灵课题时,都对神的作为感到困惑。每当我们提到圣经人物时,总以为他们跟神的关系是完美无瑕,绝不出错的。在主日学里提到的保罗,总是充满活力,目光坚定,为耶稣的缘故义无反顾地去攻克世界。我相信有些时候这些描述是真的,但他也有困惑无奈的时候,这是保罗自己说的。
保罗既有众多的属灵恩赐和经验,为什么会有困惑呢?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从使徒行传里一件特别的事情,我们会发现保罗的道路并不比我们容易。
使徒行传16章记载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的事迹,他当时正处于灵性高峰,神的祝福在他的生命中表露无遗。在前面一章(第15章)提到耶路撒冷议会的决定,解决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死结,并说明双方在教会──基督的身体中,应如何合一。这决议确认了保罗在外邦人当中的事奉。保罗本人并不需要其它人的肯定,但议会若要求外邦人必须仿效犹太人生活,那么保罗的事奉势必会面临极大的困难。因此,当时的保罗的确是充满喜乐和感恩的。
保罗的事奉继续一帆风顺。使徒行传16章记载保罗看见事奉的果效,不但有多重的祝福,神更赐给保罗一位同工提摩太。路加记载提摩太出现时,用了“看哪”一词来凸显其重要性。提摩太的确是保罗一个重大的祝福,保罗很爱他,视他如子。当时的保罗,真的十分顺遂。
但是,在这一连串的祝福之后,出乎意外地,保罗的生活突然起了变化。路加在使徒行传16章5-8节用了一个希腊文连接词men-de,这通常是用来表达一个对比的事物或处境,直译是“从一方面看,但从另一方面看”。
徒十六5:“(从一方面看),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成功
徒十六6:“(但从另一方面),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拦阻
徒十六7:“(但从另一方面),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这里用的是未完成时态,表示他们一再想去,试过不只一次)。耶稣的灵却不许。”
拦阻
徒十六8:“(但从另一方面),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下到特罗亚去。”
不能按原先的计划进行
路加记载了神对保罗无数的祝福之后,接着就提到三个一连串的拦阻、失望、困惑,又没有提出任何理由。神当然有祂的原因,但祂没有透露。在这些事情不久以后,保罗写下哥林多后书,在书信中提到他的困惑,也许他当时所想的正是使徒行传16章的那件事。
在圣经中我们很容易轻易略过的地方,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去看,往往会有很不同的感受。例如,保罗从使徒行传16章1节的路司得,去到第8节的特罗亚,整段路程全长约五百哩,而其中很多是山路。跑过山路的人可以告诉你山路跟平路的分别。跑山路是很疲累和缓慢的,特别是保罗的健康又很差。在哥林多后书11章26-27节,保罗这样描述他的旅程:“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
有人愿意跟保罗同行吗?这是一条遥远的路。
保罗和他的几个伙伴同行,却不知将会到达什么地方。他们努力前行,为要完成神呼召的使命,但他们的努力却面临突然的阻拦。但是他们继续前行,往另一个方向去。他们从路司得到特罗亚,走了五百哩,途中看不见神的祝福。在使徒行传16章5-10节的旅途中,没有成功的报导,没有可见的果子,没有建立教会,没有看见福音改变人的生命,也没有看见神大能的作为,像刚刚过去的那段时期一般。他们十分困惑,因为神完全没有指示他们该往那里去,或是还要这样走多久。若是从一个事奉踏进另一个事奉,我们很容易调适;但从一个充满果效的事奉离开,却不知道下一步在那里,是很难接受的。一直到这趟遥远的旅程结束,神才给保罗一个清晰的异象,要他去马其顿,开始他在欧洲的拓荒旅程(徒十六10)。
我很喜欢在华盛顿圣经学校授课,尤其是教新同学。第一年的新生通常都很坦诚,不像我们这些与神同行多年的人,往往会戴上面具,试图掩饰我们的缺失和不足。在课堂上,常有同学问道:“保罗有这样的情况,那么我呢?我并没有见过异象。如果我有困惑时该怎样做呢?如果感觉神似乎离开了我,我该怎么办呢?如果神的祝福和供应都成了回忆,我要怎么面对呢?”问得好,当然,神也答得妙。
尽管保罗的处境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仍然可以找到适合我们时代的圣经原则。当路加描述使徒保罗从路司得到特罗亚的旅程时,他也在记录保罗的一段属灵旅程。往特罗亚的路是一段信心之路,保罗在灵性低沉的境况中行走。但神没有把这种旅程专留给保罗,我们这些与主同行的人,也必须踏上同样的属灵道路。虽然我们的道路有些与别人相同,但神对我们的带领也有独特之处,有独具的转折、高山、低谷。你“往特罗亚的路”可能包含:
──引导你去寻求神的旨意。
──引导你去处理财务的事。
──引导你去寻求终身伴侣或独身事主。
──引导你去面对一个危机,只有神可以帮助你。
──引导你去面对困惑、无路可走的处境,你只能等候,也许要长期的等候神进一步的指引。
让我们设身处地进入保罗的世界,不是跟他同行,而是与主同行,往特罗亚去。我们先细看圣经的记载,然后诚实地在主面前检视我们的生命。
一开始,我们要注意保罗当时对神是顺服的。神曾两次对他说“不”,拦阻他的决定,但保罗没有像约拿那样逃跑,他与神同行。这也是我们要出发往“特罗亚”的起点。当我们埋怨神“为什么?”或求救前,我们要先检讨反省。我们是否顺服神?这个答案,我们大部分人都心知肚明。若有怀疑,可能是因为圣灵不再指证我们的罪,这时我们可以求神指示我们有没有顺服祂的旨意。求问时,我们必须慎重,因神是会严肃对待的。在我们一生当中,神都会不断地炼净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有基督的形象。而这成圣的过程是跟叛逆神相对的,两者显然有所分别。
要审视我们是否顺服神,其中有一个重点,就是看神是否成为我们生命各个层面的核心(如恋爱、金钱、目标等)。顺服神不是单单避免犯罪,更要积极地把神放在我们生活各层面的中心。对某些人来说,这样做比不犯罪更难。但这是我们前往特罗亚这个艰辛旅程的起点,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摆脱多余的包袱,不受阻延。
第二个基本要素是保罗凭信与主同行。这一点听来很简单,但我们往往就是因为没有信心而失败。没有人成熟到不需要信心。保罗一路往特罗亚去,不知道真正的目的地,也不知道要走多久;神并没有提前显示祂的计划。只有当保罗走完几百哩路,到了特罗亚,他才获知神下一步的指示(徒十六10)。圣经教导我们要凭信而行,不凭眼见,这并不容易。但若不如此,你在路上必定寸步难行。
怎么样?你还需要另一个检视你的属灵程度吗?当神阻挡保罗原先的计划,他还是继续与神同行。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呢?面对失望,想要离弃神的试探并非少见。约翰福音第6章记载,有一批人对耶稣能供应身体需要的事很感兴趣(前面刚记载耶稣喂饱五千人的事),却不愿听从自比为神的耶稣,更不肯丢弃所有去跟从祂。
约翰福音6:66对历代跟从耶稣的人有一句真确的描述:“从此,祂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在下一节,耶稣问了众门徒一句话,其实也在问我们:“你们也要去么?”当神张手施行祝福时,我们很容易与神同行;但当我们感受不到耶稣的同在或祝福时,耶稣呼吁我们要继续跟从祂,这就很不容易了。很多人会因此离去,觉得这条路太难走,甚至寸步难行。如果你要继续与主同往特罗亚,就要立志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惟有持守这样的心志,你才能不停地走下去,否则,路上的崎岖很快就会把你吓跑。
在使徒行传16章,神的“不许”其实跟马其顿的异象一样,都是神的指引。或许神的“不许”并没有告诉你前往的目的地,但至少让你知道你不可以往那里去。也许这并不是你所要的,却是合适和善意的,表明神不想你去参与。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神的不许是显示我们的失败,因为我们试了,成功的却是别人,我们想去,却无路可走。如果我们具备前面所指示的态度,我们就会知道“不许”也是出于神。神仍然关注并主动指引我们。我们若能凭信而行,就可以全然释怀,知道神的“不许”不是出于自己的失败,而是神对我们特别的指引和计划,天父正在主动规划我们的路径和时间表。这并不是鸵鸟心态,乃是按圣经原则来衡量我们的处境。但正如前面所说,我们必须具备顺服和信心的态度。如果你真的与神同行,你会知道“不许”也是出于神。路加在经文中也强调这一点,指出这是出于圣灵(徒十六6)、耶稣的灵(十六7)、父神(十六10)。路加提出三位一体的名字并非偶然,显示祂们都在工作。凭信而行使我们有正确的属灵观点,在与神同行“特罗亚”的路上就必须如此。神的“不许”并不等同丢弃,却是神的另一种指引,但这过程可能是漫长的。
“但祂仍然没有指示我们往那里去,为什么祂要我等那么久?”
答案是,这个过程还没有完成。在埋怨神以前,我们要先作自我测试。其中一项也许对某些人来说是最困难的。我们的目标必须是跟从耶稣,而不是要去亚西亚或庇推尼。通常,很多人(包括笔者)在追求某些事物时,总以为有好的、尊贵的目的就会有丰硕的果子,神可以在那方面使用我们。因此我们想要立刻着手,神却禁止我们。
一切都是次要的。我们要不住地提醒自己,不要以追求神的祝福为目标,要以神为目标。就如彼得为约翰的如果保罗定意要往亚西亚或庇推尼,却不是为了跟从基督,他必定会愁苦、失望,不再信靠神。我们也一样。我们的目标:
──不是为结婚而结婚,而是要跟从耶稣。
──不是为去某城或某地,而是要跟从耶稣。
──不是为了做成某事,而是要跟从耶稣。
──不是为了成功,而是要跟从耶稣。
──不是为了世上的美物,而是要跟从耶稣。
神在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会祝福我们,远超我们所求所想。我们不是不可以为世上事物祈求神,祂是乐意施恩的神,祂知道我们的所需,也乐意供应我们。但我们必须“先寻求祂的国和祂的义”。你只可以有一个终极的生命目标,其它将来追问耶稣时,耶稣的回答是:“你跟从我吧。”今天,祂也对我们提出同样的要求,要专一跟从祂,而不是跟从祂的赏赐。
最后,除了前面所说,我们还有一个基本要素,就是神的话。在生命旅程中,祂会按着祂的时间和方式,赐给我们需要的指引。我们不一定会像保罗一样看见异象,或有三层天的经历,但神自有其它的方法。箴言3章5-6节教导我们:“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这经文正好摘记了我们往特罗亚的路上所当行的事:我们要顺服而行,凭信而行,认定神的不许是神的指引,重新评估、调整我们的观点。更重要的是,确定我们的目标是跟从耶稣,不论何时何往,总要跟从。
往特罗亚的路并不易行。你不明白使徒行传16章5节的祝福和果子,到6-8节竟然会变成旷野路。当别人问你:“你好吗?”或是“你在做什么?”如果你只能说:“我不知道”,那是何等莫名其妙。
往特罗亚的路并不好玩,处身那样的境况,你会觉得神的祝福好像都成过去,都赐给别人了。但即使如此,你也不能放弃。在这样的处境中,神给你的惟一答复是:“继续前行。”有时这个响应会令你无法可想,只好继续。
往特罗亚的路是很孤单的。你越往前行,就发觉越来越少人在路上,而且路上有不少出口,会引诱你离开。很多人就是这样离去的。路仍在前面,主呼唤你要继续前行。
往特罗亚的路向我们显明两件事:你真实信靠神的程度和你在祂手上的可塑性。你是否只有在神赐给你心中所想时,才会信靠祂?或是不论如何,你都信靠祂?在往特罗亚的路上,你将可以学会这些功课,也可以看清自己。
看别人往特罗亚(例如保罗的旅程)是很容易的,但神并不是为了这些“超级属灵人”专设这条路。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看见神在我们生命中做大事,也希望神使用我们去做大事,为主大大影响别人的生命,多结果子;更希望跟神有深入亲密的关系,在每天的生活中认识祂并祂复活的大能。但你愿否走往特罗亚(不是独行,而是与主同行),以致祂可以塑造你,建立你,好完成祂属天的计划?在今生,我们可能无法明白神为什么这样指引我们与祂同行,这使我们的脚步沉重难行。但有时祂也会让我们看见祂的计划。例如,如果神没有禁止保罗在先,就没有后来的腓立比教会,让他在祷告中欢喜记念,也不会有腓立比书,造就无数的读者。当然,先决条件是保罗必须忠心地与神同行。其实我很感谢神对保罗说“不”,让我在面对神对我说“不”的时候,能够学习感恩。
现在你在那里呢?有时你自己也不知道。往特罗亚的路可能就在前面转角处,你预备好踏上去了吗?你们中间可能有人已在往特罗亚的路上,也可能你现在才感受到自己已经在这路上一段时间,只是不知道自己是在路的开始,或是已经走到最后的五百码。但这都不重要。如同起初的门徒一样,耶稣也会问你同样的问题:“你们也要去吗?”没有人可以替你作决定,也没有人可以替你往特罗亚去,只有你自己。主仍在呼唤你去跟从祂。
几年前,我受邀前往东岸马里兰去主持一个婚礼。我问四岁的女儿罗拉,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她从未参加过婚礼,所以很兴奋地一口答应。但那次旅程比她想象的要长。她坐在前座的儿童坐椅上,视野有限。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她开始发问:
“爸爸,我们在那里?”
“我们在路上呀。”(四岁的孩子怎么会明白哩数呢?)
“但我看不见我们在那里。”
“我看得见,我知道我们在那里。”
“爸爸,我从没有离家那么远。”
“我有过。”
“我不知道怎么到那里。”
“我知道,我会带你去。”
过了一会儿,罗拉再没有什么好问的,但她还是感到不大安心,不知道我们到底会去那里。我们经过芝沙壁湾上的大桥时,她特别惧怕。罗拉从未见过这么庞大的建筑物,她觉得穿过这条大桥很不安全。在她发问以前,我看着她,向她保证说:“罗拉,我没有要你去研究怎样穿过这条桥,也没有叫你一个人穿过。我问你要不要跟着我来,你已经答应了。所以我一定会把你带到那个地方的。”
“爸爸,晚安。”
“罗拉,晚安。到的时候,我会叫醒你。”
《苦杯与荣耀》